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年年报披露完毕,一个清晰的信号从数据中浮现:中国安防产业的“出海”进程正在加速。当国内需求进入平台期,全球化布局不再是锦上添花的选项,而是关乎生存发展的赛道。
国内需求疲软、政府项目收缩、房地产拖累——多重压力之下,许多企业把目光投向了海外。而年报数据告诉我们:这一战略调整,正在收获实效。
据慧聪安防研报数据显示,以家用监控、小型商用摄像机为代表的轻量化产品,在海外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这不仅是中国制造的一次小胜利,更是商业模式转型的成功实践。
一、多领域开花,海外收入成为“压舱石”
中国摄像头相关的安防企业出海呈现“多点开花”的格局,覆盖了从高端制造到品牌消费的各个层面。
车载监控全球领跑:锐明技术营收同比暴涨63.45%,其业务高度聚焦于商用车车载监控领域,在全球公共交通、物流运输等数字化浪潮中受益匪浅。
消费安防网遍全球:安克创新以其家用安防产品等消费电子业务,实现了营收39.53%的高增长。它借助跨境电商和新零售模式,成功将产品打入海外C端市场,证明了中国特色商业模式出海的成功。
技术突围,供应链出海:图像传感器龙头豪威集团(韦尔股份)营收增长23.52%,利润大增77.42%。其增长离不开在全球手机、汽车、安防摄像头市场中份额的提升,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供应链出海”。
图:2024年主要摄像头产业链企业业绩增长情况
慧聪物联网制图 数据来源:根据各公司2024年年报数据整理
这张图表清晰地勾勒出一条完整的“出海产业链”:思特威、豪威等提供“眼睛”(图像传感器),宇瞳光学等提供“镜片”(光学镜头),锐明技术等提供专业的“行业解决方案”(车载监控系统),而安克创新则直接面向全球消费者打造终端品牌。
这些企业的共同点是:技术有差异化、市场有布局、渠道有沉淀。他们不是简单地“卖便宜货”,而是真正实现了全球化运营。
二、为什么出口能扛大旗?四条差异化出海路径
我们不禁要问:在国内市场普遍承压的背景下,为何出口反而能逆势上扬?这些企业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各自清晰的战略定位:
垂直领域深度绑定:以锐明技术为代表。其高增长得益于深度绑定全球商用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大趋势。它不是卖一个孤立的摄像头,而是提供一套包括ADAS、DSM、视频监控等在内的完整车载解决方案,与车辆运营管理深度集成,建立了极高的客户粘性和技术壁垒。
消费品牌跨境直达:以安克创新为代表。绕开了传统的安防项目渠道,借助亚马逊等电商平台,直接将设计优良、体验出色的智能家居摄像头、门铃等产品卖给海外C端用户。其高达46.48%的毛利率,远超传统B端业务,证明了品牌溢价的巨大价值。
核心部件隐形冠军:以豪威集团、宇瞳光学为代表。不管下游的整机品牌谁胜谁负,只要全球摄像头需求量在增长,它们的产品就有市场。豪威在高端市场不断突破,思特威在中端市场以极高性价比快速抢占份额,这种“供应链式出海”更加稳固和不可或缺。
热成像跨界爆发:睿创微纳热像仪业务营收增长30.03%,富吉瑞营收增长44.40%并实现扭亏。热成像技术正从安防向工业测温、自动驾驶、消费电子等领域渗透,开辟了全新的海外增量市场。
三、今天的出海变了,从“成本优势”到“体系优势”
中国摄像头能卖爆全球,背后的逻辑已经演变,中国安防出海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演变:
1. 从“便宜”到“好用”:早期出海依靠性价比,现在则依靠技术、可靠性和完整的解决方案。中国安防产品在AI、热成像、低照度等方面的技术积累,已具备全球竞争力。
2. 从“硬件”到“软硬结合”:出口的不再仅仅是摄像头硬件,更包括AI算法、云平台、运维管理系统等软件和服务,提升了客单价和客户粘性。
3. 从“被动”到“主动”:过去是承接海外代工订单(OEM/ODM),现在更多企业像安克、锐明一样,主动打造自有品牌,掌控渠道和品牌溢价。
过去依靠的是中国完整的供应链带来的成本优势和快速响应能力;现在依靠的是研发创新(如AI芯片、算法)、生态整合和模式创新所构成的综合体系优势。
四、出海新时代,如何从“走出去”到“走上去”?
未来,安防出海的浪潮仍将延续,但竞争也会愈发激烈。
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全球范围内对公共安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将为安防出海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挑战:地缘政治、贸易壁垒、数据合规、本地化服务能力等,将成为所有出海企业必须面对的长期课题。未来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包括技术、品牌、渠道、供应链和本地化运营的全方位比拼。
对于国内安防企业而言,“立足中国,放眼全球”已从一句口号变为切实的战略。未来的挑战在于能否成功构建全球化的经营能力,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跃。出海这条赛道,依然宽阔,但对玩家的综合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下一篇文章,我们将解析生物识别领域,看看哪家人脸识别公司利润暴涨,刷脸时代又带来了哪些新机遇?关注我们,敬请期待。
关注“慧聪物联资讯”公众号,评论区留言或私信,即可免费获取最新版研报电子版!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