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IoT物联网技术在去年的疫情中迎来了爆发期,不仅为科技抗“疫”提供了关键支撑,更逐步成为整个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新型基础设施,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随着“新基建”建设的提速以及国家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视,以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创新技术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时与势
Gartner 的分析数据显示,到2025年,整个AIoT的市场规模预计将会达到4500亿美元。同时,软件平台以及App部分的增长也呈上升趋势,目前该部分在整个物联网份额的占比约10%。相比之下,物联网解决方案集成和服务的部分,目前规模还很小,但预计未来会快速增长,到2025年大概会占到整个物联网总值的50%以上。因此,IoT 物联网是一个极具成长性的市场。
当然,理想与现实总是有落差的,总结背后原因,主要是物联网产业整体呈现出“碎片化”发展:缺乏统一标准,经常出现产品和解决方案“黑盒”现象,导致维护、管理成本过高,同时受到整个产业的技术成熟度影响,也阻碍了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其实任何一个行业应用场景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如果将应用场景与物联网设备直接结合,就会遭遇不同行业硬件兼容、标准化、通用化较弱等因素的制约,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因此,底层的物联网基础设施能力的整合和行业应用场景的融合也就变得至关重要。
从这个角度来说,从“物联网”到“智联网”已是大势所趋,在此过程中加速数据要素资源在物联网中的流动,并在流动融合中产生数据的全新价值,才能更好地推动整个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数据融合、应用融合、生态融合
正如同Geoffrey Moore在《跨越鸿沟》一书中所写到的,最终能决定哪些高科技产品能广泛普及,哪些又将黯然离场的特征指标,仍然是高质量和可用性。能够在物联网领域风生水起的,一定是那些通过平台+生态紧密结合跨越技术鸿沟最终得到大众认可的企业。
首先,从数据融合角度看,目前5G、边缘智能、机器视觉、物联网集成、物联网平台、数字孪生、云原生等技术正在快速发展,未来唯有把这些技术融汇和贯通,才能更好推动整个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其次,从应用融合角度看,制造、医疗、交通、零售等行业应用对物联网的技术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变得更为迫切。
最后,从生态融合看,物联网碎片化、应用场景多样化的特征,决定了这个市场不可能一家独大。同时技术融合、应用融合也都离不开生态。因此,生态系统的建立,以及促进生态系各伙伴的协同发展,变得非常重要。
最终通过“平台+生态”的共创新模式,赋予行业万物的感知与智能,广泛连接和推动整个企业和组织实现数智融合,让越来越多行业和应用能够在上面茁壮成长。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