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近年来,数据中台火了起来,被誉为大数据的下一站。
回首2019年,可谓是数据中台的发展元年,中台概念在阿里体系中得到验证,互联网巨头的大规模组织架构调整,数据中台这个概念被频频提起,许多传统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路上十分重视这个“概念”,同样也蔓延到了安防领域,接下来,让我们好好讲讲数据中台的那些事儿!
企业“变速齿轮”之称的数据中台
严格意义讲,数据中台不是一门技术或系统,而是一种数据治理的方式。结合目前国内的大数据市场,数据中台已然成为了我国特有的产物。数据中台的英文定义是Office而不是平台(Platform),说明它并不是纯技术上的概念,数据中台需要技术,但绝不仅仅只是技术。
如何定义数据中台,业界并没有明确的边界可言,它与云计算中的PaaS有着相似的情况。说难理解它又不难理解,简单说其核心是在较大规模企业中避免资源重复建设,可理解为“可共享并重复使用的数据或者应用程序或者工具等等”
目前我们迈入了信息化2.0时代,数据中台把数据汇集起来形成数据大脑,未来信息化3.0时代,将会真正形成智能化趋势,企业需要利用大数据来作为首要驱动力。不要觉得数据中台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刚需,在未来每个企业都需要一个数据中台,一个数据大脑来推动自己进一步的发展。
对于企业而言,数据是能源,更是生产资本,能够为企业进一步的智能化打下稳固基础。只有在产品做得好的前提下,组织架构配合得好,这颗数据大脑才会锦上添花。
数据中台热议纷纷
从甲骨文出来创业的崔晓波(TalkingData创始人兼CEO)曾说过,“如果企业只是单纯走科技创新的路子,客观上讲阻碍中国的技术公司发展的是市场不够成熟。”当前国内很多技术拔尖的企业都热枕于技术研发与创新,但由于国内产业现状的影响,纯粹走技术创新的路子,不是不能走,而是需要走一段漫长的路。
国内对中台的认知一开始是受到阿里巴巴的中台建设影响,那么企业该如何建设数据中台?其中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在线化、数据化和智能化,这三阶段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数据化环节企业需要拥有非常完备的数据,目前“中台”比较好的践行者如BAT等公司,都是大体量、强研发、众多2C类应用及覆盖,这样看来,没有一定的实力“中台”热度也不是那么好蹭的。
如何区分数据中台和数据平台?
从安防角度出发,数据中台与早期一直在做的数据平台存在相似点,而又存在许多不同点,不能一概而论之。
数据中台是指以数据采集、集成、治理、指标体系和数据仓库统一建设等数据管理活动的中台。数据中台从后台及业务中台将数据流入,完成海量数据的存储、计算、产品化包装过程,构成企业的核心数据能力,为前台基于数据的定制化创新和业务中台基于数据反馈的持续演进提供了强大支撑。比如数据算法、数据检索、算法引擎、分析研判、视频结构化等。
另一边,数据中台是以面向前台、面向业务的方式,考虑后台的数据如何组织,采用怎样的技术将数据组织和加工成什么形式,提供查询、计算、数据挖掘服、AI等服务。所以,数据平台更强调系统的建设,而数据中台则更强调能力的服务。
数据中台对安企的影响
行业本身来看,包括视频监控在内的安防设备,就是较好的数据收集终端,而“互联互通”这一概念最初也正是诞生于安防行业。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物联网的推进都离不开数据,安防设备每天都产生着大量的数据,而以上数据的治理就是智慧城市建设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当前全国各地的公安数据平台都需要要靠“数据中台”布下天罗地网,在人车出入管理行业中数据中台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数据中台的形成,对整个安防行业而言意义不可小觑。首先,数据中台能够对系统及前端设备采集的海量数据进行了梳理,通过数据的清洗、分类、汇总等,形成了条理化的数据资产;其次,数据中台能让企业有效了解数据资产间的关联;其三,在数据中台可实现对数据的运用层面的业务逻辑变更,不用企业对后台进行大篇幅修改甚至重构,很好地解决数据治理的四大难题,让大数据发展迎来新的展望。
总结:
数据中台之所以能成为安防行业的热点名词,核心在于其具有破局数据之痛的潜力。但场景落地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企业、甚至城市级别来构建数据中台,需要将其放到战略层面,花费巨大的时间精力来进行建设。也许3至5年后,我们所期待的互联互通时代即可实现。而当下来看数据中台的作用,或许就是激活智能安防快速发展的“灵丹妙药”。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