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投稿

阿里云切入智慧交通跑道,技术导向成城市云竞争新趋势

2020-07-28 15:37 来源:慧聪网作者:黄美婷

前言:无论是华为的昇腾和鲲鹏生态,还是腾讯的“星星海”服务器,在城市云的竞争跑道上,技术的升级成为头部厂商布局的“杀手锏”。

当物联网在各垂直行业的应用部署规模日益扩大,特别在云计算、边缘智能与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促进下,行业与行业边界越来越模糊,继而形成万物感知的智能社会。

云计算是什么?

01云计算是一种IT资源的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硬件、平台、软件及服务等资源。云计算的核心就是利用以虚拟化为代表的技术进行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的配置管理和弹性扩展。

02云计算在整个新基建中扮演着一个承上启下的角色,上游承载智能产业,实现云、网、边、端全域互联互通,下游融合算力、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

03云计算产业链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层、平台与软件层、运营支撑层及应用服务层。其中基础设施层以底层元件及云基础设备等硬件资源为主,是整个服务稳定的保障。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建设愈发紧密,改变人们生活方式与城市管理,也涌现出新生态、新模式产业链,从城市交通到城市管理、从智能家居到智慧社区等等多种不同场景逐渐落地与成熟,智慧社会加速向我们走来。

事实上,头部云计算厂商对垂直行业的渗透速度也在加快,细数国内知名的云计算厂商,闻名遐迩的分别是: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金山云等等。今天我们主要讲得是云计算里的一大巨头——阿里云。

目前,阿里云智能AI稽核分析系统已经全面落地广东,在114条近一万公里的高速公路体系中均部署了阿里的云边一体方案,这也是第一个高速不停车收费AI稽核项目。

“智慧交通”一直被视为阿里云“城市大脑较为核心的业务。“交通大脑”通过城市一体化计算平台、城市数据资源平台和人工智能开放服务平台,集即时、全量、全网和全视频的能力特征于一体,将整个交通出行行业全连接,让大数据、AI和云计算的技术价值得到体现。值得注意的是,阿里的四款AI视觉平台,天曜、天鹰、天机、天擎已经可以实现对城市里的交通事件、事故进行全方位实时感知、自动巡逻。

广东作为全国交通大省,路网构成复杂。据悉,今年广东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到9495公里,连续6年位居第一,同时广东车流量巨大,全省日均车流量超过500万。随着省界收费站的取消,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上车”潮爆发,广东省半年新增千万ETC用户。

但收费效率、准确率急需提升,也给底层技术平台带来了新的挑战。因为缺乏新技术支持,在今年1月高速公路“撤站”后,一些地区出现了错误计费、重复计费、收费时间错误等问题。

对于阿里来说,这一痛点是快速切入行业的机会。

但从技术的角度上看,海量通行数据的实时收集与处理确实是关键,也是困难的。以广深高速为例,日均车流量超过40万辆次,节假日高峰期时,车流量超过60万辆次,共计80余个龙门架,每日产生上亿张图像,这对网络带宽、数据存储和分析处理都是极大的挑战。

去年年底,阿里云的“高速自由流稽核项目”已在广东正式落地,这也是第一个高速不停车收费AI稽核项目。

这一项目引入了阿里云的云计算、AI视觉识别和数据技术,能快速处理TB级的海量通行数据(相当于几千GB),从上亿张图片中准确识别出车辆,如果是靠人工识别,需要数月时间。高速自由流稽核”技术保证了“撤站”后的高速收费更准确、高效,而错误计费、重复计费、“大车小标”、“货车客标”、“买短跑长”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2018年7月,阿里云城市大脑发布大规模视觉计算平台“天擎”,这是继天曜、天鹰、天机后,ET城市大脑的第四款AI视觉产品。机构预测,未来几年,我国机器视觉产业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市场规模到2020年有望达到千亿级水平。

达摩院在阿里云智能也算是比较全的算法产品,在城市交通方面都有涉足,主要是以特征识别为主,除了解决高速路段收费和人工智能稽核对特征图片的识别以外,在城市交通方面也有一些尝试,比如公交车站,或者交通拥堵的城市情况,进行交通疏导和预测,也是基于达摩院的图像识别获取能力。

高速上的龙门架会给通过的每辆车拍照,这些照片将为推理路径提供非常重要的证据。基于这些照片,阿里云的AI视觉识别、深度学习技术能够从海量视频图像中对车辆进行检测识别,得到车辆高维全局特征信息,以及车牌、车型、颜色、品牌等局部特征信息,再通过时间、空间位置判断,可得出一条更准确的路径,我们称它是多维推理路径。在项目中运用了阿里云的AI视觉识别技术和达摩院“天曜”算法,可以更加清晰地反映车辆实际通行与收费情况。通常,一天的图像存储总量就达到TB级(几千GB),目前阿里布局了超过100台边缘节点服务器覆盖了整个广东省域范围的各路段中心。

业内人士指出,从云计算厂商的竞争趋势来看,过去更多是“跑马圈地”,多以价格战模式抢夺市场。

有机构统计,过去五年,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共中标117个智慧城市(城市大脑)项目信息,涵盖25个省市地区、44个城市,涉及招标金额102亿元、中标金额98亿元,平均每个项目8376万元,14个项目超过1亿元。

但近年来以技术为导向的产品竞争成为了新的趋势。无论是华为的昇腾和鲲鹏生态,还是腾讯的“星星海”服务器,在城市云的竞争跑道上,技术的升级成为头部厂商布局的“杀手锏”。

作为高级的互联网公司,阿里已经走到了技术的深水区和无人区,很多东西,都是场景、规模都是前人没有经历过的,阿里云需要一个掌舵人才不会迷失方向,自研就是这个掌舵人。

在全球范围内,阿里云主要互联网市场形成云计算基础设施覆盖,并形成了非常完整的产品体系,能够提供包括弹性计算、数据库、存储、网络虚拟化服务、管理和应用服务等产品。服务行业覆盖金融、医疗、公共交通、能源、制造、政府机构、游戏、媒体等。

近两年我国提出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智慧城市发展,希望在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开启,让社区安防更加完善,居民生活更加智慧。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热门作者

东方

简介: 天马行空的文字之旅。

邮箱: liutingting03@hczyw.com

简介: 保持期待,奔赴山海。

邮箱: zhuangjiaxin@hczyw.com

松月

简介: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邮箱: wuxiaqing@hczy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