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安防网讯 城市的发展应该以平安为前提,只有城市平安经济才能稳定增长,只有城市平安各种建设才能有序推进,只有城市平安了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推进平安建设是城市的必然选择。平安城市建设也是近年来中国安防行业最大的市场应用领域。
在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4月,由慧聪安防网主办的《对话安防》栏目来到了安防企业聚集地—深圳,中国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曹国辉以及海康威视、大华股份、高新兴、华尊科技、英飞拓的诸位领导齐聚慧聪网深圳分公司直播室,就平安城市中的大数据和云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和对话。以下为对话实录:
嘉宾合影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慧聪安防网《对话安防》栏目现场,《对话安防》栏目是的宗旨是为企业高层提供一个对话的平台,对行业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我们今天的对话安防主要探究的是平安建设的相关问题。
在今天的现场来了非常多重要的嘉宾,首先让我一一介绍一下到场的嘉宾。他们分别是中国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曹国辉;海康威视深圳分公司销售总监杨永光;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办公安行业技术总监刘华;高新兴平安城市增值运营部总经理李波;深圳市华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倬;英飞拓平安城市事业部副总监张世福。让我们对今天到来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我们都知道城市的发展应该以平安为前提,只有城市平安经济才能稳定增长,只有城市平安各种建设才能有序推进,只有城市平安了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推进平安建设是城市的必然选择。接下来请各位嘉宾对我们的第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平安城市建设是近年来中国安防行业最大的市场应用领域,您认为这个市场今后几年会有哪些变化(产品技术解决方案)?是否会随着数据平台发展向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发展(应用方向)?首先有请曹院长为我们解答。
中国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曹国辉
曹国辉:平安城市建设的起源,应该说是从2005年我们国安部“3111”试点工程开始,后来试点成功以后,第一批共22个示范城市开展视频监控项目建设。2006年“3111”工程第二期建设迅速开展,开始进行大面积推广,推广这么多年,实际上一直做的不错,这主要得益于公安部大力支持,另外还得益于一些财政收入的保障。
我认为未来的平安城市建设发展主要有几个方向:第一个方向从它的深度来看,国家现在也提城镇化建设,这实际上包括城市化建设两个思路,一个是中小城镇化、一个就是区域城市群。从深度来看,城市一定会向城镇化发展,整体的地级市以上的城市现在达到区域饱和,区域来看一定是向小城市城镇演化,平安城市各个城市包括全省的联网、全国的联网这是一个发展趋势,这是深度的趋势。
另外我们说平安城市应该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知道智慧城市发展这么多年也是一种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的主体职能包括安全、便捷、健康、高效,平安城市是智慧城市最重要的部分,所以说推动的应用是最广泛的。我们现在的智慧城市一步步从平安城市升上来的,我们需要扩展它的应用领域、范围,平安城市是智慧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持人:感谢曹院长,在曹院长看来我们平安城市的建设会向着城镇化的方向发展。接下来有请杨总。
杨永光:其实我做这个行业也有一些年头了,从2005年开始我也确实经历过平安城市发展的整个过程。当初我记得有一个领导提出,要从看得到逐渐向看得见、看得清。到现在我觉得应该是要找得到,因为随着安防的发展,找得到已经成为了一个急切的需求,包括我们现在所说的大数据的挖掘等等,我觉得这一步比较重要。
从场景形态这块,2010年我们提出了IP化,逐渐发展到网络化、智能化,所以我们也觉得平安城市的建设是智慧城市的一部分,我们也做了一些相关的项目,所以这个方向还是不变的。
