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每一处流程细节的数字化,到IT架构、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实施落地,再到运维运营,这些点点滴滴,铺设成了企业的数字化之路。
因为数字化的过程复杂,所以服务政企用户,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产品化到平台化,生态不断扩大,服务不断深入的过程。
正是为了应对政企用户对服务的高要求,让高品质服务的能力标准化,华为在2019年中国生态伙伴大会上正式宣布成立服务产业联盟,涵盖不同层次的生态伙伴,共同做大华为政企服务生态。在今年,华为中国政企服务又提出“1+5+N”服务产业体系,满足不同行业各个场景的转型服务需求。
01两大难题
Gartner报告显示,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ICT服务投资保持高速增长,2020年中国ICT服务空间将超过1200亿元,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
的确,行业数字化转型在中国的不断加速,这对华为来说,必然要面对两个难题:其一,如何从复杂的需求当中,化繁为简,用标准化的服务能力去满足不同的行业需求;其二,如何拉动生态伙伴的服务能力提升,打造统一标准的高品质服务。
首先,为了解决服务能力标准化的难题,华为一直在将服务能力进行整合。比如早在2018年提出大服务2.0时,就细化出咨询规划、行业解决方案服务和云运营三大能力。进而在此基础上,2019年又把运维和人才发展纳入关键能力构建之中,形成了今天的五大能力。?
其次,为了解决生态伙伴服务能力提升的难题。华为成立了服务产业联盟,这个产业联盟涵盖了行业组织、认证服务类合作伙伴、人才生态类合作伙伴。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19年,华为伙伴服务收入,整体同比增长超过80%,多家总代和一代的服务增长翻番,2019年完成认证的CSSP伙伴数量超过了150家。?
很明显,这两个难题并没有难倒华为,而现在摆在华为面前的“进阶”问题,是如何进一步将这些能力系统化,甚至产业化。?
华为给出的答案就是“1+5+N”服务产业体系。
02“1+5+N”数字背后是懂行的体现
我们先来把“1+5+N”服务产业体系,逐一分解。
首先,从整个体系上看,刚刚提到的五大能力居中,以服务产品形式存在,向下以高品质服务产业联盟为基础,向上则为用户提供行业化、场景化的服务解决方案。?
其次,“1”代表了高品质服务产业联盟,包括各类服务生态伙伴。只有生态伙伴的极大丰富和自然生长,这个服务产业体才有机会做大做强。
“5”为五大类服务产品,分别为:咨询规划、行业应用集成服务、大运维、云使能和人才发展。这五大类服务产品是华为政企服务的根基。例如在运维方面,神农统一运维平台IMOC已实现近百家客户的部署;在行业解决方案服务方面,2019年完成超过100个行业解决方案项目交付,并培养行业专家100人以上;在运营方面,近千家局点构建运营支撑体系等等。这些能力的不断强化,变成了连通底层生态和上层行业用户的“强连接”。?
最后,“N”代表了多个行业与多个场景。?如今数字化转型已经进入到了深水区,这要求服务商不仅要懂技术,更要懂行业,从点到面的深入核心业务及流程,真正推动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进程。而华为中国政企业务已在政企市场已耕耘多年,在真正的行业需求磨砺下积累起来的行业经验,也聚集了大批既“懂行”又会实践的专家团队,他们都是在行业中摸爬滚打多年,经历过“枪林弹雨”的实践精英。
所以,“N”其实等于1+5之后的成果,也是华为懂行人的体现,当联盟生态持续发展壮大,五大能力代表的技术与服务不断加码,自然会让“N”变得没有极限,变得越来越丰富。?
总体而言,“1+5+N”服务产业体系,不仅是华为多年从政企服务的实践中得来的经验,更是整个ICT服务产业的一个新标杆。
03能力与经验的融合
2020年的新冠疫情,带给ICT服务产业很多新的机会。Gartner的调查显示,这场疫情改变了世界信息产业格局,疫情的持续发酵使得CIO们发现,重要的投资更应该瞄准那些能够为当下业务带来直观收益的项目,比如数字化;同时,IDC的观点也表明,疫情的影响与市场的商机同时存在。比如,在政府治理的智能化与现代化方面,将带来数字化带来新的商机。?
这些趋势都意味着,政企用户的数字化提速已是大势所趋,更多的ICT服务需求会蜂拥而至。?
而华为政企服务始终匹配客户需求的变化,不断更新。从2011年开始构建政企服务体系以来,历经近10年的发展,已经完成多种服务能力的建设,“1+5+N”服务产业体系的建立,更是能力与经验、技术与行业的融合。?
对应的,依据“1+5+N”服务产业体系,华为中国政企服务官网正式改版上线。改版后的平台,也是一个承载“联盟”所有的信息和交流的平台。正如华为政企服务官网首页上所写:品质服务一起实现更多。华为“1+5+N”服务产业体系正为高品质服务“代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