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投稿

疫情反复下,智慧交通行业2022年会更难吗?

2022-04-19 17:59 来源:智慧交通作者:ITS114

跨入2022年的时候,或许绝大部分人都没想到,开局这么艰难。想过可能会很难,但也没想过这么难。疫情反复,国际时局动荡,时代的一粒尘,不仅是个人的一座山,也是很多企业头上喷发的“火山”。

疫情给智能交通等行业带来的最大冲击,在ITS114看来,不是收款难,不是项目减少,不是竞争加剧,而是信心受挫,即不确定性下的市场行为保守,计划随时可能因为疫情而被打断,新项目推迟立项,已有项目推迟招投标,在建项目因为疫情随时可能停工……

这两天ITS114与几位智能交通行业的朋友闲聊,粗略总结了一下疫情对行业的影响:

一、收款难

都说2021年是智能交通行业“最难收款年”,现在看来,2021年未必是最难收款的一年,至少2022年上半年不会相形见绌。

疫情防控的持续,导致不少财政资金被消耗,如果疫情防控超出预算,就必然会短时间内占用其他政府项目的预算。这里有个数据,在保障疫情防控方面,2021年深圳市疫情防控支出135.7亿元,主要用于重症病区、发热门诊改造,防控物资和设备购置、疫苗接种经费补助等。这里并没有说明包含核酸费用,而这也是一笔巨款,只是有些城市将此列入社保支出范畴。

当然,不是所有城市都被疫情反复波及,也不是所有城市疫情防控支出会导致其他政府项目推迟。

二、大型项目立项推迟、分拆

存量项目一季度并没有受太大影响,实际上疫情主要影响的是3月、4月,据ITS114统计,2022年第一季度,城市智能交通千万项目(除停车)市场规模68.69亿,同比增长12.94%,环比减少10.77%;市场项目数量为353项,同比增长18.06%,环比减少35.93%。一季度交通管控千万项目数量为233个,市场规模46.93亿,同比增长19.88%,环比减少6.22%。

但增量市场却不容乐观。就ITS114的观察,备案的大型项目数量逐步减少,而ITS114与几位ITS企业老总闲聊时,他们也有同样的感受,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减少。

尤其是,短期内看不到立竿见影成效的项目投入明显下降,如大脑类的项目。以往将电警信号打包在一起支撑一个大项目,现在反过来,将电警信号等分拆为中小型项目,以便立项、建设。这对中小设备企业或许是个利好。

三、已建项目施工难

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发生了疫情的地区(直接停工),在未发生疫情的城市项目,也同样面临类似问题,毕竟不用去当地做技术支持、施工指导的项目,是极少数。而往返项目所在城市,在此轮疫情尚未进入尾声时,奥密克戎超强的传染力,是所有出差人的一大威胁,来回封控28天事小,但如果因此传染给公司、家人、社区,那就是大事。

四、生产难

一是供应链被打断,部分企业的上游产品在封控、防控区,或者所在城市实施“静态管理”,而自己备货不够,疫情持续,就会导致生产交付困难;二是企业的生产工厂就在疫区,这就更困难了。

疫情持续,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已经持续的芯片荒,要更为紧张。

其他影响包括项目减少导致竞争激烈,项目回款条件越来越苛刻等等。

就ITS114接触的企业来看,一季度还保持增长的企业还不少,但他们都认为,如果疫情持续,业绩走向负增长是大概率的事情。

那么什么时候会出现拐点?

要么是此轮疫情清零后,长时间保持稳定无疫状态或者只出现零星可控疫情;二是逐步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封控区域精准化,防控时间慢慢缩短。

如果疫情持续,而防控措施也不进行调整,怎么办?

大多数企业应该都是无解,当然也有领导表示,如果疫情持续,就转战海外市场,尽管海外市场拓展难,也慢热,但项目利润有保证。但应该也有企业在考虑退出了,实际上,欧美智能交通行业这两年的并购数量要远高于以往,上亿美元以上的收购就有5起。

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来拥抱剩下的三个季度?恐怕也只能是“以一颗虔诚的心”来祈祷华夏无疫,神州泰岳了。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热门作者

东方

简介: 天马行空的文字之旅。

邮箱: liutingting03@hczyw.com

简介: 保持期待,奔赴山海。

邮箱: zhuangjiaxin@hczyw.com

松月

简介: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邮箱: wuxiaqing@hczy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