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投稿

凛冬将至,中小安防企业路在何方?

2015-08-21 09:44 来源:慧聪安防网作者:钟娟娟

慧聪安防网讯日前,笔者有幸走访了数家深圳安防企业。与众多安防行业人士就当前市场环境下,中小安防企业的未来发展思路进行了一些探讨。在此,笔者谨对此次走访聊以记录,同时对安防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略表自己的看法。一家之言,不做他论。

凛冬将至,中小安防企业路在何方?

安防市场真的进入严冬了吗?

也许很多人并不这么觉得,海康威视2014年实现营收170多亿,习近平主席不久前还参观了海康威视杭州总部,再加上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怎么看安防行业都应该是朝阳产业,发展不可限量,何来市场严冬之说?

然而事实却是,对于中小安防企业来说,目前的市场却是真正的严冬来临了。

首先,国家宏观经济整体形势下行,中国已经结束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阶段,转而进入一个增速明显放缓、企业发展面临更多风险的阶段。以及上游房地产业的不景气,这必然对安防行业的发展造成一定打击,行业内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的困境自然会增加。

从05年安防行业飞速发展开始,到如今行业已经经过10年的积累。安防行业的基础建设基本已经完成,该装的摄像头已经装上、该建的停车场已经建好,接下来的市场便是设备的更新换代与维护了,较之前大力建设时代的“野蛮生长”运维时期的市场萎缩显而易见。

几年前安防行业大洗牌,逐渐形成了以海康威视、大华股份为首的寡头经济,行业巨头形成之后如同贪吃蛇一般迅速侵占市场。再加上海康、大华近年来积极扩张的企业战略,导致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被严重压缩。小氪科技总经理宋平先生说:“现在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太恶劣,前几年还能通过低价与海康进行竞争,海康卖2000,小企业便卖1500,总还是有市场的。可是现在,靠着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海康产品不但质量比小企业好,价格还比小企业低。这让小企业彻底失去了竞争优势。”

也许安防市场确实是在不断发展中,伴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安防行业的市场蛋糕会越来越大,但随着寡头市场的形成,中小企业想要在这块蛋糕中分得一杯羹却越来越困难,市场严冬真的已经来了。

外贸是中小安防企业的出路吗?

国内市场进入严冬,那国际市场呢?是否会是中小企业的出路?以深圳为代表的中小安防企业为例。因为地处沿海,所以深圳安防企业几乎都有走过一条较为相似的发展之路,一般在企业成立之初以做外贸为主;几年后意识到国内市场潜力很大,转向投向国内;再到如今再次转向外贸市场。这几乎是每个深圳安防企业的必经之路,也从侧面反映了国内市场从一开始尚未形成,到几年后国内市场进入黄金期,再到现在国内市场再次进入严冬的安防整体市场发展趋势。

那如果现在中小安防企业重走外贸路,又当如何?国祥安科技总经理何细雄说:“由于我国技术和质量的局限,导致国际市场对于中国制造存在一定质疑。因此,中国安防产品大多流入亚非拉市场,以低端走量为主,这样利润被摊得非常薄,也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并不是长久发展之道。”

走外贸之路,也许可以成为中小安防企业的权宜之计,但是并不是长久发展之道,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中国中小安防企业如何能应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形势?更何况,做外贸就能避开与海康和大华的正面竞争了吗?显然并不是。

互联网是中小安防企业的救命稻草吗?

互联网模式、O2O模式等互联网概念,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近几年被炒得火热,海康威视、乔安监控等企业纷纷开通自己的电商渠道。似乎互联网终于带来了安防行业发展的春天,然而,对中小企业来说真是如此吗?

很多企业将希望寄托于互联网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企业觉得相比于铺设渠道的巨大投入来说,互联网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开个店铺上传产品,然后坐等顾客上门,客户在网上下单付款,企业安排发货,还不用面对线下交易的回款问题。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美好吗?诚然不是,其实互联网渠道的成本并不比线下渠道铺设低。也许在线上开设一个店铺的费用并不高,但是互联网的流量成本非常高,在无数的商家与产品中,自己的产品想要被客户看到。企业就得不断地做关键词优化、刷排名,这笔笔费用都不比铺设渠道来得便宜。

同时,互联网的效果也并不是企业想象得那么美好。淘宝也好、天猫也好、京东也罢,他们都是更多的面对C端客户,电商平台上只能做单品销售。在安防民用市场尚未打开,传统安防主要从项目盈利的时候,电商对中小企业是否真的有用可想而知。更何况,互联网上价格如此透明,中小企业的产品与海康的产品一对比,顾客会选择谁,显而易见。

无论是从投入还是产出来说,物联网都不是中小安防企业的“良人”。互联网并没有带给中小企业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反倒是与海康、大华打起了更加冲突激烈的面对面肉搏战争。因此,互联网并不是中小安防企业在市场被海康、大华挤压之后的救命稻草。 #hc360分页符#

究竟路在何方?

究竟中小企业的路在何方?治病救人无非对症下药耳。造成中小安防企业如此发展困境的最大原因,无非是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行业巨头对市场的倾轧。那么,归根结底,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之路也就是四个字——避其锋芒!避开与海康大华的正面竞争,寻找没有海康和大华的细分市场,那便是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之路。

1、布局差异化的渠道路线

海康、大华布局再周全,总有其触角接触不到的地方——那便是三四线城市市场。行业巨头之所以布局不到的原因有二:一是,对海康大华而言,三四线城市市场过于散乱不集中,由于体量巨大,海康大华在三四线城市布局,投资回报不成正比。二是,海康和大华的成长也不过短短数年,这段时间的发展仅够他们消化一二线城市市场,还没来得及将渠道下沉到三四线城市。

那么这便是中小企业的绝佳机会,中小企业能否果断放弃已经饱和的一线城市市场,转而将自己的渠道下沉到三四线城市。这需要中小企业对三四线城市市场有一个正确的评估,三四线城市并不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事实上,据权威调查显示,三四线城市市场已经占到整个安防行业的40%。行业巨头没有进入三四线城市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目前分身乏术,一线城市市场的消化需要一定时间,但是这段留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并不会太长,中小企业需要迅速反应,抓住机会。

就是出于这样的分析考虑,慧聪安防网正在进行的服务联盟活动,目的就是为三四线城市的工程商资源与中小型安防企业进行牵线搭桥,帮助中小型企业将渠道真正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去,在没有海康和大华的市场,寻出一片天地。

2、开发差异化的产品路线

很多企业在面对海康大华的时候,总会被华康大华的大体量吓到,却往往忽略了体量大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像海康这样的巨头,他们在开发一条产品线的时候,必然考虑的是产品的市场销量,因此他们的产品一定是大众的、普适的,而细分的、差异化市场并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因为对他们来说,形不成市场规模,大企业的优势便荡然无存。那么这就是中小企业的机会,切入海康大华不屑于进入的细分市场,开发他们不屑于开发的产品。

总结

对中小企业来说,在如今寡头经济形成的市场环境下,避寡头之锋芒,另辟蹊径才是度过市场严冬,迎接下一个市场春天的可行之路。

文章的最后感谢小氪科技总经理宋平、国祥安科技总经理何细雄、兴科安电子总经理张小玉、保凌影像总经理郭光泉为本文提供的资料与灵感。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热门作者

东方

简介: 天马行空的文字之旅。

邮箱: liutingting03@hczyw.com

简介: 保持期待,奔赴山海。

邮箱: zhuangjiaxin@hczyw.com

松月

简介: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邮箱: wuxiaqing@hczy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