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投稿

国家出手!大数据时代下,杀熟行为或将带上“手铐”!

2021-08-18 20:47 来源:慧聪物联网编辑部作者:亓

国家出手!大数据时代下,杀熟行为或将带上“手铐”!

图源:pixabay

近年来,一些不法商家通过收集、分析个人信息并进行“大数据杀熟”的行为,受到消费者及社会各界诟病。8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三审稿,对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做进一步完善,尤其针对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等作出针对性规范。

此外,市场监管总局就《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 )》公开征求意见。意见拟定,经营者不得利用数据、算法等技术手段,通过收集、分析交易相对方的交易信息、浏览内容及次数、交易时使用的终端设备的品牌及价值等方式,对交易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方不合理地提供不同的交易信息,侵害交易相对方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扰乱市场公平交易秩序。

大数据时代,不良商家见缝插针

随着万物互联的到来,人们的生活通过各类联网产品、App等进行连接,由此产生的大量数据。平台通过数据可进行研判,分析,抓取用户习惯等,再用户个性化需求制定对应的方案,从而实现精准推送,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但没想到大数据“剑走偏锋”被一些不法商家用来杀熟。2018年,“大数据杀熟”一词还入选为“年度十大流行语”。

在不少购物平台上,老用户购买产品或者服务的时候,不同手机获得的价格可能不一样,首次使用和多次使用App显示的价格也不一样,老客户的价格会比新用户更高等。这种做法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特别是服务、机票、外卖等平台,此类新闻更是屡见不鲜。

值得一提的是,据澎湃新闻报道,自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售楼处承认安装人脸识别系统,用于识别购房的消费者是否是首次看房、是由第三方中介还是售楼处销售首次完成接待等。根据类型的不同,房企提供不同的折扣力度,差价可达到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简而言之,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受到了“价格歧视”。

由此看来,“大数据杀熟”早已不是秘密。互联网企业对老用户“开刀”的套路层出不穷。各类数据收集新技术的出现,让信息获取更加高效的同时也给大数据杀熟提供了“温床”,进一步损害消费者权益。

“大数据杀熟”的危害在于平台公司利用和消费者的不对称信息,或者说利用用户对平台的信任,采取价格歧视的做法。尽管消费者十分痛恨这种被“最亲的人伤害”的行为,但依靠消费者个体力量较难与平台公司抗衡。

此类行为肆虐,一方面不利于市场经济公平有序的竞争;另一方面也会使消费者面临数据算法压榨,成为技术欺凌的对象。数据利人变为数据坑人,违背大数据时代的健康发展。

整治大数据杀熟,立法才能治本

基于公众对“大数据杀熟”的强烈不满,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也多次出手进行整治。

去年8月,文旅部发布了《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明确在线旅游经营者不得滥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

随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又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

今年年初,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对此问题作出相关规定。

“大数据杀熟”在不断进化,“大数据杀熟”的整治力度也在逐步升级。但大数据杀熟屡禁不止的根源在于,行业规定或行政命令层面上的整治,对“大数据杀熟”行为的打击力度和震慑效果有限。由此看来,立法禁止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层出不穷的各种“大数据杀熟”现象。

总结:

若《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等相关政策通过落地,将意味着大数据时代下,万人憎的“大数据杀熟”有可能定义为违法犯罪行为,这无疑为“大数据杀熟”行为敲响警钟,未来“大数据杀熟”行为有望得到进一步整治。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热门作者

东方

简介: 天马行空的文字之旅。

邮箱: liutingting03@hczyw.com

简介: 保持期待,奔赴山海。

邮箱: zhuangjiaxin@hczyw.com

松月

简介: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邮箱: wuxiaqing@hczy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