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投稿

二维码成为不法分子新目标 谨慎扫码看好钱包

2017-06-01 08:27 来源:慧聪安防网作者:张泽群

慧聪安防网讯 “我们每天不是正在扫码,就是在去扫码的路上。”

扫二维码如今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在菜市场买菜、在商场购物、在饭店就餐、外出乘坐出租车……可以说,二维码已经覆盖了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在电子支付时代,二维码为群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不可否认的是,与方便快捷同行的,是无处不在的扫二维码骗局。现实生活中,扫二维码陷阱有多少?

与二维码有关的违法犯罪现象,具体情节或许并不严重,但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却越来越常见。

二维码成为不法分子新目标 谨慎扫码看好钱包

制作虚假二维码像喝凉水一样简单

如今,二维码的用途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也养成了随手扫码的习惯。但随着二维码使用频率的提高,消费者扫码被盗刷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二维码是由黑白小方块组成的平面图形,经过加密和解密技术,简单的黑白相间的二维码可以传递文字和数字信息,便于记录、识别和信息交互,可容纳多达1850个大写字母或2710个数字或1108个字节,或500多个汉字,可以将图片、声音、文字、指纹等信息数字化后进行存储。据中国二维码标准联合工作组、中国二维码注册认证中心执行主任张超介绍,二维码技术其实并不复杂,各种二维码“码制”仅是数学算法上的不同,技术上门槛不高。二维码与条形码都可以作为产品的“身份证”,用于物品的统一管理和追踪溯源。

据了解,国外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全球现有的一维码、二维码码制达到250多种。其中,日本研发的QR码是我国最为人所熟知的二维码码制,比如微信、支付宝等,我们能够看到有二维码的地方,基本上都是QR码。

二维码之所以成为不法分子瞄准的对象,一是由于监管有漏洞,二维码的制作成本并不高,且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生成的二维码没有办法溯源,也没有相关的管理机构提供认证;二是制作技术几乎是零门槛,只要输入文字、图片、邮箱、网站,就能轻而易举地生成一个二维码;三是肉眼识别难,二维码是一种用肉眼无法识别的信息技术,一些不法分子采用粘贴的方式,用带有病毒的二维码遮盖商家提供的二维码,普通消费者根本无法识别,难以有效防范。

二维码安全隐患大

二维码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其实本身并不含病毒。只是不法分子利用二维码这种工具来广泛实施恶意行为,导致用户的经济利益和个人隐私遭受损害。目前二维码的安全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

1.二维码内藏恶意URL(网址)

目前,大多数二维码承载的内容是一个URL,而现在的扫描软件往往不会对链接的安全性进行检测,恶意网址往往指向挂马网站、钓鱼网站、恶意软件安装链接等。用户一旦点击安装,手机就会感染病毒,有些甚至不需要安装就会中毒。另外,不法分子还会将跳转的网址伪装成网站,利用“钓鱼”的方式盗取用户账号、密码等信息,给用户的隐私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危害。

2.二维码内含用户个人信息

很多人喜欢将自己出行时购买的飞机票、火车票等截图晒到网上去,安全意识稍强一点的人会遮挡住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车票上的二维码已经暴露他们的信息。不法分子通过专业的读取软件或设备,便可以轻易读取车票上的二维码获取购票人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出行时间、电话等信息,利用这些信息便可以针对购票人进行电信诈骗、骗办信用卡、手机卡,甚至进行勒索等犯罪活动。

3.二维码自身安全性不足

“二维码”在技术层面上存在安全问题,网上银行可以利用数字签名、SSL、UBSkey等手段来保护账户的安全性、保密性和不可否认性,但是手机终端的运行能力和存储空间与电脑终端不同,复杂的认证过程并不适用于网络环境。目前的手机支付终端在完成二维码扫描后,一般只要求输入支付密码或者短信验证码,甚至可以通过短信重置密码,这种支付过程的验证方式过于单一,存在短信劫持、篡改密码等问题。

防二维码诈骗先从自身做起

1.不要见“码”就扫,一般情况下,正规的报纸、杂志以及各大商场海报上的二维码是安全可靠的,但对于街头及网上发布的不明来历的二维码需要提高警惕。

2.扫描二维码后,应仔细检查页面上的所有文字,如需安装新的应用程序时,则不要轻易安装。安装请咨询使用过的用户,一般情况下,正规应用程序,也可到进行下载。

3.下载专业的杀毒工具。如手机安全助手,一旦发现病毒,可及时进行有效拦截。

4.下载所需安全工具时,到正规的网站或是网站进行下载,不要随意到手机论坛以及无安全检测的电子市场下载。

5.不要在朋友圈或网上随便晒登机牌或车票等这类票据票根,提高个人安全意识。

6.学会利用法律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当我们的个人信息受到非法侵害时,首先可以选择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政府监管是终极大招

要避免不法分子利用二维码来进行违法活动,关键是加强监管,建立责任追溯机制。

首先,把二维码的监管纳入法治的轨道,借鉴《商品条码管理办法》,出台二维码的监管办法,开发二维码识别安全软件,加强二维码使用监管,严厉打击利用二维码实施违法犯罪、盗取个人信息的行为。

其次,建立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的二维码基础信息系统,制定并推广符合国内市场环境的二维码技术标准,建立二维码中心数据库,将所有二维码数据统一存放在中心数据库,形成完善的责任追溯机制以及预警系统。公安、工商、工信部应加强协作,建立相互协调的“二维码”监管及维权平台,为企业、消费者提供信息审核、查询、投诉等服务。

三是加强发布审核。提高二维码生成和发布门槛,经审定符合二维码使用标准的才能进行公开发布。建立强制备案制度,锁定二维码软件制作公司以及借助二维码进行营销的商家,确保二维码生成、发布合法。对利用二维码实施违法犯罪的组织和个人,除承担违法行为造成的全部损失外,还应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提高其违法成本。

当前最为流行的QR码,对于全球都是免费且开源的,经过二十多年的产业布局,目前在普及和推广上相比其他码制有明显领先优势。然而,QR码始终是国外的专利,从经济安全和信息安全角度长远考虑,我国依然需要推广自主二维码码制标准,以提升我国在全球二维码领域的话语权。

慧聪安防网总结

在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下,随着5G和物联网的兴起,二维码的普及度将进一步提高,其应用也将更加多元化。二维码大数据将有望成为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可应用于社会管理、医疗救助、健康大数据和身份、物体信息识别等方面,市场前景广阔,安全性也会成为重中之重。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热门作者

东方

简介: 天马行空的文字之旅。

邮箱: liutingting03@hczyw.com

简介: 保持期待,奔赴山海。

邮箱: zhuangjiaxin@hczyw.com

松月

简介: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邮箱: wuxiaqing@hczy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