主持人:感谢杨总,在杨总看来我们这个趋势会从之前的看得到向找得到进行发展,在以后的数据分析,深层次的分析会有一定的发展趋势,感谢杨总,下面请刘总。
刘华:我也非常认可杨总的说法,由以前的看得见、看得清,变成可以找到一个发展趋势,这也是整个IP包括安防产业的发展趋势,由数据的IP化,到数据的应用化,这一块也是整个技术发展的趋势。再加上现在整个安防的技术发展还有它的数据量,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庞大的数据量,所以这也为安防后续的大数据应用提供了基础,未来10年、20年行业可能是往深层挖掘大数据这块发展。
主持人:感谢刘总,我们平安城市建设这么多年,数据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大的数量级,针对这些数据接下来会有更深层次的应用,接下来有请李总做解答。
李波:作为一个深耕安防多年的从业者,我想谈谈行业的一个发展过程,慧聪网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在不断的摸索创新,从最早做商情,到现在线上线下全方位多重服务模式,在平台里做的很好。在98、99年的时候,海康威视做板卡,大华股份和大立都有自己的特色产品。
同时期,还有一个划时代的变化:硬盘出现大容量级产品,能达到2.9G,这给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基础。到2003年板卡变成嵌入式,后来科达研发出NVR,提出NVR是DVR的终结者。还有华尊,最初是做联网平台,一直发展到现在。我们也知道从模拟硬件到数字化的硬件,再到平台的硬件,现在又过了10多年,模拟硬件已经活不下去了,大家都在做数字硬盘,海康大华做了这么多年,在北京深圳各大展会上,推进了智能IPC的发展,华尊从联网层面做到了比较深的应用层面,产品越来越智能。
我也很赞同曹院长的观点,新型城镇化在进一步发展,每一个城市的维稳,安防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并且涉及到了各个行业,最早97、98年在金融行业很多,后来是小区和交通,现在面越来越广,但整个行业现在做的还不够,运维平台做的也不够好,在平安城市上,仍还有很多欠缺。
海康威视的胡总在前一次的对话栏目中也说过,这个行业还没有集成化公司,没错,在集成面上还没有真正做到50亿的企业,当安防行业中有真正做到50亿的集成公司时,那时平安城市才算落地,才是大有可为的时候。
主持人:谢谢李总,行业在不断的向智能化、运用化发展。接下来有请余总。
余倬:目前来说我们算是一个小公司,我们是做得比较专注的公司,以前只是看得见看得清,现在可能会更智能化、更贴近实战。“贴近实战”提这个词的公司很多,但真正能做到的不多而我们在刑侦破案领域,在一些实时指挥,预防管控这方面有不少应用案例。视频这块目前还是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发挥去做。所以平安城市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我们说在平安城市的都是服务于城市的管控,更多是怎么防范安全事故不发生,或者发生后怎么破案,这里面更多的还是服务民生,包括现在一些P2P模式,怎么在这方面能让用户去掏钱,或者是找到盈利的模式才是将来的发展方向。
主持人:谢谢余总,余总太谦虚了,华尊肯定不是一家小公司。接下来有请张总。
张世福:我说一下平安城市的情况,平安城市这个话题谈了很多年,其实现在在国内的话大部分的城市都有很多视频监控点的建设,所以这个行业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总的说呢就是一方面从以前我们更多关注以视频点的建设会逐渐转到关注视频面的建设上,为什么这么说?面的建设就是说在平安城市内部我们会对各个垂直行业,比如公安、金融、医疗,各个行业做一个横线的检测,形成一个统一的资源,这样方便增加资源更好地进行城市的一个管理。
第二个现在各个城市视频监控点建得越来越多,我们怎么把视频监控这个资源很好地利用起来?未来就涉及到视频应用的建设层面,所以我们需要考虑,一方面以后怎么把视频这些状态包括它的视频故障进行更好的管理。智能化、自动化,这方面还是平台后续发展的重要一面。
在平安城市建设中,核心就是视频资源,它一定会伴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而发展,我们在今年特别成立了事业部,专注于平安城市这个行业的系统方案和产品的建设,希望能够开发出更好的产品。#hc360分页符#
主持人:谢谢张总,张总说到平安城市一定会有一个从点到面的发展,以后会进行系统化的布局。接下来我们探讨下一个问题:2015年5月13日发改委等9部委发布《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逐步开展视频图像信息在城乡社会治理、智能交通、服务民生、生态建设与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在这些方面贵公司做了哪些工作?
