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防出入口控制市场,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再贴切不过。
一边是传统楼宇对讲企业集体失速,收入断崖式下滑;另一边却是生物识别技术强势崛起,头部企业实现量利双增。整个行业在剧烈震荡中完成了一次深刻的结构性洗牌。
从报告中数据来看,2024年涉及出入口控制与识别类的上市企业共47家,涵盖业务项目49项。尽管整体市场规模约为393亿元,同比下降约5.98%,但在这一看似低迷的数据背后,细分领域正上演着截然不同的发展剧本。
一、谁在涨?为何跌?
据我们统计,2024年出入口控制与识别类上市公司整体表现承压。
这张图清晰地展现了市场的分化格局。生物识别和ETC智慧交通成为寒冬中的“一把火”,而严重依赖房地产周期的楼宇对讲和传统一卡通业务则进入“冰河期”。
慧聪物联网制图 数据来源:根据各公司2024年年报数据整理
生物识别强势崛起:雄帝科技是典型代表,其营收与利润双双实现超40%的增长。核心动力在于其身份识别技术与全球数字化趋势的深度融合,在海外智能证件、金融支付终端等领域拿下大量订单,跳出国内红海竞争。
ETC企业成为中流砥柱:万集科技营收增长13.43%,金溢科技营收增长16.39%且利润大增59.69%。ETC后市场、ETC进城、智慧停车等新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为这批曾经的政策驱动型企业注入了新的市场化活力。通行宝的高速公路智慧化业务更是增长了34.21%。
头部企业稳健如山:尽管行业波动,龙头熵基科技依然保持了营收微增和利润增长,其高达 49.37% 的毛利率水平,彰显了其在品牌、渠道和技术上深厚的护城河。
楼宇对讲断崖下跌:这是受房地产行业冲击最直接的领域。狄耐克营收下滑21.83%,安居宝的对讲业务下滑47.96%,太川股份营收陷入亏损。行业性下滑态势非常明显。
传统一卡通增长乏力:新开普营收下滑10.43%,显示以校园、企事业为主的传统一卡通市场已趋于饱和,面临由“卡”向“码”、“脸”等数字化身份认证方式升级的冲击。
二、现象背后,为什么生物识别能逆势突围?
我们不禁要问:当房地产下行拖累整个智能建筑产业链时,为何生物识别技术反而能逆风飞扬?这种剧烈分化的本质,是技术迭代与需求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
AI赋能价值提升:生物识别企业将AI技术与具体行业应用结合,创造了降本增效的新价值,从而打开了增长空间。
摆脱地产依赖:增长型企业均成功摆脱了对新建地产项目的强依赖,转而投向交通、政务、金融、海外等更广阔的市场。
产品走向解决方案:单纯卖硬件设备越来越难,而能提供“硬件+软件+平台”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企业,获得了更高的毛利率和更强的客户粘性。
三、未来不是简单的“替代”,而是价值重构
对于身处“冰”域的企业,转型迫在眉睫。未来三年的出路在于:
技术融合:对讲企业必须将传统产品与生物识别、AIoT等技术深度融合,从“开门”工具升级为“智慧社区、智能家居”的入口。
市场转型:从聚焦新房市场,转向存量房的升级改造、智慧养老等新需求。
跨界拓展:探索将技术能力应用于如智慧办公、工业互联网等新领域。
而对于“火”的企业,挑战在于如何持续创新,巩固壁垒,将一时的技术优势转化为长期的品牌和市场优势。
当整个行业还在为“硬件卖不动”而焦虑时,雄帝科技、熵基科技们已经用业绩证明:真正的破局之道,不是降价促销,而是技术升维。长远来看,出入口控制市场远未没落,它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供给侧改革。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