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风云变幻,但华为依旧乘风破浪。2019年是华为充满困难和挑战的一年,5月被美国政府列入实体名单,如法炮制对付中兴的手段对一个拥有远见与勇气的企业显然没有奏效。而就在被恶意针对之后,华为子公司海思总裁何庭波翻开了载入中国芯片产业历史的新篇章——华为备胎芯片转正。
在2020年3月31日华为发布的2019年年度报告中,华为实现了全球销售收入85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1%,净利润为6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与华为2019年的遭遇相比,你很难想象这是怎样一个强大的队伍,在泥沼中前行,依旧昂首i挺胸。
三大业务板块均实现正向增长:华为运营商业务销售收入2967亿元,同比增长3.8%;企业业务销售收入897亿元,同比增长8.6%;最受人关注的消费者业务则保持了稳健增长势头,全年全球发货智能手机超2.4亿台,销售收入达到4673亿元,同比增长34%。
华为董事长梁华在致辞中说道:“2020年,华为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困难,既要克服长期‘实体清单’限制的挑战,也要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
2019年5月21日——首i次发布90天的延期许可证,以便帮助部分美国企业维护现有网络和设备,但华为仍将不被允许购买用于制造新产品的零件;
2019年8月17日——再度将临时许可证延长90天,美国商务部长罗斯称,延期是因为很多美国农村的通讯公司都依赖华为设备,再次延长90天能给这些公司更多时间适应;
2019年11月19日——第三次延长禁令许可,为期90天,延长至2020年4月1日。并允许部分美企继续与华为进行业务往来。
2020年2月13日——第四次延长禁令许可,为期45天,至2020年4月1日,允许美国公司继续与华为公司开展业务。
自身的强大,造就了华为的不言放弃与勇敢无畏。在核心业务成长的同时,华为投入研发的资金超过总营收的10%。2019年华为投入高达1317亿元人民币,占全年销售收入的15.3%,同比增长29.7%。而近十年华为投入研发费用总计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
在任正非接受采访时我们也同样看到华为对于人才的培养与重视。2019年,华为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约为96000名,约占总人数的49%。其中约15000人从事基础研究,包括700多位数学博士、200多位物理和化学博士、5000多位工学博士。而目前华为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超过85000件,90%以上为发明专利。
在华为2019年8588亿元人民币的销售收入中,消费者业务占到54.4%,成为了华为的半边天。在智能终端的销售中,华为不局限于智能手机的入口,还包括PC、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和智慧屏等等。生态为华为带来了业绩增长的沃土,建立在“1+8+N”的全场景战略之上,华为消费者业务打通了设备之间的连接,真正实现了互联互通。
2019年的华为更多的是站在了5G的风口上,或者说华为即5G。在2019年初,华为在北京推出了Balong5000(巴龙5000)和基于该芯片的首i款5G商用终端——华为5GCPEPro,将5G推上了高潮。2019年9月10日,华为在布达佩斯举行的国际电信联盟2019年世界电信展上发布《5G应用立场白皮书》,从创新应用、标准、频谱、产业生态4个方面对5G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华为目前已经获得91份5G商用合同,其中47份合同来自欧洲,亚洲的5G订单则有17个。这也使得华为运营商业务潜力无限。
而在2020年初,华为在内部做出了新一轮的构架调整,其中变动最大的就是Cloud&AI,由之前的部门升级成为了业务部。在2019年华为分析师大会上,华为常务董事汪涛在大会演讲中表示,华为的“CloudOnly”战略,通过对资源和组织的整合,从芯片到数据中心、从硬件到软件、从IT基础设施到云服务、从边缘计算到云计算,将资源全部集结。这样做是希望通过压强投入,将华为云打造成业界唯一的拥有全栈能力的云。
华为曾预计,2025年所有的公司都会上云,97%的大企业都会使用AI,77%的云上应用都会用到AI,AI将会是云上竞争的关键。华为的AI芯片将使得上云降低成本,打通产业链。作为企业业务下的华为智能安防也于2020年改名为华为机器视觉,可见华为在未来发展规划中的雄心壮志。在3月20日华为机器视觉的发布会上,段爱国表示:“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华为希望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安防分销市场快速进入普惠AI时代。推动智能社会快速到来,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从安防领域赋能千行百业,实现真正的AI普惠。共生共赢也成为了贯彻华为上下的理念,2019年的风雨已经结束,2020的挑战刚刚开始。徐直军坦言:“2019年对华为是最i有挑战的一年,今年是华为最i艰难的一年。2020年华为力争活下来,争取明年还能发年报。”
而这样的华为,像极了学霸拿到年级组第一之后表示自己成绩并不理想,不是做作,只不过是目标远大而已。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