曹国辉:应用方面做得少一些,现在我觉得有一个趋势就是,各个部委在联合发文做这个事情,主要原因是原来的平安城市建设也好,其他相关信息也好都是一个信息孤岛,造成信息孤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国家的行政体制是条块分割的,所以没办法把它串联起来。我相信未来安防行业也要立足于大安防,大安防的不是局限于我们这里写的安防,HIA包括各种各样的应用领域,我以前给中安协做顾问的时候,那时还是比较传统的做法,但是现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以前是公安直接管理这个行业,现在公安也放权了,我相信智慧城市也好、平安城市也好未来都是几个部委共同建设,这样才能从政府层面消除信息孤岛。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第一个是做智慧城市,包括像平安城市,规划设计等。因为我们所说的统筹设计、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是有区别的,现在很多人做得都还不够完善。比如说“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这是政策方面;另一个是规划方面,具体解决方案的大方向。
另外一方面我们在做PPP这种模式的咨询工作,我们知道未来的财政投入有限,这种项目来源未来包括平安城市都要通过PPP的形式,它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是它是主要一个方式,所以我们要在这方面做一些工作。
主持人:我们在PPP模式的专业咨询方面会做比较多的工作。
海康威视深圳分公司销售总监杨永光
杨永光:刚才说了一个信息孤岛,我是比较认可的,因为像我们,我现在提出的是一个共享,因为有了孤岛我们把信息孤岛打破。现在智慧城市其实也是逐渐提出共享,那怎么共享?把有限的资源由政府牵头来做,打破信息孤岛是行业发展必然要走的路。
主持人:海康在打破信息孤岛进行资源共享这块,有一定的布局。
刘华:这块我们公司主要做的工作是两方面,一个是投资模式的改变,另外一个是技术的改革。投资方面我们去年成立了一个智慧城市事业部,我们采用PPP的方式去跟地级市、县级市做智慧城市的长期运营合作,深挖城市的数据还有它的商业价值,这是我们做的一个改革。
第二个就是我们在做一个技术变革的整合,各个部门关于视频还有大数据的应用,我们希望各个部门之间数据共享以后对数据能进行充分的发掘,然后对城市产生一个经济效益,这是我们对整个意见做出来的一些工作。
主持人:大华在这一块会有技术和资本两方面的规划,还专门成立了一个事业部,技术方面好像跟我们海康差不多,做资源的挖掘和共享。
李波:对这个问题我从两个方面来说一下,第一个就是从技术方面,刚才前面几位都已经提到了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我们刚才提到了一点就是最早的一个联网平台,到了现在环保要用、交通要用、公安也要用。把它们联起来,联起来一个城市可能是几十万级的视频,谁去用?怎么用?我相信在座的这几家我们现在都在做视频结构化。比如说交通上的我就是要统计车牌,识别车牌做车流量的统计、车型的分析,这个东西你放到环保上不好用,环保上不看这个东西。环保上一定对视频深度应用的时候有它的要求,这可能也是我们传统的安防企业介入到非公安业务的一个突破口。摆在我们眼前的一道坎,我们要做智能摄像机,所以摄像机从传统的能看得见的摄像机向着带镜头的多传感器这么一个产品形态转变。它不仅能看得见还要能感知得到。
对环保来说我现在这个大气污染程度,水里面的污染程度,它是一个多传感的东西,不是说我们看水清澈,就没有污染。看得到还不够,何况我们现在还看不清,这是技术上的问题,大家还在做进一步的提升与挖掘。
第二步就是产业资本的融合,刚才前面两位企业代表提到了,他们都组建了自己专业的部门,成立了基金公司。我们也在做这样一些投资,同时高新兴也成立了一些PPP的资金,在做着智慧城市的相关工作,我们还是认为说目前高新兴的地位还是在技术上的大合作,产业资本上的大联合,用技术与资本的驱动去为中国的智慧城市做一些自己的贡献。
主持人:感谢李总,高新兴是以技术和资本一齐驱动,双管齐下,刚刚李总提到了打破信息孤岛资源共享,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我们行业内部的资源共享了,更多的还要打破我们一个行业划分之间的壁垒,进行更大层面的共享。
余倬:在九部委提出的2020年实现视频监控的全网覆盖、全网共享、全市可用、全程可控的要求,并要达到部、省、市、县,四级视频的专网平台,同时由建设部门信息平台建设视频中心,我们作为一个独立第三方的智能化和应用平台的厂家,我们主要在视频的综合应用平台和中心做一个场景。
