微信
投稿

2021“十四五”开局之年,AI安防发展前景如何?

2021-01-27 09:09 来源:慧聪网作者:刘婷婷

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和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之年,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是所有企业发展要做好的重要课题。

“十四五规划”中提及”平安中国”概念,主要指“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具体内容包括:加强国i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确保国i家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对国i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一轮技术变革

对于安防行业来说,人工智能和5G等新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推动智能安防发展的一块关键踏板。从技术维度来看,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在安防视频监控领域产生了较多的交汇与融合。新技术打破了传统安防产业以硬件为主的局面,带来了软件定义摄像机、云平台等概念。

芯片技术不断进步,AI算力成本有所降低;深度学习算法及相关框架、开源软件的成熟使得AI算法普惠化;GB/T28181、ONVIF等行业标准的成熟,降低了视频图像数据互联互通的难度;H.265/HEVC、H.266/VVC等编解码技术的进步,大幅降低视频图像传输、存储的成本。

“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新兴技术”作为下一步科技发展重点方向也被“十四五规划”重点提到,这与安防行业智能化发展趋势相契合。可以预见,在十四五期间,安防行业的智能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行业整体将迎来新一轮的技术革命。

长远来看大环境仍然面临挑战

整体来看,安防行业作为平安城市建设的基础行业之一,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同样在市场大环境方面也面临巨大挑战。安防行业进入智能化时代,应用领域不断扩展、产品技术快速变革,多维技术的叠加反过来也对企业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行业入门门槛。

另外国际环境目前较为复杂,加上疫情对大环境经济影响,全球贸易急剧下降。美国政府禁止中国企业采用“美国技术”超过一定比例的核心元器件以及大幅提高“中国制造”商品的关税,为国内企业在产品供应链等方面带来众多挑战,从此前华为海思芯片断供可窥一斑。

新开局产业走势如何?

1.突破安防边界,视频监控将成为战略性基础设施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融入,安防行业呈现出新的业务模式,边界也在不断被拓宽,占据板块最大的仍然是视频监控领域。据数据显示,视频监控系统占了安防市场中的54%,是安防行业的重要的细分领域。摄像头不再仅仅是实现安防的手段,更是物联网时代获取图像和视频的重要信息入口,将成为信息化社会的战略性基础设施。

2.下游应用市场拓宽,为行业发展注入全新动力


老旧小区改造带来诸多新的增长需求:2017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厦门、广州等15个城市启动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计,2019年,全国各地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9万个。2020年4月14日常务会议指出,2020年各地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比2019年增长一倍,重点改造完善小区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老旧小区改造为安防出入口控制与管理行业带来新的增长需求,为市场发展注入全新动力。

3.中台分析能力需求攀升,以数据造福用户


智能时代下,结合大数据、AI算法的中台分析能力显著提高。以门禁监控为例,在2020年疫情期间,门禁摄像机就经历了快速的功能迭代,从简单的人物识别、衣物、年龄特征识别快速进化到了性别追踪、人物轨迹追踪、人物流动路径分析等功能,帮助管理者有效追查识别对象的路线轨迹,及时控制疫情的蔓延。

相较于传统安防,AI算法中台能够排除监视场景中的干扰因素,完成对主要目标路径以及相关的功能性分析。分析中台对安防企业的集成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在算法端与前端之间提高兼容的效率,同时还要避免结构化数据的简单应用,要真正实现通过分析能力来造福客户的目标,实现高质量的大数据结构,实现优异和决策。总体来说,带有分析能力的中高端智能安防设备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4.生物识别技术火热,人脸识别迎来商用高峰期


对于智能安防来说,人员身份识别及相关功能已经成为客户选择的重要指标。人脸识别作为生物识别的占比第二大的技术类别,其商用需求及价值正在速度增长。调研资料显示,2024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元。纵观生物识别领域,指纹识别的进步空间较小,且市场已经相对稳定。步态识别、掌纹识别虽有发展空间,但技术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虹膜识别虽然已经较为成熟,但还未大范围落地。而人脸识别依靠其便利性以及算法的优异性,在泛安防领域运用如火如荼,而其极大的商用价值,正在快速把圈内企业的技术力转化为肉眼可见的利润。

5.不可或缺的一环,边缘计算与中心智能结合应用发展


随着安防智能化的不断延伸,行业内对于AI算法的需求越来越大,绝大多数智慧城市解决方案都需要相对应的算法来实现相关功能。以智慧交通方案为例,目前的街口抓拍需对车辆的车牌、车辆型号、行车轨迹进行追踪,而处理这些数据都需要进行轻量的数据融合。随着智能摄像机硬件性能的提高,更多的计算转移到了边缘,即在前端完成对于数据的初步分析和处理,来实现对后端算力的解放。

边缘计算与智能中心也确实是智慧城市构建中不可缺少的一环,IDC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边缘计算市场达到411亿美元,相当于半个安防市场的产值,随着智能时代的不断深入,边缘计算势必会带来更大的技术价值与商业价值,这对于安防企业发展来说,也是少有的机遇。

6.三维化升级逐渐成熟,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现有的视频监控体系属于RGB视频图像体系,缺乏空间信息,而新型的双目相机、结构光相机和ToF摄像机正是为了解决空间问题而诞生的,又被称为RGBD相机,物理世界的视频影像本身是3D的,故而3D可视化是未来摄像机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其次,现有的安防系统解决方案大部分部署在二维的地图(GIS)上面,随着BIM(建筑信息模型)、CIM(城市信息模型)、倾斜摄影等三维技术的成熟,近两年大部分的安防监控系统都实现了三维化升级,由于是新生事物,目前的应用还不够丰富,拥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尤其是CIM的出现也仅有一年的时间。

7.转型关键核心:芯片国产化+数据安全化

不论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环境,国产化、安全可控都是不可逆的趋势,尤其是在实体名单的情况下,整体安防行业到了势在必行的转型关键环节。首先就是芯片的国产化,其次是要确保安防数据的安全可控,再次是实现数据的开放和共享,能够发挥数据的潜力,就是所有的软硬件系统均需要和国产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适配工作。

总结:

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建立更加安全、美好的现代社会,是所有安防人为之努力的方向。

“十四五”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为应对2021年应对尚未到来的革命,毫无疑问,安防企业需要放宽视野,认清形势,积极抓住国i家战略所带来的机遇,拥抱变化,迎接产业新口。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热门作者

东方

简介: 天马行空的文字之旅。

邮箱: liutingting03@hczyw.com

简介: 保持期待,奔赴山海。

邮箱: zhuangjiaxin@hczyw.com

松月

简介: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邮箱: wuxiaqing@hczy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