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投融资爆发,AI芯片、数据平台等基础层受追捧。
近年来,在数字经济的发展大潮中,国家格外重视并积极支持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强力的政策助推下,尽管我国人工智能行业起步慢,但发展迅速,已经逐渐成为国际竞争的中坚力量。
1►
近十年中国AI行业发展
科技进步、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的人工智能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期。截止到 2021 年底,IT 桔子收录到的中国泛人工智能公司有 7362 家。
以 2010 年为分界线,IT 桔子收录到的数据显示:
2010 年以前新增人工智能新公司数量为 892 家,但在 2010 年之后新增公司数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2010-2017 年期间每年新增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数量不断增多且整体呈上升趋势,2015 年达到顶峰这一年新增 1089 家人工智能公司。
不过随着市场火热期的消退,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新增数量也随之减少并出现大幅度下滑,2018 年新增数量为 752 家,2019 年是上一年的一半为 326 家,2020 年为 266 家,2021年在疫情打击下新增公司数量为 57 家,仅为 2020 年的 1/5。
中国AI公司创业者高校背景
根据 IT 桔子数据显示,中国 AI 领域创业者中,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有 288 位占据首位,其次是北京大学有 179 位,上海交通大学有 127 位。其他孕育 AI 人才的中国高校还包括中国科学院、浙大、复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航等,海外的高校还有斯坦福大学、卡内基美隆大学等。
科大讯飞执行总裁吴晓如,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兼主任研发工程师徐持衡,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兼 CTO 唐文斌,为清华大学姚期智实验班毕业生,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
从人工智能公司所处地区分布来看,北上广依旧是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主阵地。IT 桔子数据显示,
截止到 2021 年底,北京共有 1878 家人工智能公司,占到总数量的 26%;广东有 1623 家公司,占比 22%;上海有 1192 家公司,占比 16%,三者瓜分走全国 64%的公司,形成绝对的第一梯队。
除此之外,由浙江和江苏领衔的第二梯队是人工智能公司发展的另一主战场,分别拥有693 家和 546 家公司,两者占据全国 16%的人工智能公司数量。以上这些地区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基础经济建设、还是人才聚集度和当地政策等都极具优势,因此能吸引到众多的人工智能公司在此建立。
而以四川、山东、福建、湖北、安徽为代表的第三梯队,分别均拥有上百家公人工智能公司,其他诸如天津、湖南等地因欠缺一定的优势所拥有的人工智能公司数量均未过百。
中国AI公司创业者职业背景
除了拥有知名高校的学历背景外,AI 创业者们的职业背景则是另一大看点——百度和微软成为中国 AI 创业者最大的摇篮。
2►
近十年中国AI投融资概况
截止到 2021 年底,中国 AI 领域发生投资并购事件共 7442 起。近十年来,中国 AI 投融资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发展。
具体来看,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投融资事件数量自 2010-2018年连续 8 年递增,尤其是 2014 年,投融资事件数量不仅是 2013 年的 3 倍之多,还超过了2010-2013 年所有事件数量的总和,大批资本涌入该赛道,人工智能开始受到市场的关注。
