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安防网讯西子金秋聚行业精英,杭州现象展安防宏图。第12届安防品牌评选活动圆满的落幕了,许多话题仍在业界热议。回想起来、确有点意犹未尽。莅会嘉宾敏锐的视角、睿智的讲演,特别是思想交锋时碰撞出的火花,无不深深地冲击着与会者,引起更深入的思考。
李仲男
活动的议题和影响已完全超出了品牌评选本身,活动彰显的新思维、新观念将成为行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深化改革的风向标。颁奖结合主题论坛的形式,使活动不再仅是参选者和当选者的庆典,成为安防行业思想的盛宴。
安防行业正处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这个变革的大背景是:我国社会、经济的深化改革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直接了当的讲:安防行业正面对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和安防IT化的冲击。
经济下行的压力表现为社会需求的下降,业界感同身受。但对IT化的冲击则理解不同、感受不同。近来媒体上进行的一些讨论和对话及这次论坛上出现的一些思想交锋都清楚的证明了这一点。安防技术IT化对行业的冲击,实质上反映市场对安防需求的改变。主要是要求安防系统的科技进步和创新。认识到这一点的企业,把它做为“调转”的切入点,采取了相应的举措,但是这些举措和对策引起了一些企业的不解和抱怨,认为它会导致行业出现垄断式竞争,这就是对冲击的理解差异的表现。
近年来,以杭州企业领军的长三角企业群坚持科技创新,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擎,积极参与国际安防业的技术竞争,打破我国安防产业珠三角、长三角、环勃海三足鼎立的平衡,异军突起,成为我国安防行业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业界称之谓“杭州现象”。这一现象实质就是安防IT化最形象的体现。目前,对杭州现象的解读不尽相同,但长三角企业群取得的成就是不争的事实,全行业都在研究它们的发展道路,以探索安防行业“调、转”的方向和途径。本届活动选择在这里举办正是缘于此。
安防IT化对安防行业的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它将改变安防系统的产品结构,从专用产品为主逐步转变为以通用产品或服务为基础,安防产品将主要以前端产品为主,并且逐渐“云端化”;安防产业链将逐步完善,带动服务业的开展,安防服务将成为行业的主要增长点;加速安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促进安防走向公共安全,形成新的价值链;改变安防系统的结构和应用模式,安防系统逐步“云化”。
云系统是无中心、自助式的服务体系,它的应用会淡化集成、工程的概念。今年来、国际上一些安防大企业开始减少或放弃前端产品(如IPC)的生产,逐步转向端2端的服务,如松下推出新功能IPC来配合云服务(PaaS、SaaS)。我国一些规模安防企业也做了相同的举措(生产云端产品、开展云服务)。这就是上面提到的相应举措,是市场需求之使然,是IT化的必由之路。#hc360分页符#
互联网+是安防融入公共安全体系的主要途径,也是安防服务业的主要模式和系统架构。它将促进安防社会化、市场化,激发安防个人(家庭)消费,使安防发展主要由政府推动向市场拉动转变。安防+是互联网+的延伸,促进安防融入其它服务系统。互联网+在安防IT化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可用智慧社区、社区安防或报警服务为例给出清晰的说明。
需求:服务弱者(老、独、幼、病等)为主。
目标:系统以公共安全(财产安全、健康、生活安全及各种服务)为目标。当发生用户不能自行处理的情况时,及时、准确的发出求助信号。
架构:互联网+安防,进而实现安防+。从智慧社区的角度是互联网+安防,从社区安防的角度则是安防+服务。IT化使两者融合,或成为一体。
客户端:需求与服务的连接(纽带)。云端化安防的前端设备,如:IPC、传感器、门控等;融合移动、定位及可穿戴技术等,实现智能、真实、快速的感知。
服务:整合公共资源(快递、送餐、家政等),与110、119、120急救等连接;整合私有资源(公共管理)等,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实施:提出方案,寻找投资、合伙人,建立合理的价值链及利益分配,实现共赢。
可以说安防IT化将使IT、通信等公共服务业顺势而为的进入安防领域,而云服务是主要途径。
正确的理解上述问题,会认识到:对于安防行业“压力和冲击”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是冲击、也是促进。IT化对资源、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成为行业调转的重要依据,又是实现新增长的切入点。将促进安防的调转,把安防技术提升到新的高度,加速安防融入公共安全体系;IT、通信业进入安防,会挤压安防市场,但也带来新技术、新理念,促进安防走向更广阔的市场领域。
在行业“调、转”的过程,要强调新的产业链应是相互支撑的利益共同体,共同把行业做大、做深。特别是提高技术附加值,开拓新应用领域,把蛋糕做大,实现共赢。切忌成为“零和游戏”的博弈者。打价格战,搞潜规则竞争。也要认识到行业整合必然会提高产业集中度,一些企业退出也是自然的事,毕竟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是优胜劣汰。
以上是本届品牌评选活动传递的信息,就把它整理出来,是为序。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