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投稿

AI技术篇 | 深入一线!人工智能硬核抗“疫”阻击战

2020-02-19 15:10 来源:慧聪物联网作者:黄美婷

编者按:


在“一罩难求”的窘迫境遇下,物联网企业勇抗大旗,冲向重疫区一线,集体用各自先进技术支援人民、迎战疫情。他们可能是家中的支柱,也可能是家中留下嗷嗷待哺孩子的母亲,但在这场没有硝烟弥漫却步步惊心的战斗中,他们成为了闪闪发光的逆行者。逆行者理应被我们记录,正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才能凝聚成一股强劲的力量,让我们共同渡过了这段较为艰难的生死攸关。

2020年2月18日,国家卫健委发文表示,与高点相比,全国单日新增死亡病例第一次降至100例以内,实现了“3个第一次”,疫情形势进一步出现向好变化。

截止发文,全国全国累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确诊72530人,疑似病例6242人。对比之前近半个月的惊心动魄,终于再次迎来了这一好消息,无疑是振奋人心的。

这次新冠肺炎的爆发,直接引发了一个被我们忽略的问题,在技术和企业面前,AI如何才能较有效地助力抗击疫情?

AI技术篇 | 深入一线!人工智能硬核抗“疫”阻击战


(图片源自网络)

前两日,某社交平台一大热门话题被刷上了榜单“新冠肺炎防控背后的黑科技”,引发了各路网友的激烈讨论,也让小编不禁感叹国家在危难面前科技所带来了怎样的力量。

10天火速建成医院、运营商两天完成移动宽带和5G基站建设、运用AI仅用14天完成病毒基因组测序等等一系列的新闻频出,也让我们看到了在疫情爆发的这段时间,各大AI企业、技术团队都奉献上最新的研发成果与技术,快速响应需求,各显其能,借由AI技术助理防控疫情。

安分留守在家等待疫情过去的我们,不断从电视、报纸、手机上看到有AI技术助力的好消息传来,而疫情也进入了紧张攻破的关键时刻,究竟AI技术为疫情第一线做了什么?让慧聪物联网小编给大家一一解说。

AI技术加速“疫情”中数据分析

上海华山医院张文宏曾就谈到医疗专家“要非常准确的知道现在搜索的病毒是什么,才能相应的病毒做相应的抗病毒治疗。”因此,我们应当让人工智能与病理学家形成互补,一次达到提高人工诊断的效率与可靠度的目的。依靠科技手段“面对未知的病毒的时候,通过把其基因序列全部打碎,通过深度测序的平台,把所有的序列全部恢复,然后通大数据开始拼接,通过组装序列,经过大数据分析,分析出其演化关系,通过数据库记录分析获得遗传标志,来最终告诉你这是什么病毒。”张文宏站在医生的角度言简意赅的阐述了AI的作用。

AI技术篇 | 深入一线!人工智能硬核抗“疫”阻击战


(图片源自网络)

在整个“抗疫”过程中,包括分离毒株、药物筛选、意思病例检测、新药研发等需要基于AI技术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目前科技公司在病毒基因组计算分析、抗病毒研发和抗疫医疗影像分析领域,将提供海量AI算力和算法的强有力支持。这就需要具有强大的CPU及GPU算力调度能力,能够为基因测序、医疗工程提供稳定高效的算力支持的平台。

AI技术篇 | 深入一线!人工智能硬核抗“疫”阻击战


(图片源自网络)

最近关于“抗疫”的战役中,我们看到科技公司联合医疗机构、科研机构成为较高效的一种模式。比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华为云联合科研团队宣布,筛选出五种可能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有效的抗病毒。其中华为云EI医疗智能体平台(EIHealth)集成了医药领域众多算法、工具、AI模型和自动化流水线提供大规模计算机辅助。

得益于AI算法的介入,浙江省疾控中心上线的自动化全基因组检测分析平台,就将病毒基因分析的效率由原来的一小时缩至半小时,让以往耗时数月的计算机辅助药物筛选在数小时内完成。

智能机器人发挥关键性作用

对比以上AI技术助力医疗数据分析、研究,智能硬件的推出无异于解了众人的燃眉之急,智慧医疗也随之迎来了突破性的进展空间。

AI技术篇 | 深入一线!人工智能硬核抗“疫”阻击战


(医疗服务机器人,源自网络)