在社会发展、政策助推等因素影响下,人工智能行业投融资事件数量在 2018 年达到巅峰,融资事件数量达到 1185 起,尽管之后在 2019-2020 年数量出现了下降,但仍保持较高的数量水平,随后在 2021 年人工智能行业投融资事件数量增长至 1132 起,逐渐恢复至巅峰水平。
中国AI投融资历年交易事件和金融趋势
随着投融资事件的增加,投资金额也发生了变化。自 2010 年以来,历年投资金额处于增长趋势,尤其是 2015-2021 年期间,投资金额增长明显。在 2014 年及以前,投融资全年金额仅仅在百亿、十亿级别徘徊,2015 年之后投融资金额上升至千亿级别,2021 年创造了新记录投融资金额达到 3343 亿元。
从数据图上,我们能看到自从 2015、2016,中国 AI 投资整体持续向好,尤其是近五六年里,每年融资事件平均在 1000 起左右,金额更是有跨越性的长进。中国 AI 领域可以说穿越了资本市场的寒冬期,没有明显的低谷时期。在整个新经济一级市场投资大幅下滑的2018、2019 里,AI 投资保持了活跃和热度。
这两年,中国 AI 领域的融资金额达到 2600 亿、3000 多亿元。一方面是一级市场项目走向后期,拿大钱的公司更多了;另一方面随着创业板、科创板对高科技公司的开放和扶持政策,一些 AI 技术和应用公司走向二级市场,大额的上市募资给 AI 领域增加了可用资金。二级市场的募资体量往往是一级市场的多倍。
中国AI历年单笔融资平均金额(亿人民币)
中国 AI 领域的整体单笔融资交易平均值是 1.5 亿元,相比于多数行业都较高。从研发到商业落地,高昂的人工成本、研发成本、不确定的应用场景尝试、较长的商业周期都决定了 AI 创业门槛高、投资资金门槛也颇高。
IT 桔子观察到这些年 AI 单笔融资平均从 2016 年的 1.15 亿元,到 2021 年底已有 3.53亿元。2017 年之前是 AI 投资的萌芽初期,当时多数投资为早期阶段,融资金额较低。
不过随着 AI 市场与风险投资市场的双创高速发展,在 2018、2019、2020 年里,VC、头部巨头公司,以及部分国资的机构、银行等多类型资金对 AI 行业的小巨头们连续大额注资。这几年里商汤、第四范式、云从、依图等纯 AI 技术公司纷纷获得数十亿美元级别融资,他们也正处在关键的商业应用探索阶段。
从历年中国人工智能融资事件轮次分布来看,获得融资较多是种子天使轮以及 A 轮这样的初创公司,在历年中都占有较大份额,最高峰时两者占比一度达到 76%,这与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较晚、技术受限等因素有关。
不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行业在得到发展之后,早期投资的比重持续大幅地下降,到 2021 年天使/种子轮投资占比 12%,A 轮投资占比 39%,两者占比已由巅峰时的 76%降至 51%。
取而代之的是B 轮、C 轮等投资比重不断增大。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AI 公司中 IPO 与 IPO 上市后融资越来越多,且占比逐渐增大,2021 年占比 4%,这表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数年后,部分公司进入成熟期,开始走向二级市场。
从产业链划分,人工智能产业分为底层基础层、中间技术层、上层应用层。
基础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础,主要为人工智能提供数据及算例支持,包括数据平台、传感系统、计算力、AI 芯片、存储;
技术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以模拟人的智能相关特征为出发点,构建技术路径,包括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与图像、模式识别技术等;
应用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延伸,集成一类或多类人工智能基础应用技术,面向特定应用场景需求而形成软硬件产品或解决方案,涉及的领域有零售产业、金融产业、电商服务、安保工作、教育产业等。
中国历年获投人工智能产业链数量占比分布
IT 桔子收录到的历史数据显示,在所有获投人工智能公司中,行业应用层所处公司最多共有 3322 家,占据了 55%的份额;其次为技术层公司有 1813 家,占比 30%;数量最少的为基础层公司共 816 家,占比 14%。
中国获投人工智能公司所在行业分布