我们公司在2011年的时候就开始做视频集中化的项目,在2003年就已经推出了基于云计算视频情况的平台,目前在一些像湖南的项目,一些重庆的项目都有应用。我们是非常专业的一家公司,我们主要在思考在建设之后怎么用好这个视频,怎么体现视频的价值,达到一个安防管控的作用。
主持人:我们华尊科技在视频应用平台和解析中心有一定的布局,做了相应的工作。
张世福:针对九部委联合发布的意见,我们公司迅速成立了专门的研讨会,针对一些内容做了部署工作,针对社会上的这种视频联网的共享平台和建设。这方面不单单把各个行业的资源整合起来,依托公安的信息网,整合以后还提供给各部委、各个行业的共享的通道,让他们把这个真正的利用起来。
同时,我们针对视频综合应用平台这一块,也做了更深程度的宣传推广,因为九部委里面有很重要的一点,它对设备在线的比例它是有要求的,重点的监控也是有要求的,所以这一块我们希望能够增加视频设备故障的检测,包括故障以后迅速的解决这个故障,出现故障解决完以后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库,形成图形化的报表,它能够提出改进的方案,形成闭环的管理,方便系统提高它的识别率。 #hc360分页符#
主持人:各位都不约而同提到了资源的共享和我们数据深层次的应用,各公司都在这一块有一定的布局和发展。
我们接下来进行下一个问题的探讨,随着各地平安城市建设的进展和视频监控对高清、智能、联网的要求越来越高,每天产生的数据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在不停增长。平安城市建设要实现预警功能需要实时对监控数据进行识别,比如视频里面的人、车、物、事,需要快速的计算分析并用到大量的计算资源,需要虚拟化来解决计算资源的动态扩展。这也就催生了平安城市对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急切需求。可以说,安防行业正迈向全新的大数据时代,数据越来越成为最宝贵的资源。您是如何看视频云计算、云存储和安防大数据在平安城市应用中扮演的角色?云和大数据对于平安城市的重要性是什么?
张世福:针对云计算、云存储、大数据的技术,我认为他们在平安城市里面扮演的是催化剂的角色,他们会加快安防企业的发展和转型,另一方面它也给安防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挑战机遇。为什么这么说?云存储、云数据这些业务它跟传统的业务还是有区别的,会有安防企业设备供应商、产品供应商和它的系统服务商的角色的转变。
另外,它也需要企业能够提出能够满足细分行业云存储的要求,能够让企业更快的去做转变。目前在云存储、云计算、大数据也好,他们视频联网的标准包括协议其实并不是很规范的,而且没有一个很完整的体系,所以它也给安防企业提供了一些标准和制订云服务建设的机会。
主持人:感谢张总,在张总看来云计算、大数据会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他们会加快安防企业的发展和转型。
余倬:传统的安防企业通过云计算、云存储、大数据向IT发展,其实高清视频上来以后计算复杂、存储量大,建设这个业务模型,对所谓的云计算需要有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才能把庞大的视频数据通过廉价的资源分析出来。
存储这一块,其实现在存储建设跟前台建设存在一个对比,存储的量已经有大的要求,怎么把这些分析数据有用的价值分析出来?这是我们要做的。分析数据怎么用这是我们要研究的,比如说建设防控的模型,联合大数据现在在我们每个安防项目招标中都有这一块,云计算和大数据,它现在已经变成平安城市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一个招标里面都会涉及这块内容,同时它也推进我们传统安防向IT化发展,向智能化发展,贴近实战的方向发展。
主持人:感谢余总,在余总看来云计算和大数据在城市建设中扮演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推动整个产业向前迅速发展。
李波:针对云计算跟大数据我想跟大家做下讨论,他们两个有什么关系?在我看来就是一个手心和手背的关系,硬币的两面的关系,如果有了云计算没有大数据那云计算什么都不算,如果说有了大数据没有好的计算资源是算不来东西的,所以我把它看成是一体两面,这是我对云计算和大数据的看法。
