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扶持中迎接黄金时代。
充电桩作为关键的基础设施,赛道角逐自然也擂台高筑。
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面前,前有国家电网、特来电、星星充电等三足鼎立,后有不少安防企业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捷顺科技、道尔智控、江西百胜等智慧停车势力开始拓展业务版图。
图源:pixabay
纵使是万亿市场,入局者的掘金方式也各不相同。
真的充满黄金机遇,还是财富陷阱?
这一战略转变是否符合企业的长远发展?
本文在围绕市场剖析、潜在优势及落地应用中,一一揭示市场发展的真实面貌。
01
充电桩行业的“三国演义”
经历初创与探索,近几年的电动车市场发展的生态链逐渐成熟,充电桩行业作为电动车产业链的重要环节,数据猛增的同时也备受关注。
据中国充电联盟发布的《2023年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显示,2023年1-12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38.6万台,提升幅度为30.9%;
新能源汽车销量949.5万辆,充电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汽车继续快速增长。桩车增量比为1:2.8,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然而距离工信部计划,2025年我国将实现车桩比2:1,2030年实现车桩比1:1,显然还有一定差距。
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增量空间呼之欲出,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充电桩呈现巨大的市场潜力,成为引爆产业革命的支点。
江山如此多娇,吸引无数企业“竞折腰”,以气吞万里之势投入这时代的浪潮中,包括:
上游提供充电模块(IGBT、逆变器等)、配电滤波设备、监控计费设备、充电枪等零部件厂商;
中游生产交/直流充电桩,及负责建设充电站等设备生产商、建设商;
下游负责运营大型充电站或提供充电桩充电服务的运营商及各类充电场景。
同一赛道挤满参赛者,一个好故事的开头也由此启幕。
以设备制造厂商为例,传统充电桩厂商、运营商、跨行业企业以及汽车厂商等汇聚一堂,如何搅动充电桩江湖,我们一一来看。
传统充电桩厂商和运营商,如特来电、星星充电和国家电网等,拥有完善的充电设施网络和领先的充电技术,能够提供高品质、高效率的充电服务和解决方案。
这些企业在充电桩行业中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较强的技术实力,能够为市场的快速扩张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如同三国中的曹操,稳坐江山。
图源:pixabay
与此同时,新兴的跨行业企业,如互联网企业、物联网企业、电力电气、停车管理产业链等企业,则如同蜀国刘备。
凭借创新的技术和服务模式,为充电桩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其独特的策略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此外,传统汽车厂商、新能源汽车厂商拥有广泛的销售和服务渠道,入局充电桩完善自身的产业链布局,如同孙权统治下的江东,在特定领域和地域内拥有一定的影响力。
与汽车销售和服务网络相结合,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充电服务。
整体来看,政策倾斜、市场需求以及行业竞争,三股力量共同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和变革,构成多领域交叉、多元化参与者并存的“充电桩”江湖,市场竞争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正如道尔智控的贺晓峰所说,行业竞争激活了产业的动力。参与企业各自发挥优势,共同推动了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在这个大环境下生存下来的企业,无疑将是行业的佼佼者。
02
充电桩星辰大海
智能安防企业扬帆起航
浪起于微澜之间,风起于青萍之末。或许可以形容智慧停车企业在充电桩领域的「亮剑时刻」。
对于安防领域中的停车道闸、智慧停车企业来说,进入充电桩生产领域可扩展业务范围,满足市场对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
此外,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的支持也是推动企业转型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政策可以为相关企业提供市场机遇和扶持,降低进入门槛和风险。
“政策推动是智慧停车企业进入充电桩市场的重要原因。”在交谈中,道尔贺晓峰及博思高邓绍昌均表达同一看法。
政府在新能源汽车和充电设施方面的大力支持,为智慧停车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市场需求驱动也是大部分智慧停车企业进入充电桩行业的关键因素。
当建设大潮海岸线步步推进,在智能安防领域,不少智慧停车企业走上充电桩求新、探索之路,成为产业发展进程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博思高副总裁邓绍昌表示,在技术研发能力上,停车道闸和充电桩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包括机械设计、电子控制、通讯技术等方面。智慧停车企业具备较为完善的技术研发体系,能够快速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
这使得制造领域跑出来的智慧停车企业都非等闲之辈。
停车道闸和充电桩在技术上有一定的共通性,加之企业沉淀的智能化技术和系统集成能力,能够更好地实现充电桩的远程控制、数据监测和故障诊断等功能,提高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迎合充电桩智能化未来的发展趋势。
除自带的基因外,多年出入口控制领域积累了对停车场和充电站的管理和运营具备丰富的经验,帮助企业更好地运营充电桩设施,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用户满意度。