从数据结果来看,近十几年,AI 投资的主流始终是行业应用层,如智能客服、智能营销、智能医疗、智慧金融等。这类型的公司相对技术型公司研发成本较低,可探索商业场景丰富,距离商业化更近,更普遍的得到资本的青睐。
不过数据趋势是,基础层投资在不断增长。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以 AI 芯片、计算力、数据平台等为核心的 AI 基础层投资占比正在提升。到 2021 年最新数据是,占比21.7%。
自 2011 年以来,AI 芯片的投资事件数量和投资金额整体都呈上升趋势,截止到 2021年,中国芯片领域共披露融资事件的有 435 起,融资总额为 921 亿元在。
2021 年 AI 芯片领域共有 112 起投资事件,投资总金额 387 亿元,数量和金额均为历史最高。AI 芯片被认为是一项新的科技机遇。受益于国家政策对于硬科技的引导投资,资本市场对于 AI 芯片初创企业报以相当高的投资热情。
当前的 AI 芯片主要可分为云端训练芯片、云端推理芯片、边缘端推理芯片三类。市场上参与竞争的有传统芯片巨头厂商、互联网巨头企业跨界,以及初创公司。
初创企业必须要寻找到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即组建一批实力强劲的团队,在某一个新兴市场、或者芯片巨头因为种种原因不去做、或做不好的市场,形成错位的竞争优势,并且借助小公司灵活的特点,快速了解客户需求,并且形成销售,进而在市场上站住脚跟。
3►
AI活跃投资方
时代前进的轨迹总是伴随着不断变化的产业而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逐渐深入到各个领域,开始在全世界崭露头角,并吸引到各大投资机构的目光。自 2011 年以来,包括红杉中国、IDG 资本、经纬中国等多个一线投资机构早就盯上了人工智能行业,纷纷砸钱投资,开始了新的布局。
IT 桔子收录到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最活跃的投资方前十名分别为红杉中国、IDG 资本、真格基金、五源资本、腾讯投资、英诺天使基金、创新工场、深创投和联想之星。
这其中,截止到 2021 年底,红杉资本中国出手中国 AI 投资 199 次,位居榜首;IDG 资本以 150 起的投资事件位居第二;真格基金则凭借 131 次的投资数量名列第三位。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最活跃的投资方TOP10
红杉资本中国人工智能领域上的投资可能要比大家想象中的要早。IT 桔子收录到的数据显示,红杉在人工智能领域最早的一笔投资发生在 2007 年,投资了一家名为“凌动智行”的交通出行公司,之后从 2011 年便开始了不间断的投资。
红杉资本中国每年在人工智能产业上的投资数量不断上升,并在 2021 年创造了新的记录,共出手投资 59 次,占历史总投资事件的 30%。2021 年红杉资本中国投资的代表性企业有第四范式、梅卡曼德机器人、燧原科技、悬镜安全等。
另外,红杉中国更重视早期 A 轮企业——IT 桔子数据显示,2011-2021 年期间,红杉中国投资的人工智能 A 轮公司高达 81 次,占总事件数量的 41%。
当然,在此期间不少被红杉中国投资过的公司已成长为如今的知名企业,例如 2014 年A 轮投资的依图科技,现已成为“AI 四小龙”之一;2015 年天使轮投资的第四范式,如今已成为新一代独角兽企业;2015 年种子轮投资的智能芯片公司地平线,现已成为行业代表公司。此外,京东、字节跳动、极兔速递、快狗打车等公司都有背后都有红杉中国的投资。
IDG 资本:15 年 AI 投资史,市场“老江湖”。虽然根据 IT 桔子查到 IDG 资本在人工智能领域上最早的投资发生在 2002 年。不过真正开始在该领域上发力是在 2014 年之后。
IDG 资本合伙人牛奎光曾表示他们是从 2014 年开始关注人工智能的,事实也是如此。IT 桔子数据显示,2011-2013 年 IDG 资本在人工智能方面投资总事件数为 6 起,而 2014 年就达到 9 起超过之前 3 年数量的总和,此后 IDG资本不断加大投资,截止到 2021 年底,IDG 资本 AI 方面的投资达到 145 起。
IDG 资本在 AI 领域的投资走向主要集中在行业应用层和基础层,分别投资 81 次和 33次。
在行业应用层方面,IDG 资本偏向于智能交通(19 次)、智能金融(16 次)和智能物流(9 次)领域,投资的企业中较为知名的有蔚来汽车、小鹏汽车、追觅科技、壁仞科技等。而在基础层方面,IDG 资本则大力布局数据平台企业,出手投资 20 次,投资了包括惟客数据、冲量在线等在内的 10 家公司。
