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技术迭代进入稳定期,安防行业信息差逐渐消失,单纯靠一款新品“炸场” 的时代早已过去,传统安防向消费端的转移,已经从 “苗头” 变成了全行业的共识。
从不久前举办的安博会中可以观察到,消费类安防产品已然站上C位,安防不再只是ToG、ToB的专有领域,而是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千家万户的智能伴侣。

图源:豆包AI
一、传统安防“增量见顶”,家用市场接棒 “补位”
从 2000 年到 2020 年,平安城市、雪亮工程等政策推动下,中国公共区域的监控网络基本实现 “全覆盖”。这一点从安防大厂财报中 To G 业务的增速放缓就能印证 —— 传统安防的增量空间已经见顶,再想靠政府、企业项目实现高速增长越来越难。
而家用安防市场恰好补上了这个缺口:一方面有 14 亿人口的庞大基数,目前家用监控的普及率还很低,未来 5-10 年仍有巨大增长空间;另一方面,家用安防产品的技术门槛比专业设备低得多,对传统安防厂家来说相当于 “降维打击”,再加上上游芯片厂家不断降低开发难度,企业转型的成本大幅降低。安防建设的重心,正在从 “城市大网” 转向 “家庭小场景”。
二、消费安防的“懒人革命”:无网无电也能装,谁用谁懂
以前装监控,得找电工布线、连网络,普通人根本搞不定。现在的消费安防产品,已经把“便捷性” 做到了极致 ——AOV 技术和 4G 通信的普及,直接打破了 “必须插电联网” 的枷锁。
不管是农村院子、户外工地,还是家里突然断电断网,这些设备都能正常工作,真正实现“想装就装”。再加上模块化设计的流行,就像搭乐高一样,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由组合功能,不用再为用不上的复杂功能买单。这种 “免安装、免维护” 的体验,让安防产品彻底告别了 “专业工具” 的标签,变成了普通人都能轻松上手的家居用品。
三、硬件不赚钱?消费安防的“赚钱逻辑” 变了
消费安防产品的价格越来越“卷”,甚至出现 “99元、49元买监控” 的情况。这背后不是企业在 “赔本赚吆喝”,而是行业的商业模式正在重构:单纯靠硬件销售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企业的核心利润点,正在转向硬件背后的服务。
比如云存储套餐、AI 识别会员、4G 流量服务等,这些 “看不见的服务” 才是长期盈利的关键。现在的消费安防企业,早已不是 “卖设备的”,而是变成了 “做服务的”—— 靠低价硬件吸引用户,再通过持续的增值服务实现盈利,这已经成为行业的主流玩法。
四、从“防贼” 到 “悦己”,场景越细越吃香
消费安防最有意思的变化,是跳出了“安全守护” 的单一框架,开始融入日常生活的兴趣场景。以前买监控是为了 “防小偷”,现在有人用它拍院子里的小鸟、看家里的宠物,甚至在钓鱼、户外运动时用来记录画面。
这些场景的核心还是“视觉技术”,但满足的是用户的情感需求和兴趣爱好,产品的溢价空间反而更高。这也说明,消费安防不再是 “刚需品”,而是变成了 “提升生活乐趣” 的价值型产品,市场的想象空间被彻底打开了。
五、行业变革期,一场盛会读懂消费安防新机遇
消费安防的崛起,不是偶然的市场热点,而是技术普惠、需求升级、商业模式重构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企业来说,这既是转型的挑战,也是抢占新市场的机遇。
如何打造用户愿意付费的服务体系?如何在海外市场建立差异化优势?这些问题,需要行业同仁一起交流探讨。

智能破界,万物共生——2025物联网产业大会暨第22届慧聪品牌盛会将于12月上旬在深圳盛大启幕,本届大会将汇聚智能安防领域的头部企业、技术专家和渠道商,不仅有趋势深度解读,还有真实场景案例分享,更能面对面对接优质资源。不管你是想了解最新的技术应用,还是寻找合作伙伴,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大会将聚焦六大亮点:
01颁奖盛典:首次设立“AI大模型创新应用案例奖”等前沿奖项,精准呼应技术融合与产业变革趋势。
02趋势深潜:信通院等权威平台分享趋势报告,解析细分市场增长路径;
03技术展示:海康、大华、萤石等企业展示最新产品方案与AI大模型落地案例;
04生态对接:汇聚超百家产业链企业,破解产品兼容性难题,推动标准共建。
05赋能出海:全球布局,赋能安防、物联网等企业品牌出海。
06研究报告:最新版安防行业研究报告,解读293家安防企业年报数据,为企业发展提供借鉴方向。
目前大会报名通道已开启
诚邀行业同仁共赴盛会
一起把握消费安防的黄金十年

年度十强揭晓在即!2025物联网产业大会「专家评审会」圆满收官
累计票数22万!慧聪品牌评选【20强角逐】赛况白热化!
别只盯着摄像头!40家安防运维上市公司财报揭秘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