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路测规模:京沪一骑绝尘 开放上千公里
在主要街道上分布有多个自动驾驶出租车体验站,用手机APP叫车,就可以乘坐自动驾驶出租车;车上虽然按照规定有安全员,但即使面临复杂的路况也基本不需要人工接管,这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北京经开区”)目前已经成为现实。2021年,在双智城市建设的路测规模上,北京市夺得多个“第一”:自动驾驶路测长度全国第一,率先发放自动驾驶出租车商业化运行试点许可测试牌照,率先提出建设自动驾驶高级别示范区。
据了解,北京市新开放大兴区、通州区两个行政区27条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增开顺义区51条测试道路,全市测试道路长度较2020年底增加46.9%。推进专项技术测试的道路交通环境支撑,开放3个区82条423.26公里无人化专项技术测试道路和2个区31条190.92公里特殊天气测试道路,并建设了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测试道路总里程超过1340.76公里。2021年,北京市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无人化专项技术测试进入第二阶段,开放道路自动驾驶累计里程7.59万公里。超过30万人次参与载人试运营测试,道路测试试运营进入规模化阶段。
2021年10月,北京市为百度与小马智行发放了自动驾驶出租车商业化运行试点许可测试牌照,这意味着北京第一次允许自动驾驶出租车可以收费运营,实现了新的突破。同时,载人测试进入第三阶段,为43辆自动驾驶车辆发放夜间测试许可。
在路测规模上,上海与北京几乎难分伯仲,在测试道路总里程、测试道路增加数量、测试数据量上同样位居前列。
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通过全系统谋划产业发展、全链条打造应用生态和全维度建设发展环境,新增372条729.96公里测试道路,实现嘉定新城、临港新片区386条道路全域开放。目前,上海累计开放615条、1289.83公里测试道路,可测试场景达到1.2万个,累计向25家企业、295辆车颁发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资质。测试道路里程数、场景丰富度、企业数量和牌照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其中,临港新片区两港大道28.4公里快速路的开放,标志着上海准许智能网联汽车在城市快速路上开展测试活动。
广州是自动驾驶产业创新发展的高地之一,在开放性和先进性方面位于行业前列,为产业发展营造了优质的创新和营商环境。
2018年12月,广州允许测试主体申请远程测试,是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中国第一个允许取消自动驾驶汽车安全员的地区。如今,广州的无人驾驶公交成为新亮点。今年1月1日,广州首条L4级无人驾驶公交线路(南沙23路)开放运行,全长8.5公里。目前共有5辆智能小巴,测试线路采用了“单车智能+网联赋能”技术,路线实现全程自动驾驶,是广州市乃至华南地区首条L4级无人驾驶公交示范线路。
伴随着双智城市试点的逐步落地,相关城市的路测规模也在逐步扩大。“路测规模的扩大与试点城市的比拼,既是对双智城市建设持续加速、走向纵深的印证,也为智能汽车技术加速演进及载人商业化落地奠定了基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俞荣锦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
02 示范区建设:广深高起点 助力大湾区建设
在双智城市试点推进中,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成为一个重要标志,北京市率先迈进第三阶段。
北京市统筹“车-路-云-网-图”等各类优质要素资源进行融合试验,率先在经开区建设全球首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第一阶段已完成总长12.1公里城市道路+10公里高速道路的智能网联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国内首个“多杆合一、多感合一、多箱合一”的智能网联标准化路口建设方案。示范区第二阶段建设中,围绕北京经开区核心区60平方公里、共计305个路口实现智能网联道路基础设施全覆盖,为高级别自动驾驶测试车辆和网联化量产车辆提供车路云一体化技术研发与功能验证场景,目前已完成基础建设和设备安装,正在进行联调联试和功能优化。目前,北京经开区已实现主干路通行效率大幅提升,在路口感知设备数量同比下降47%的同时,实现了动态监测。
北京还设立了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在全国率先发布早晚高峰测试、高速公路测试、无人化测试、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等多项创新政策。累计发放智能网联测试牌照225张,其中乘用车测试号牌120张、无人配送车车身编码86张、高速公路测试号牌4张、无人化道路测试号牌15张,示范区参与企业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超过324万公里,占全市70%以上。