IDG 资本在人工智能方面投资的另一特点是,独投次数多、资金规模大。IT 桔子数据显示,在 AI 领域投资的 145 起事件中,IDG 资本有 27 次是独自投资,投资金额多为千万元规模,最高则达上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IDG 资本的投资获得了付出与收获的正向回报。早期投资的商汤科技已成为“AI 四小龙”之一;参与投资的 A 轮公司美团秀秀、小鹏汽车已成为行业代表性企业;IDG 投资的特斯联、壁仞科技、思谋科技、数澜科技等公司现如今已成为业内独角兽企业。
真格基金于 2010 年投出了人工智能领域第一笔投资,自此之后真格基金频频出手,在2014-2018 年迎来投资高峰期时,2016 年更是投出 26 起事件,截止到 2021 年底总投资事件数为 131 起。而且在投资的这些人工智能公司中,真格基金重点关注早期企业。
IT 桔子数据显示,真格基金投资的种子天使轮公司达 61 次,占总投资事件的 47%;投资的 A 轮公司达 57 次,占总投资事件的 44%。
在投资领域分布上,真格基金的投资略为分散,贯穿了人工智能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三个层面。
基础层方面,真格基金投资了芯片公司苹芯科技、传感系统公司清雷科技、数据平台公司一面数据等;
技术层方面,投资包括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公司依图科技、模式识别技术公司格灵深瞳、智能交互公司渡鸦科技等;
应用层方面,真格基金投资了智能安防公司云洲智能、智能医疗公司图玛深维、智能客服公司赛舵智能、智能机器人公司 YOGO 机器人等。多领域多层次的布局。
此外,不少被真格基金参与投资的早期企业如今已成长为独角兽或者上市的头部 AI 公司。例如 2015 年真格基金 500 万对云天励飞进行天使轮融资,目前该公司已成为 AI 独角兽企业;2015 年真格基金参与了地平线的种子轮融资,现如今地平线已成为 AI 芯片届的独角兽公司,还有禾赛科技、依图科技等公司均已成为行业独角兽企业,被真格基金早期投资过的格灵深瞳近日也将于科创板上市。
不得不说,在十分重视人才本身的 AI 投资领域,真格基金当年对斯坦福、对硅谷人才的倾力争取,无疑是十分正确而高效的。
专注智能制造、硬科技等领域投资的经纬创投,自然会不会错过人工智能产业。成立于2008 年的经纬创投,于 2010 年就开始了 AI 方面的投资。
自 2011 年以来,经纬创投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数量达到了 129 起,在国内所有投资机构中排名第四。IT 桔子注意到,相较于以往年份经纬投资数量较为均衡多在 20 起以内,但在 2021 年经纬创投出手投资了38 次,同比翻了 4 倍多。
事实上,经纬创投一直在根据现实发展情况不断调整 AI 企业的投资方向。除去一直投资的企业服务领域外,经纬创投不同时期投资的重点不同。
2011-2015 年经纬创投的投资重点为智能金融领域,投资了包括乐信集团、积木盒子、微链等在内的 8 家人工智能公司;
2016-2017 年经纬创投又侧重投向智能医疗领域,例如经纬创投多次投资了自动医学影像医疗辅助诊断系统服务商图玛深维,另外还投资了医疗影像解决方案提供商翼展科技;
2018-2019 年经纬创投多次投资了智能交通领域,小鹏汽车、理想汽车、拿森汽车、易航智能等都是经纬创投在这一时期所投公司;
2020-2021 年经纬创投则转向了 AI 芯片领域,共有 9 起投资事件,涉及瀚博半导体、沐曦集成电路、后摩智能等在内的 6 家芯片研发商公司。
当然,在此过程中经纬创投也有成功的投资案例。较为知名的是 2016 年经纬创投参与投资了京东科技的 A 轮融资、2017 年参与投资了小鹏汽车的 A 轮融资,此后这些公司成为行业内的头部企业。另外,经纬创投多次投资的图玛深维、乐信集团等也发展成行业领军企业。
腾讯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资始于 2013 年对搜狗的战略投资,自此之后便开启了人工智能投资之路。腾讯在 AI 方面的投资,整体呈上升趋势,从 2013 年的 1 起投资事件,到 2017年的 11 起投资事件,再到 2021 年的 31 起投资事件,腾讯不断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总投资事件达 107 起。
还喜欢发展较为成熟的企业,在 C 轮方面的投资较多。IT 桔子收录到的数据显示,自 2013年以来,腾讯有 22 起投资事件为 C 轮投资,这其中包括对极兔速递、蔚来汽车、晶泰科技等的投资。此外,腾讯还有 29 起投资事件为战略投资,代表性事件有 2013 年对搜狗的投资、2016 年对拜腾汽车的投资、以及 2019 年对 T3 出行的投资等。