随着新冠肺炎患者确诊的的爆发式增长,目前思必驰、优必选、快商通在内的多加人工智能企业推出了助力疫情的智能机器人驰援抗疫前线。

思必驰推出了“疫情防控机器人”,在疫情期间向全国相关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公益机构提供免费人工智能服务,可替代社区人力,向海量辖区居民主动拨打电话,调研近期行踪、摸排人员往来,加强重点人员健康监测和跟踪保障;

快商通推出“新型肺炎客服机器人”,在疫情期间向全国相关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公益机构提供免费人工智能服务,积极响应用户咨询,减轻线上医生咨询压力;

AI技术篇 | 深入一线!人工智能硬核抗“疫”阻击战


(优必选巡视机器人“建国”)

优必选科技与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战略合作推出巡视机器人“建国”,通过全天候全时段自动化巡逻与现场实施监控,使用优化解决方案与技术,实现了对口罩状态下人员的有效识别与溯源,分担民警、辅警等一线工作人员的巡逻任务;

中国移动和达闼科技联合捐赠的2台5G云端智能机器人在武汉协和医院、同济天佑医院上岗,包含了服务机器人、消毒清洁机器人。

......

去年有很多的声音都在讨论5G的用途,而经过这次,5G、云计算、大数据、AI等势必加速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其中机器人服务也将在不久将来出现一大明显增长点。

在这场与新冠肺炎的战斗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医护、警员等一线工作者尽心竭力、奉献自我出现了体力透支的情况,而智能服务型机器人的出现,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逆行者”的负担,机器人做起了那些基础性的工作,并且降低了他们与病患直接接触而出现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数据分析,AI测温助力抗疫

虽然我们拥有一系列的智能机器人负担医护人员的基础性工作,但在实际生活中,AI医疗的难度还是与最初设想有所出入,而且智慧医疗还在发展的初期阶段,近年来有不少的机构都曾经尝试过将AI应用于医学中,但在热潮过后,还是有不少人以失败告终。通过此次疫情的应用,相信AI医疗也出现了不小的突破口,未来识别大有可为,让我们拭目以待。

AI技术篇 | 深入一线!人工智能硬核抗“疫”阻击战


(旷视AI测温系统)

据悉,相对比智能机器人,AI技术在数据分析与体温检测等领域都能切实应用于防疫工作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大华股份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1月22日,大华成立了应急专项小组,提出热成像人体测温解决方案。24日,大华股份生产出了第一批紧缺的红外热成像检测设备,已经联系浙江省和杭州市相关部门,将这些设备用于机场、火车站、汽车站、轮渡港口、医院、学校、企业、门店等重点防控场所,

2月4日,旷视上线了AI测温系统,于海淀区部分地铁站展开试点应用,该系统采用“人体识别+人像识别+红外/可见光双传感”的解决方案,相较传统测温筛查手段,识别效率更高,无需接触即可测温,识别误差低于0.03℃。

AI技术篇 | 深入一线!人工智能硬核抗“疫”阻击战


(力维智联社区网格疫情智能防控系统)

力维智联针对社区实有人口数据不准、临时人员变动大、涉疫人员数量可能激增等突出问题,充分运用智能物联技术,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克服了人工统计效率低下、更新不及时等限制,同时避免了工作人员与社区居民当面采集的防控风险,对社区疫情进行精准治理和预测,防控疫情蔓延。

......

在此次抗击疫情中,AI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即使不能直接作用于抗击疫情,但仍能帮助社会在隔离的情况下做到维持正常运转,如远程教学、远程办公所运用到的平台/软件,这些都在此次疫情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不可磨灭的。

编者结语:

抗击疫情助力医疗是一个复杂且周期长的过程,而AI技术辅助成为了其中关键的一环,作为互联网平台,我们衷心地希望能够通过AI等科技技术切实地帮助到新冠肺炎研究药物等医药领域的专家。正如之前专家所言,“严谨的科学研究暂时不能以AI技术作为代替方式,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在未来或许真的AI能够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力挽狂澜。”希望这一次的疫情噩梦,能够早日烟消云散。祖国加油!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热门作者

东方

简介: 天马行空的文字之旅。

邮箱: liutingting03@hczyw.com

简介: 保持期待,奔赴山海。

邮箱: zhuangjiaxin@hczyw.com

松月

简介: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邮箱: wuxiaqing@hczy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