上海的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也独具特色。今年1月,作为上海发布的十大AI应用场景建设实施计划之一,“AI+交通场景计划”成功登陆上海国际汽车城。未来,上海将以上海汽车博览园为现实载体,打造可实现自动驾驶汽车正常运营的半开放示范区。根据规划,第一阶段为试运行期,可实现的场景包括自动驾驶车辆完成自动驾驶、自主泊车、自适应巡航、车辆紧急制动、自动跟踪驾驶、自动避障等;第二阶段,自动驾驶车辆实现联网功能,增加编队驾驶、路口信号灯交互、路标识别等体验场景;第三阶段,增加了盲点检测、路口车辆碰撞预警、前方车辆碰撞预警、人行过道预警、道路危险预警等体验场景,具有较为完整的网络连接功能。
广州、深圳领衔的大湾区智能交通规划也是高起点、高目标。近日发布的大湾区枢纽型自动驾驶创新试验区行动方案显示,预计2023年,广州市将在花都区开放自动驾驶示范道路150公里以上,具备数字化基础设施的道路43公里以上,实现公交车、出租车、物流车、功能性车辆等多种类型共1000辆以上自动驾驶车辆的规模应用,应用示范场景达20种以上;到2025年,自动驾驶的示范范围覆盖到花都全域969平方公里,自动驾驶示范车辆规模和智能化道路建设里程居于全国前列,智慧出行体系初步建立,实现服务人群美好出行,促进区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智慧城市发展愿景。
双智城市建设相关试点中,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示范区建设是自动驾驶试点示范进入较为规范状态的标志之一,北京和上海相对较为领先,广州、深圳等试点城市的规划也较为超前,这些努力都为双智城市建设增添了动力。”华南理工智能感知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睿林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谈到。
03 企业创新:含金量高 广州初创公司扎堆
在参与自动驾驶测试企业数量上,上海摘得桂冠。2021年,上海市累计向25家企业、295辆车颁发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资质,企业数量和牌照数量均位居全国首位。其中,临港新片区两港大道28.4公里快速路的开放,标志着上海准许自动驾驶汽车在城市快速路上开展测试活动。
参与企业对上海市的自动驾驶测试数据也作出了贡献。2021年,测试企业上传第三方机构数据平台逾13.55亿条数据,同比增长8倍;上传有效数据量达4.66亿条,同比增长11.7倍。智能网联汽车开展有效道路测试里程243.3万公里,同比增长6倍。自动驾驶模式测试里程165.4万公里,同比增长6.1倍,自动驾驶模式测试里程占比68.0%。有效测试时长13.07万小时,同比增长11.2倍;自动驾驶模式有效测试时长7.36万小时,同比增长9.3倍,有效测试时长占比56.3%。
受此影响和拉动,全球前十大智能网联车企及600余家国内外零部件企业在沪布局,特斯拉跑出上海速度,丰田、宝马、福特、沃尔沃等跨国车企以及威马、蔚来、集度、摩登、爱驰等造车新势力均在上海设立亚太总部/总部或研发中心。
北京自动驾驶参与企业的数量表现也是不同凡响。截至2021年底,北京市共有16家测试主体企业的170辆车获准参与自动驾驶车辆通用技术测试,代表企业之一的百度在首钢园区内完成6.3万公里无人化载人示范,载客数量达到1.7万人次。出现在北京经开区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商业化运营试点区的小马智行,其自动驾驶车辆路测全球总里程已超过1000万公里。此外,位于北京的企业中,还有专注于无人驾驶卡车业务的图森未来、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驭势科技以及目前聚焦高速公路和代客泊车两大应用场景的禾多科技等。其中,驭势科技的无人配送车已经出现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保定、乌鲁木齐等城市。
广州市目前有百度、文远知行、小马智行、滴滴、AUTOX、广汽等与自动驾驶业务相关企业。其中,文远知行、小马智行和广汽的总部均设立在广州;AUTOX虽然总部在广东深圳,但距离广州较近,有位置优势。其中初创公司无论是参与道路测试,还是开展商业化落地推广,都比整车企业更“激进”,这也帮助广州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智能网联汽车城市之一。此外,广州市花都区政府分别与京东物流集团、白犀牛智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普华灵动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等4家无人配送头部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无人配送产业化落地。
今年2月17日,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正式落地深圳,面向市民提供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根据计划,用户均可通过APP叫车体验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初期开设近50个站点,预计到2022年底,出行服务区域内站点规模达到300个以上,能更好地满足当地居民公共交通接驳、假日商圈接送等日常出行需求。
至此,百度作为国内最早进入自动驾驶领域的企业之一,实现了对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服务全覆盖。其自动驾驶出租车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长沙、沧州7个城市开放载人测试运营服务。