从投资领域上看,腾讯对行业应用层的投资偏多,共有 72 次。具体来看,腾讯投资的重点在智能交通(18 次)、智能物流(12 次)和数据平台(11 次)上,不过腾讯也多次投资了计算机视觉与图像(5 次)、智能制造(6 次)公司,包括摩尔线程、元象唯思等。
此外,有 5 家公司得到了腾讯的长期投资。例如,腾讯投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明略科技 4 次,涉及 C 轮、D 轮、E 轮、E+轮投资;投资人工智能领域神经网络解决方案商燧原科技 4 次,参与了该公司 A 轮、Pre-A 轮、B 轮、C 轮的融资;
参与创新药研发商晶泰科技的 A 轮、B 轮、C 轮的融资等,这些公司都已成为行业独角兽企业。除此之外,腾讯还投资了不少知名企业,例如搜狗、京东、快狗打车、T3 出行、极兔速递、威马汽车、蔚来汽车等背后均有腾讯的身影。
不过,腾讯也投资了不少早期有发展潜力公司,例如参与投资天使轮公司元象唯思,A 轮公司摩尔线程,战略投资爱芯元智等。
值得注意的是同 IDG 资本一样,腾讯喜欢独投、并且投资金额较大。在 107 起投资事件中,腾讯有 31 次是独投,且多数为数千万元和上亿元规模的投资。
五源资本自 2008 年便开始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当时投资了一家金融支付公司“拉卡拉”,由此正式拉开了人工智能产业投资的大幕。不过起步较早的五源资本,并没有持续发力,间隔 6 年后于 2014 年才正式开始了对人工智能产业不间断的投资。即便五源资本在投资 AI 方面有几年的空白期,但投资节奏很稳定,投资数量逐年上升,截止到 2021 年已出手投资了 96 次。
五源资本创始合伙人刘芹在公开场合表示,晨兴资本习惯在非常早期进入,去支持一些当时还不是很热门的公司,这句话放在投资 AI 领域依旧很适用。IT 桔子数据显示,五源资本有 12 次投资为种子天使轮投资,52 次为 A 轮投资,两者共占总投资事件的 67%。
五源资本在 AI 领域投资的另一大特点是,多次投资已投企业,颇有“自己投的公司,持续相信”的意味。IT 桔子梳理数据发现,五源资本的 96 起投资事件中共涉及 50 家公司,其中有 12 家公司被五源资本投资了 2 次,同样有 12 家公司被五源资本投资了 3 次,2 家公司被被五源资本投资了 4 次,1 家公司被五源资本投资了 5 次。
被被五源资本投资了 5次的公司为追一科技,是一家企业智能服务 AI 解决方案提供商,除了获得五源资本的青睐外,该公司还获得了来自招商局资本、创新工场、高榕资本、GGV 纪源资本等机构的投资,现如今已成为行业独角兽企业。除追一科技外,被五源资本多次投资的小鹏汽车、地平线、摩尔线程、滴普科技等也发展成为独角兽企业。
成立于 2009 年 9 月创新工场,目前在其官网上这样介绍自己“创新工场深耕在人工智能与硬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芯片/半导体、企业服务软件、医疗等领域,并不断探索与创新”,从这句话中就能看出创新工场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关注度。IT 桔子数据显示,创新工场于 2013 年开始了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布局,到 2021 年为止已经投资了 80 次。
对于 AI 方面的投资,李开复曾表示创新工场的投资理念是:看清楚,下重注,布局节点。换言之便是,投资之前提前做好功课、看准之后重金押注、之后再进行上下游布局投资,最后达到李开复所说的“吃透 AI 产业上下游”。
4►
互联网巨头人工智能布局
逐渐深入到各行各业的人工智能技术,凭借广阔的市场空间以及巨大的发展潜力,引来了各方强烈的关注。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机遇,除了各大投资机构纷纷将人工智能作为当下和未来的投资重点外,一些互联网巨头诸如腾讯、阿里、百度等公司也加入其中进行布局,企图在该领域一展拳脚。
国内互联网巨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
从国内互联网巨头累计投资的 AI 公司数量来看,截止到 2021 年底,腾讯在国内投资AI 公司数量最多,达 82 家,其次为小米系(包括小米长江产业基金以及顺为资本等),投资了 81 家 AI 公司,百度投资了 64 家 AI 公司,阿里投资了 48 家 AI 公司,京东、字节和美团相对较少,分别投资 38 家、18 家和 11 家 AI 公司。
