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同其他行业一样,新冠肺炎疫情为数据中心的施工建设、日常运营以及供应链带来了挑战,但疫情期间的疏离措施也导致了远程办公、流媒体视频、线上购物以及线上教育等方面的需求激增,进而驱动了数据中心及云计算市场的增长。这也使他们位列少数没有太多受到疫情负面影响的行业。
2020年第一季度,亚马逊AWS、微软Azure、阿里云和谷歌云等主要云服务商、芯片厂商的数据中心业务均大幅增长。而疫情期间疏离措施的影响,以及对疫后的预期,使得数据中心与云计算市场的增长势头有望在疫情逐步稳定后得到延续。
许多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在2020年第一季度录得了强势增长。他们相信,与2019年相比,对其服务的需求将在2020年和2021年超出常规,其中,数据中心与云计算市场无疑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受到了积极的影响。但与此同时,疫情也影响到了既有数据中心的运营和扩展,在很多城市更是导致新建项目被迫暂停。此外,供应链领域的影响也可能在第二季度进一步显现。
云与数据中心需求激增
网络互联所依赖的正是数据中心。当前数据中心领域的需求依然强劲,尤其是在垂直领域。想想在线视频、游戏和云。教育对云平台的需求也在激增,数据中心服务商认识到,该领域的营收增长将在近段时间内成为常态。
房地产服务和咨询顾问公司戴德梁行(Crushman&Wakefield)在4月发布了一份名为《新冠肺炎疫情后的复苏:中国的数据中心正在迅速扩张》的报告。该公司认为,中国互联网的使用率因疫情激增,并且在不久的未来随着云存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5G等领域的加速发展,互联网数据中心对数据和信息处理平台的需求也将因此越来越大。
疫情后,这种需求很有可能会延续。较先受到疫情冲击的中国已步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经济引擎重启的同时,不同规模的企业和机构面临着新变化,急速且大规模的数字化正在全面融合入工作与生活。
新冠肺炎疫情对于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市场已是一个正面影响因素,企业的数字化使得远程办公成为可能,而这又相当大程度受疫情驱动。
实际上,在线办公、电子商务等方面的需求激增,已使云巨头们的业务不仅未受疫情影响,反而在原本因大型企业上云转型放缓所导致的增速趋势性下滑的背景中,获得了明显的支撑。
财报数据显示,亚马逊AWS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3%;微软智能云部门营收同比增长27%,其中Azure营收增长59%;阿里巴巴的云计算业务同比增长58%;谷歌云计算营收也同比大幅增长52%。
此外,云服务提供商也在加紧应对需求的激增。数据显示,在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的支出再创新高:增长34%达到了310亿美元,而这主要是受远程办公导致的需求激增的影响。
芯片厂商的数据中心业务同样增势迅猛。例如,CPU巨头英特尔的数据中心业务营收达到70亿美元,同比增长43%,成为该公司业绩增长的较为重要支撑,英伟达的数据中心业务营收更是同比激增80%至11.4亿美元。
万亿美元级的市场机遇
如今数据中心的工作已变得愈发多样和复杂,云会是计算机行业最大的一个机遇。
在未来,计算单元将会是整个数据中心。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基本的计算单元都是CPU,然后是“CPU加GPU”,但在未来,数据中心量级的计算势必将成为常态,数据中心也将成为较为基本的计算单元。这样一个数据中心需要三类服务器组成,存储服务器、通用的CPU服务器,以及一个处理大部分运算的加速计算服务器。
有专家指出,数据中心与云计算市场已几乎达到千亿(美元,下同)级,且仍在以每年40%的幅度增长;扩展至与之相关的整个IT基础设施领域,则可以进一步指向一个万亿级的市场。
毫无疑问,数据中心与云服务市场已超过千亿级,预计它将在未来数年继续高速增长。数据中心市场的投资依然强劲,全球与之相关的IT基础设施以及支持设施等领域的投资每年仍超过1000亿美元,如果纳入云计算,这一数字将更加庞大。如果云继续占到企业和机构IT支出的大头,其每年的增速将至少为20%。
数据显示,在2019年全球至少有350个数据中心扩张项目投资,且已追踪到250个将在2020-2024年展开的项目。
尽管出现于十多年前,但云计算大规模的发展和使用却是在过去三年中逐步实现。从自有基础设施向云和代管设施的迁移曾为该市场带来强劲的驱动,此外,互联网的渗透也是主要驱动因素之一。不过在未来5年,云和数据中心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将是5G部署带来的本地数据处理和边缘计算的需求。
从数据中心投资的角度来看,中国和美国无疑是两大知名的市场。在中国,包含IT和其他支持性基础设施在内的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已于2019年达到200亿美元;而除此之外,中国的电信运营商也将在未来5年里投资于边缘计算设施。
除了知名国家,包括德国、英国、荷兰和新加坡在内的成熟市场,数据中心投资也同样在稳健增长。不过,印度、印尼等国家近期投资的激增,也将会是全球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之一。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