我刚才提到了我们这个行业的发展中,在98、99年有了一个2.9G硬盘出来的时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在高清时我们从2K走到4K的时候,4T级的硬盘没用了,存不下了,这个时候云就出现了,这又能解决我们行业的一个发展瓶颈。我们要把视频进行结构化分析的时候,我们的云计算出来了,有足够多的集散资源让你计算,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的行业有这些新的技术和运用,又可以把这个行业推向一定的高度,让安防企业向更宽的面、更广的面进行发展。
所以刚才张总提到它是个催化剂,能够向好的方向发展催化出更多的东西。高新兴也在做,我们做的产品是云的P层跟S层,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变化,华为他就有一个战略就是做I层,他不做P层跟S层,我觉得这个行业逐渐向更良性的方向发展,就是这个云会让我们这个行业更良性发展,我是这样看待的。
主持人:感谢李总,李总用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给我们讲了云计算和大数据之间的关系,我们大数据的应用必须依靠云计算,而云计算价值的体现依赖于大数据,如果没有大数据的存在云计算也就没有用,他们两个之间的共同作用会促进我们行业向前发展。接下来有请刘总。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办公安行业技术总监刘华
刘华:关于云计算、云存储、大数据这三个概念,其实他们是相辅相成的,云计算和云存储是大数据的一个基础,由于有了大数据的概念才催生出了云计算和云存储这两个技术。
这对安防来讲也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以后我们的城市可能会变成B级的,甚至更庞大的数据跑动都是有可能的,因为这三个数据的形成的这些应用都是由以前的不可能到可能。
就像我们人脸识别一样,最早提出人脸识别并不是2015年、2016年,而是在2010年之前就提出来了,但是当时有这样的算法和这样的应用,没有技术支持,它的存储还有计算是跟不上的,所以这个技术一直达不到实战应用的效果。现在云存储和云计算的技术上来以后,我们的人脸识别,我们的大数据都能够成为一个现实。
主持人:刘总所说的是我们云计算、云存储和安防大数据这三个技术是一个相辅相成,是一个共生的关系,他们三个之间共同作用可能会是我们其他的技术发展或者说应用发展的一个基础。
杨永光:对于大数据这一块其实海康去年就提出来一个DT1.0,到了今年,我们的主题是智能领航数据未来,这都是针对大数据的。我们理解的大数据,安防的大数据主要是以视频为主,我们所有的数据就是视频,视频是一个资源,你要做分析、要计算必须基于视频来做,包括DT1.0包含的东西比较多,比如传感器的资源拿过来,通过后端现在有做一些分析。
我们也推出了整体的解决方案,包括从前端我们的SMART技术,包括到后来结构化视频,到后端我们去年推出了一个猎鹰。我们有个猎鹰行动,它所关注的比较多,之前所见的一些数据,它没有做结构化,我们就通过结构化的一些后台硬件来对之前所建的那些视频数据做结构化数据,做完之后你可以通过运算对它进行一个提取跟分析,根据每个部门的不同应用可以对每个部门分析一个不同的数据。
曹国辉:我个人理解云它是基于技术架构的,如果是大数据它除了是一种技术概念以外,它更多的同时也是一种商业模式,数据也是一种商业资料,所以他们是不同的。
我一年在各个地方经常提,我们的视频监控有四个瓶颈,第一个就是看不清,所以这么多年我们发展高清都是基于这个,第二个就是存不下,我们安防以前只能存二十多天。而云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三个是找不到,所以说我们现在无论是格式化的处理还是智能的检索,大家都在解决这个问题,包括大数据的也是解决找不到的问题。第四个就是不安全,我们现在从信息化的格式,VR的技术都在解决这个问题,这四个瓶颈解决好了,视频监控就上去了,但是这个要有云计算、大数据的支持。#hc360分页符#
主持人:曹院长说云计算、云存储这些更多的会是行业内一个解决问题的一些工具。接下来我们进行第四个问题的探讨。在视频云存储和安防大数据方面贵公司做了哪些工作?有何成效?
杨永光:我们成立了一个研究院,针对自然跟大数据的,云存储也是有了,我们做了这一块工作主要是刚才所说的,我们推出了一个猎鹰后端的智能检索,猎鹰跟刀锋两块。应用在很多项目,目前深圳也有一些项目在开始应用,内地也有在做。
主持人:感谢杨总,我发现海康在进行命名的时候挺霸气的,猎鹰、刀锋、雄鹰等等。
