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青田山峦如黛,水域似绸
河道犹如大地的脉络蜿蜒纵横
每当进入梅汛期
防汛、备汛也进入关键时段
为保障安全度汛,青田县水利局与海康威视展开深度合作,借助智能物联感知平台(PNP)的物联汇聚能力,通过物联监测数据整合与可视化分析、智能预警研判、设备全周期运维管理,以及省级防汛平台标准化联动,构建起一套高效、智能的防汛体系,以科技力量助力构建防汛智慧防线。
数据“看”得全,物联数据一屏整合
以往,青田水利局在防汛工作中面临着数据分散、难以统一管理的难题。各水位站、雨量站、流量站、声光报警装置、RTU网关等传感设备的数据孤立存在,想要全面了解实时情况,需要耗费大量精力来整合。 海康威视智能物联感知平台(PNP)凭借设备整合能力,将青田水利局下属500+站点共1500+传感设备的数据接入并同步至省级水利平台。现在,在一个界面上即可清晰地看到所有物联数据:水位的高低、雨量的大小、流量的变化等信息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可视性和管理效率。
汛情“判”得准,潜在风险智能预警
有了全面准确的数据,如何根据这些数据做出精准的判断和决策?基于平台的设备组态,能像搭积木一样灵活组合水文站内水位计、雨量计等各种监测设备,与站点真实场景融合,将设备的状态和数据以可视化方式呈现,实现站点设备统一管理。快速识别出各站点的汛情,并及时发出预警。
在最近一次暴雨天气中,平台根据设备监测的实时雨量和水位数据,准确上报某条河道水位快速上涨的情况,并第一时间推送风险预警信息,确保提前规避异常天气带来的次生灾害。
远程“诊”异常,保障设备健康运行 设备的健康状态对于防汛工作至关重要。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就可能导致数据不准确或无法及时获取,从而影响整个防汛决策。青田水利局联合海康威视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运维管理体系,对传感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维护。
结合远程诊断技术,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并远程进行设备配置和修复。同时,系统还会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目前,青田县的所有水利数据都可以汇总至省级平台,为省级部门的统一规划和汛期预案响应提供了有力支持。在面对较大规模的汛情时,省级部门可以通过统一指挥,协调周边地区的力量,共同应对险情。这种上下联动的机制,大大提高了防汛工作的整体效能。
未来,青田计划进一步打造 “天空地一体化”水利感知体系,依托数字孪生技术强化“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能力,打造全省水利感知系统标准化示范样板,为防汛决策提供更多维度技术支撑。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