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安防网讯 2017年1月18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2017年瑞士达沃斯论坛参加“全球复苏中国角色”的圆桌讨论时表示,中国资本市场IPO不应该有这么长的排队。
方星海称,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值大约是8万亿美元,比美国的市场还是小了很多。但是,在27年时间里让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000只以上,新三板更是在短短几年时间挂牌公司数量就超过了万家,这在世界股市发行中已经是高速了。仅去年中国资本市场IPO公司就达到248家,共融资15000亿元人民币左右,与美国整个市场的股本融资差不多。所以,中国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其实已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过,即便是这样的“中国速度”,目前A股市场也还有600多家公司在排队争取在主板(包括中小板、创业板)上市。事实上,对于A股市场来说,IPO排长队是正常现象,因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上市资源是在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以安防行业为例,这样的排队数年也无法在主板挂牌的企业数不胜数。我们以几家曾在境外成功上市之后的安防企业回国之路。
亚安科技排队多年上市梦难园
2005年,亚安科技以中国安防第一家海外上市公司的称谓在新加坡证交所挂牌。上市5年,新加坡市场给亚安带来了发展机会和规范的公司治理,但从公司的持续融资和市场前景考虑,后来叶晨还是选择了“海归IPO”的道路,争取在国内资本市场寻求再融资。为了完成从新加坡退市,叶晨和其他投资人共花费了近3000万元用以赎回海外资本市场的股份。在2010年5月,叶晨终止了其控股的亚安科技电子有限公司在新加坡证交所的上市资格,回到国内寻求上市机会。
2015年9月26日索芙特(000662)公司公告,拟以2.45亿元收购北京中裕智慧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100%股权。中裕智慧的核心资产亚安科技或才是索芙特此次真正垂涎的“猎物”。但此次收购并未成功。亚安科技苦苦等待多年,上市之梦仍在奋斗中。
中安消美国退市回国,借壳上市艰难曲折
2005年7月,中安消的前身CSST登陆美国纳斯达克OTCBB市场,此后三年间陆续并购或达成长期战略合作的知名安防企业达到22家。2007年10月29日,CSST成功转板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为第一家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中国安防企业。2008年10月13日,CSST登陆迪拜国际金融交易所。但到2011年9月16日,CSST完成私有化改造,在纽交所退市。
2013年7月15日飞乐披露重大资产重组复牌公告,公告称公司在剥离逾13亿元资产的同时将发行股份购买中安消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后者将以资产置换的方式完成借壳上市。一年半后的2014年12月30日晚间,飞乐股份发布公告称,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核准了中安消的股东变更登记,并签发了新的《营业执照》。本次变更登记完成后,飞乐股份成为中安消的唯一股东,中安消成为公司100%控股的全资子公司。2015年4月3日,飞乐股份更名为“中安消”。
中星微在归国之路上艰难前行
中星微电子作为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芯片设计企业,2015年12月18日中星微完成退市。
2016年5月4日,综艺股份发布收购预案修订稿,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中星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标的作价101亿元。中星技术是中星微旗下子公司,主要从事安防视频监控相关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包括视频监控前端产品、后端产品、平台产品、解决方案、运营服务等。9月26日晚间,综艺股份公告近期国内证券市场环境、监管政策等客观情况发生变化,继续推进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条件不够成熟,故重组终止,重启安排并未在公告中提及。
苏州科达历经艰难终成正果
除此之外,于去年12月成功挂牌上市的苏州科达,也经历了与亚安科技类似的新加坡上市退市,回国后的多年IPO排队之路,只不过与亚安科技不同的是,苏州科达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2016年12月3日终于在沪市成功上市。
企业的“资金饥渴症”与上市“圈钱”普遍存在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普遍的IPO排队问题呢?对于企业来说,融资的渠道其实是有很多的,银行借贷、民间借贷、引入风险投资等等,但是无论是哪一种都不如上市融资来得代价低,因为银行借贷是需要还的,风险投资会稀释创始人团队的股权,只有上市融资募资成本相对较低,是不需要偿还的,所以企业对于上市的需求就很大了。
当然,这些渴望获得资金进而壮大发展企业的企业是大多数的,IPO的长时间排队,对他们造成的伤害非常大。但这些渴望上市的企业中也不乏一些希望通过上市圈钱的存在,有很多企业都会控股股东等重要股东持有大量股权,这些控股股东往往会在上市一段时间后,通过野蛮减持等等方式来进行套现圈钱。为了达到高价减持的目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机构投资者往往会进行各种非法的内幕交易。但是A股的违法成本却非常的低,甚至低于银行贷款利率。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只是处以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于是A股便成了不少企业圈钱套现的温床。
怎么进行制度改革
方星海的原话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还是很不到位,如果改革够好的话,IPO排队不应该这么长”,这句话的落脚点其实是落在“中国资本市场改革还是很不到位”上的,方星海的核心意思是希望能够加快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肯定不是市场扩容。那么这个市场制度的改革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就是要严格把关IPO。如果企业存在影响持续盈利能力的情形、禁止上市,企业一上市业绩就大幅下降或亏损,让投资者承担巨大风险,那么就一定不能允许上市。
第二,进一步完善退市制度改革。各种垃圾股上市不退市,充斥着整个A股市场,而且估值还不低,这是导致A股市场不堪重负的重要原因。美国纳斯达克平均退市率约为8%,其他境外成熟市场平均退市率在6%左右。与成熟市场相比,A股公司退市数量明显偏少,退市率低。因此,建议进一步完善退市制度,细化退市标准,使差别化的上市公司实现有序退出,同时,也要加强主动退市制度建设。
第三,严格控制上市公司再融资。有数据显示,去年以来,新股发行共303家,总计募资金额为1845亿元,而上市公司通过定增、优先股、配股、可转债等再融资方式合计融资规模接近2万亿元,是同期IPO融资规模的超10倍。而在2万亿的蛋糕中,各种资金涌入,希望捞到“躺着赚钱”的定增份额,然后高价减持获取巨额回报。因为利益太大,再融资市场尤其定增滋生了不少灰色地带,甚至成为一些股东的减持利器。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就像是吸血鬼一样,吸走了A股市场大量的血液。因此,只有严格控制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把新的机会让渡一部分给新的企业,才能一定程度环节A股承受能力的问题。
第四,防止大股东野蛮减持。大股东的减持原本是他们的基本权利,但是大股东的高点清仓坚持却会对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因此对于大股东的野蛮减持应该要有明确的制度管理。
慧聪安防网总结
正如方星海所说的,IPO不应该有这么长的排队,中国企业却已经排了太长时间的队。但是作为一个在27年时间里让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000只的资本市场,再加上中国人民目前的财富积累并不是很够,以及大家的储蓄习惯等问题的存在,中国资本市场扩容的可能性目前并不是很大。因此对于现在的中国资本市场来说加快市场的改革,对症下药形成对A股市场目前的种种问题的规范管理制度,才是治本之道,也是当务之急。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