刘华:关于云存储和大数据这一块我们公司也成立了一个研究院,我们主要致力于研究,专注于视频安防这一块的云存储和云计算的研究。视频的数据量相对比较大,而且它的吞吐量也非常庞大,针对这一块我们形成了一个自己独有的理念,以视频带动数据的这种概念,让视频快速的跑起来,我们大华独有的大华云存储的系统,这使我们数据可以达到B级,我们数据由原来的单机运行的模式实现到几十台机器运行,数据达到了十倍甚至上百倍质的飞跃,所以这也是我们能实现快速计算的基础。
在近期我们也跟英特尔在合作,一起研究探讨云计算这一块的技术,通过云计算变革我们的云浓缩,现在我们通过云存储云计算可以用1分钟把一个小时的数据全部浓缩下来,这是一个质的变化。
主持人:谢谢刘总,接下来有请李总。
高新兴平安城市增值运营部总经理李波
李波:这一块的产品应用我们做得窄一些,在前年北京安防展的时候推出了VR虚拟现实摄像机,那个时候是第一次面市,通过这两年的发展,在深圳的坪山、广州的一些城市都逐渐的在布置应用,基本达到了量级。我想说这款摄像机主要是在于搜集数据、采购数据。
第二个应用就是成立核心城镇的一个智能交通研究院,成立这个研究院的主要原因,是应用交通的相关数据,红绿灯、卡口相关收费,做的还是不错的,但是现在我们还是没有很大的胜算。但是对采集回来的这些图片、这些数据的应用,我认为把业务吃透了可能还有胜算的机会。
我们做了一个“高云平台”,做它的PASS和SAS,目前在泾阳那边也上线在用,在贵州和四川、泸州跟西昌都已经进入了使用的阶段,这是我们做的一些工作。
主持人:谢谢李总,我们高新兴在这一块的布局还是挺多的,包括一个智能交通、应用平台、VR这一块都有一定的布局。
余倬:我们华尊在2011年在重庆成立了一个大数据研发中心,提高我们产品的盈利,我们2014年的时候推出了一个视频大数据平台,目前我们这个系统正在一些改造。
安防大数据这块,所谓安防大数据要把传统的数据进行结合,要从数据的生产、分析和消费的角度进行挖掘,像我们产品上有一个独立的系统叫VS600,主要是做一些安防数据的研究、分析,结合分析的数据建立一些应用模型和数据魔方的方式,把传统数据通过整合形成固定的业务模型,把它变成知识再进行情报的不同转化。
主持人:我们华尊在云存储、数据分析应用这一块做了一定的布局。
张世福:对于视频云存储、大数据这一块有很多厂家都在开展,我们这边也比较早开始在进行研究。2012年的时候我们专门对视频云存储产品进行研究,我们在hadoop基础上针对安防这个行业的特点做一些性能管控方面的规划,另外我们也率先在做云存储、产品化的事情,通过我们国家的高新技术认证,在2014年的时候专门成立了专业化存储实验室,主要的目的提供开放的云存储的平台SDK,方便跟行业的厂家进行接洽,包括认证的工作。
对于大数据我们主要是开展了几个方面的研究,例如视频大数据的研究,主要解决视频数据共享的问题,另外也解决了一个单位存储的成本问题。再比如对于分析后结构化的大数据我们开展了交通行业的几十亿条甚至上百亿条的存储工作包括后期的查询工作。#hc360分页符#
主持人:我们在座的各个公司在我们云存储、大数据这一块都做了相关的布局,而且都是成立了相关的实验室、研究院进行专项的管理和发展,这说明大家对这一块还是非常的看中的。
接下来我们探讨下一个问题,随着安防行业从“查看”到“预警”,甚至到更深层次的行为分析、环境监控及分析等等,视频分析与智能化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请问贵公司在智能化及视频分析方面,有哪些举措和新产品或者解决方案?
曹国辉:我们都是做了二十多年的老安防了,以前我们传统的安防体系应该是以打击控制为主,所以它是一个封闭性的,由公安直接管理的这样一个行业体系,因此它的重点集中在设备上。经过技术的不断升级,包括市场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行发展。我觉得这是一个封闭的以控制为主的安防体系,而不是一个以预防为主的体系。以预防为主的体系它会是一个开放的全社会的体系,因此我们会提民用化和安全化多一些的应急指挥,这个体系的重点扩大了、开放了。因此现在是全业务的体系,尤其是触动平台型的技术,包括后期云服务的服务体系,像西方国家成熟的安防市场,所以我相信它是有这样一个过程。因此我们说从查看到预警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市场不断成熟的发展过程。
主持人:曹院长讲的是我们行业体系的变化,从原来的打击控制体系到现在一个预防体系,行业在向一个更成熟化的状态进行发展。
杨永光:刚才说了预警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可能还是城镇发展,我这里提一个“主动”,因为有了刚才所说的大数据、云存储,有了这些之后,其实我们可以做预警,预警之后我们可以主动出击。海康针对智能业务方面成立了研究院,出了很多产品,我们的产品主要对前端的数据结构化。结构化我们可以应用在不同的行业,比如智能交通这块我们更多的是集中在图片这一块,针对这一块针对交通这个行业我们推出了“闪电”、“夜鹰”等产品系列,其他行业比如税务等等,数据也是可以应用的。
