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价格战愈演愈烈的中国物联网市场,HID凭什么坚持“高定价+高定制”?
在刚刚落幕的IOTE展会上,HID召开了一场信息量十足的媒体见面会。多家行业主流媒体悉数到场,问题从RFID的技术细节一路延伸至供应链本土化、虚拟卡安全机制和金属环境读写难题。
尽管提问角度各异,但所有问题最终都回归到同一个核心:在价格战愈演愈烈的中国物联网市场,HID为何能坚持其“高定价+高定制”的策略?
HID中国区总经理王昕刚与RFID销售经理何晓芳的回答,从容中透着一股技术派的底气。他们坦言,HID的真正竞争力并非源于某款明星产品,而是构建在“全频段覆盖能力+深度本土化+生态系统协同”的三重护城河之上。
01 宽度与深度:HID的技术护城河如何建成?
从低频、高频、超高频到BAP(电池辅助无源)、BLE乃至LoRa,HID的产品线宽度令人印象深刻。这种多频段技术布局使其能够灵活切入物流、电力、医疗、畜牧甚至高尔夫球管理等高度碎片化的市场。
“无论客户需要什么,我们总能匹配”,王昕刚这句话背后,是HID横跨多个频段的技术底气。
本土化对于HID而言,远不止是生产成本优化,更是一套完整的技术与服务体系。中国基地已实现从研发、采购到生产的全链条本土化,并严格遵循ISO9000/14000和HID Global Procedure标准。
“中国制造”在这里意味着全球统一的质量承诺。
何晓芳进一步补充道,HID的生态玩法颇具前瞻性。其推出的“APP Partner生态系统”不仅销售硬件,更主动为客户对接下游需求。例如,当A客户采用HID模块开发平板设备后,HID可将其方案推荐给正在寻找平板解决方案的B客户。
这种“客户拉客户”的模式,逐步构建起一个闭环生态,让HID从产品供应商蜕变为价值链组织者。
02 虚拟化与安全:HID如何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新挑战?
在数字化策略层面,HID正积极推动从实体卡向虚拟卡的迁移。虚拟卡可嵌入手机钱包,即便在关机状态下也能正常刷卡,极大提升了使用便捷性。
更重要的是,HID支持合作伙伴代发卡,并采用动态加密技术,确保每张虚拟卡无法被复制或破解。“在淘宝上能买到的复制器,复制不了我们的卡”,何晓芳自信地表示。
安全机制成为HID产品的核心卖点之一。新推出的OMNIKEY SE Plug读卡器集成了安全芯片,支持多因素认证,采用Type-C接口与无缆化设计,在极致小巧的体积内实现了高等级安全防护。
与此同时,王昕刚重点介绍了其新品EXO Slim Lite标签——通过加覆透明保护层达到IP68防护等级,成本较传统户外标签低25%,精准切入了室内外过渡场景的应用空白。
该标签支持表面编码定制,抗刮擦、抗腐蚀,使用寿命显著提升,成为HID平衡成本与性能的又一力作。
03 定制化与成本:HID如何破解中国市场的“价格魔咒”?
定制化能力或许是HID最值得称道的优势。在王昕刚看来,定制并非一味的“加钱”,而是基于丰富案例库的“精准匹配”。
HID曾为某知名啤酒企业的鲜啤桶植入RFID标签,不仅保障了啤酒口感的一致性,更将周转率从60天缩短至15天,如今该方案已推广至全国多家工厂。
在医疗场景中,HID的模块被嵌入病房平板与护士手持设备,实现病人点餐、观影及护理流程的刷卡管理。何晓芳透露,甚至4S店的车辆管理、垃圾车的报废追踪乃至机器人物流场景中,都已有HID读卡器的广泛应用。
面对中国市场价格敏感度的质疑,王昕刚回应道,HID的定制化是“平台型定制”,而非从零开发。凭借跨频段、多行业的经验积累,HID能快速调用既往方案,甚至在不变更模具的前提下将高频标签调整为超高频。
这种“基于平台、快速迭代”的模式,既控制了成本,也保证了效率。
04结语:价值竞争永远比价格竞争更有生命力
在全球战略上,HID明确其“全球化而非单纯出海”的定位。何晓芳强调,HID既服务中国本地项目,也支持客户走向海外。
青岛工厂能在20天内将日产能从3万片提升至12万片,供应链响应速度远超同行。而未来,HID更计划将RFID与AI、机器人、无人工厂等新技术深度融合。
王昕刚坦言,HID不打算参与价格战,而是坚持提供长期价值。正如他所言,如果标签成本只占项目总成本的10%,为什么要在乎它是不是最便宜的?
这句话或许正是HID“反内卷”哲学的最佳注脚——通过技术厚度、生态广度和服务深度,重新定义市场竞争的维度。
在物联网行业集体内卷的当下,HID以其独特的定制化与全球化布局,证明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价值竞争永远比价格竞争更有生命力。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