双智城市建设的逐步落地,自动驾驶企业是先行的主体之一。“自动驾驶相关企业不仅是路测的主体,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体,中国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正在进入行业领先队列,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基础和抓手。”中南大学交通运输研究中心研究员时蔚然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认为。
04 政策法规:北上广积极“铺路” 深圳欠东风
早在2017年12月,北京市就出台了《北京市关于加快推进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和《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填补了当时国内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法规的空白,使得北京在发展自动驾驶领域迈出了领先的一步。北京于2020年11月出台实施细则4.0版本,允许企业开展“无人化”、特殊天气等专项测试;2021年10月发布适用于政策先行区的无人化路测文件,开放无人化测试场景。
目前,在政策方面,北京市瞄准当前自动驾驶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政策管理问题,以北京经开区全域为主体加上若干条高速公路区域,建设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据悉,北京市已建立一整套涵盖封闭试验场地、仿真测试平台、自动驾驶车辆技术评价、测试道路要求、数据采集要求等多个方面的较为完备的自动驾驶车辆技术测试评价标准体系,同时将继续推动现有成熟的测试标准向产品级标准转化,为智能网联及自动驾驶汽车的产品化和规模化示范运营夯实基础。
上海是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先锋城市之一,2018年,上海发布了《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试行)》,是全国第二个发布地方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的城市,近日发布的《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示范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也同样新增了智能网联汽车高速及快速路测试、准商业化示范运营、无人测试和示范、网络及数据安全、交通事故处理等多项相关内容,并特意将“无人测试和示范”单列一节,开放程度丝毫不逊于北京。在自动驾驶汽车无人化探索方面,上海市在2021年10月发布《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示范实施办法》,增加了“完全自动驾驶测试和示范”章节,坚持“分步分阶段实施”路径。
广州是自动驾驶产业创新发展的高地,2018年12月,广州印发《关于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允许测试主体申请远程测试。广州还出台了《关于逐步分区域先行先试不同混行环境下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应用示范运营政策的意见》,并发布了《在不同混行环境下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应用示范运营的工作方案》的通知,细化了事故和违法处理要求、退出机制和职责分工等。
目前,《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仍处于修改完善和立法审议阶段,正式稿有待出台。深圳作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城市之一,高度重视自动驾驶汽车发展。在自动驾驶汽车无人化方面,深圳市拟运用特区立法权通过立法破除法律障碍,允许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汽车销售、上路,并允许在一定条件下不配备安全员,在深圳,南山区积极推动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全域开放,加快城市主干道、高速公路、港口码头、区域配送、铁路物流基地等有序纳入测试开放目录。不过,在深圳从事智能驾驶研究的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唐信通首席科学家李静林指出:“北上广等地等地都在积极开展基于新交通模式的先行示范验证,并大力进行政策的调整和改变,为产业发展铺路。相较之下,在政策和法律方面拥有更多自由度的深圳,却走在了它们后面。尤其对于深圳来说,这个在大湾区拥有超长、超全智能网联产业链的城市,只要给予相关产业链发展更多的政策支持,就极有希望能够后来居上,在智慧交通第一城的争夺战中脱颖而出。”
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城市建设正在加速前行之中。“双智城市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是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强大支撑。”俞荣锦表示,有了政策引导,企业参与、示范区建设,就能推动双智城市建设更好、更快地落实蓝图,取得成绩,凸显作用,惠及大众。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