刘华:预警这一块现在我们每个场景都有在做,我们现在做的跟别的厂家一个区别就是:首先我们是往行业精细化发展,针对不同的行业从公安、交警、司法、监狱到金融等等,我们针对各个领域的特点去做深度的分析。另外把这些业务扁平化,把云计算的技术结合到智能分析,让我们智能分析真正成为一个具有适用性的东西。
在这一块照目前来说我们比较领先的技术,一个是车辆大数据,第二个就是人脸大数据,第三个就是云浓缩,这三块是目前来说对于公安乃至于整个平安城市来说,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把这三方面技术与云存储、云计算技术结合以后,它把以前的低效、高延迟的数据处理的瓶颈给抹去了,能使这三个技术真正的应用于实际。
主持人:刘总着重提到了大华的区别化发展路线,大华主要是往行业精细化方向进行发展。
李波:从前面的查看打击到后面的预警发展,刚才我们几位提到了几点,这要依赖于我们现在的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对于高新兴来说,我们在进行一个思考,从单一来源的数据是否就能做到预警?我们现在觉得还缺一些维度上的视频,或者其他来源上的视频。有几个方面的原因,比如说我们把视频进行结构化之后产生的一些数据,由于我们的摄像机覆盖面不够,第二个我们现在的算法精度还不行,所以这样的数据质量还够高,现在就说“预警”我觉得有点早。
结合高新兴的业务实际情况,因为我们是做通讯起家转过来,我们可以整合基站的数据,你的手机,现在手机进行实名制的,通过信息检索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你这个人出去做什么事你发生一些交往这个数据是有的,我们沿着这条路高新兴做了一些并购。在金融上面,在移动方面,在铁路方面等。所以根据这些业务特点结合现在智慧城市的业务,我们推出了城市服务中心,也可以叫速度中心。要打通我刚才提到这几个行业的数据,把这几个数据汇聚起来,我们推出来一款城市运行中心,这个可能就跟我们这个安防关系没有那么紧密,但是我们觉得只有把数据汇集到这个地方去,才能在预警方面产生更大的价值。
所以事实上在整个公安这块来说,我们从人的流动到每一个城市的角落,能够应用到的技术,还是在于说多管齐下,把数据打通,做出来的一些业务。
主持人:感谢李总,我们高新兴在对我们的一个单一数据来源的质量提出了思考跟质疑,我们现在着重通过一些并购或者其他的手段来打通一个多渠道的数据来源,达到所谓预警的效果。接下来有请余总。
深圳市华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倬
余倬:安防数据跟传统数据的结合才能达到预警的效果,目前随着深度学习这种算法的出现,把以前传统的依赖个人能力的算法进行了突破,变成了依赖于机器的学习和训练样本的多样化,把传统的算法以前不能实现的算法变成了可行性的东西。
像以前人脸这块,可能它的很多方面存在误区,但是现在人脸算法从去年到今年有了很大的突破,针对这些算法各个厂家都会有一些布局。我们也一样,推出了一些像交通大数据平台,还有视频大数据这平台等相关应用平台。同时,我们公司又在算法和整个预警这个业务模型上进行投入,把这层数据变成知识,变成一个管控的体系。
主持人:感谢余总,我们华尊更多的是在管控体系这一块进行一个布局发展,接下来有请张总。
英飞拓平安城市事业部副总监张世福
张世福:英飞拓在智能包括视频方面投入了比较多的关注,现在包括行七列(音)各种形态的设备已经在各个行业里面实验,包括存储活动的平台,我们正在研究系统的解决方案,针对智能化的方面我们主要推的产品有针对搜索视频的监控管理系统,还有针对公安行业,面对比较多的智能人车的监控系统,还有一体化的智能平台。至于无人搜索的系统我们根据智能跟踪的技术可以方便实现多种目标的跟踪,还有处理。智能人车检索系统这个在公安行业里面基于视频基础平台,刚才提到的社会资源针对视频里面的人、车,人主要是人脸,车就是车型、车牌车身颜色进行一个检索。
主持人:感谢张总,英飞拓在硬件设备和相关的软件平台方面都有一定的布局。
今天邀请各位来到我们对话安防的现场,就平安城市的建设以及云计算、大数据这一块做了一定的探讨,各位不仅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经验,也把各公司在这些方面的布局向大家做了一个介绍。我们今天的对话安防到这里就结束了,非常感谢各位百忙之中来到我们的现场,为我们做分享,谢谢大家!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