依托停车道闸领域知名度和渠道优势,智慧停车企业快速进入充电桩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
先天优势赢得入场券,跑赢赛道还需铸就一套可行且高效的模式。
我国当前主流的充电桩建设运营模式有四种,分别为运营商主导模式、车桩联动模式、第三方充电服务平台主导模式、众筹模式。各种模式在主体和服务提供方式上有着鲜明的差异。
充电运营商主导模式:企业通过建立线上平台并提供增值服务,同时自主投资建设充电桩和运维,代表企业有国网电动、星星充电、特来电等。这一模式能促进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的普及,有效整合资源,提升运营效率,为当前市场主导模式。弊端则是重资产属性,各自为政导致车桩互联互通性较低。
车企主导的充电桩建设模式:分为自建与车桩共建。自建模式下,车企独立投资建设充电桩以形成生态闭环来延伸价值链,主要盈利来自充电服务费和电费差价,客户群体单一且面临利用率低和盈利困难的问题;
合作共建模式:涉及车企与运营商共同投资,共享资源和车桩数据、信息互联互通,提供增值服务,提高盈利能力,有利于经营范围进一步扩张。如2019年威马汽车就与特来电的合作,共建充电基础设施生态。
第三方充电服务平台主导模式:第三方充电服务平台一般不参与充电桩的投资建设,通过大数据、资源整合分配等技术打通不同运营商的充电桩整合接入到自营SaaS平台。
该模式下,运营商单桩利用率显著提升,运营商收益更稳定;B端平台企业运营充电桩一键接入,定制化运营服务平台,实现充电桩管理和大数据服务;C端服务跨平台整合资源,可实现找桩、导航、支付一站式全流程充电服务,体验感更优。
第三方平台主导的收益主要来自服务费分成和以大数据挖掘为基础的增值服务,平台对固定运营商有着较强的黏性,需不断完善运营模式。
众筹模式:涉及投资方、充电服务运营商和场地资源方等多方合作,通过众筹建桩。资源招募方需具备强大背景和号召力,场地合伙人分享服务费,资金合伙人获取分成,充电站合伙人提升运营效率。此模式可改善运营商重资产困境,盘活产业资源,拓展行业格局。
邓绍昌分享,当前入局的智慧停车企业一般采用自建自研的体系,资金规模和渠道资源体量较大的企业,也参与了多种的运营建设模式。
成熟的运营模式不仅要为企业带来效益,更重要还得“受众”买单。具体来看,智慧停车企业如何与充电桩业务接轨?
图源:pixabay
其一,提供一站式的智慧停车解决方案,包括充电服务、停车服务、智能管理等,以此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提高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捷顺科技于2021年就推出行业首创的“停充一体”车位级充电解决方案,基于行业独有“场+位+桩”一体化能力,利用查桩找位、导航到位、充电车位精细化运营管控等措施,大幅提高车位和桩位的周转和停充收益,已在全国各地车场应用。
其二,与停车场、物业公司、政府部门等合作伙伴进行合作,拥有广泛的合作资源和渠道,从而快速推广和应用智慧停车、充电桩技术。
博思高依托20多年的物业项目资源积淀,增加充电桩产品品类、打通整套的停充系统,平台化运营结合停充优免优惠,提供充电桩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提升客户满意度和体验感。
……
基于渠道运营的积累和技术深耕的经验,成为智慧停车企业布局充电桩市场独树一帜的优势,也给予他们独特的路径,成为推动充电桩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03
加码充电桩
智慧停车企业如何「具象化」
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与智慧城市的建设背景下,充电桩技术的成熟度与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但它并非是个容易的行当。
充电桩的建设不止简单的电力设施安装,它涉及电力、通信、自动化等多个技术领域,技术门槛较高;在智慧停车行业的应用,不仅仅是技术的简单叠加,更涉及众多领域的技术门槛与关联性。
在智慧停车领域,充电桩与车位识别、导航、支付等技术紧密相关,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智慧停车生态。
智慧停车企业想要攀上这门亲事,除了考虑技术层面的难题,还要在智慧停车其他技术的融合与协同上下功夫。
停充管运-百胜新能源充电管理解决方案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结合充电桩设备及云管理平台,使充电更安全、更便捷。
充电桩在智慧停车行业的实际发展中也并非一帆风顺。充电桩的分布不均、充电速度慢、支付方式繁琐、油车占位等问题,制约了充电桩在智慧停车领域“安营扎寨”。
图源:pixabay
百胜智能该方案掌控停充一体全流程,停充一体化支付、识别入位、云端运营等,为业主提供停车、充电一体化运营管理平台,为车主提供停车、充电一站式服务。
博思高副总裁邓绍昌认为,电动车崛起战略,将带动未来3—5年充电桩的大规模需求增加,技术成熟接受度也越来越高。无线充电、轨道传输充电桩、充电容量、效率提升等与时俱进,大有可为,博思高也将密切关注。
综合来看,充电桩市场多机遇大,弱水三千,大多智慧停企业只专心于一瓢。
譬如捷顺、道尔、博思高、百胜智能等智慧停车企业,在布局充电桩市场动作快、势头猛,专注某项技术、特定场景、领域业务痛点,花大量的时间在服务和需求分析上,打出差异化和寻找落脚点的逻辑,稳扎稳打之余走出新秀特色。
写在最后
在智慧停车企业进军充电桩市场的背后,不仅是一个全新的商业机会,更是一场对于未来能源与交通领域的深度布局。
面对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如何将这个黄金机遇转化为企业的实际效益,同时避免掉入财富陷阱,是每一个企业都需要深思的问题。
充电桩市场的本质和竞争态势不仅是单品竞争,其涉及产业链整合、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领先等多个维度。在将充电桩业务具象化过程中,找到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和定位。
当前,充电桩市场发展如日中天,需求的变化、政策法规的调整、技术更新的速度、竞争对手的动态等值得持续监测和调整,企业才能确保自己在市场中的稳定地位。
一路下来,创造充电桩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也未可知」。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