从投资事件数量上看排在前三名的为小米、腾讯和百度。小米系以 113 笔的投资量荣登榜首,腾讯共计出手 110 次排在第二位,百度出手投资 95 次位列第三。下面为大家展示各大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具体投资布局情况。
● 百度:
百度称得上是国内互联网巨头中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先锋者。从做搜索引擎开始,百度就已经开始了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与探索,如自然语言处理基础的分词、短语分析等。作为一家互联网技术公司,百度在 2017 年宣布 All in AI——“互联网的增长遇到了瓶颈,过去粗放式的野蛮增长没有了。互联网的下一幕,就是人工智能。”
根据 IT 桔子数据显示,早在 2012 年百度就开始了人工智能领域上的投资,此后又进行了多方面的布局。
IT 桔子数据显示百度在 AI 领域投资的重点在智能交通(15 次)、AI 芯片(10 次)和智能机器人(9 次)领域。在智能交通领域,百度多次投资了威马汽车,参与了其 B 轮、C 轮、D 轮的融资。百度投资威马,主要是出于两家公司在自动驾驶方面合作的战略目的。
早在 2017 年百度首席财务官李昕晢就透露,会加大对无人驾驶汽车等产业的投资。百度自 2016 年开始投资自动/无人驾驶赛道,在 2017 年百度还推出全球首个自动驾驶开放平台 Apollo。据统计,当前百度对该领域投资超过 9 次,投资标的包括希迪智驾等。
百度还多次投资了 AI 芯片公司。IT 桔子数据显示百度自 2012 年就开始对 AI 芯片公司的投资,到目前投资了包括曦智科技、睿思芯科等。不仅如此 2021 年百度还将旗下昆仑芯片业务成立独立新公司——昆仑芯 (北京) 科技有限公司。从投资到成立新公司足以可见百度对芯片领域的重视。
● 阿里巴巴:
作为潜力股的人工智能产业,自然也没能逃过阿里巴巴的眼睛。经过精心布局,如今阿里巴巴的背后不仅有飞天 AI 平台、阿里云还有前沿技术研究机构达摩院,在日渐激烈的人工智能赛道中悄然跑进了第一梯队。对外方面,阿里在 AI 领域也有布局。
根据 IT 桔子数据,阿里巴巴早在 2000 年就开始了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当时投资了智慧家庭生态品牌商海尔智家,不过时隔 13 年后才正式开始了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投资。从投资情况来看,阿里投资的重点集中在智能交通(9 次)、智能物流(9 次)、AI 芯片(7 次)领域。
在智能交通领域,阿里投资多以战略投资为主,共涉及 5 家公司,其中阿里有 3 次投资了互联网汽车解决方案提供商斑马智行。
据悉,斑马智行是上汽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同打造的互联网汽车解决方案提供商,有分析认为,斑马智行是阿里巴巴智慧出行生态圈的重要一环。此外,阿里还投资了 T3 出行、滴滴、大众出行、永安行等在内的多个网约车/自行车平台背后都有阿里的身影。阿里持续投资网约车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服务本地生活业务,提高自身竞争力。而阿里早期就投资的小鹏汽车,如今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代表企业。
在智能物流领域,阿里除多次投资菜鸟网络外,还投资了包括快狗打车等在内的共 8家公司。
在芯片领域,阿里投资了包括寒武纪、耐能等在内的 6 家公司,不仅如此阿里还在 2018 年成立独立芯片企业「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如此看重芯片,是因为马云此前曾表示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人们需要更便宜、更有效、更有包容性和更安全的芯片。
● 腾讯:
在 BAT 三家中,腾讯入局 AI 最晚,2013 年才开始了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2016年才低调成立 AI Lab(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不过「晚来者」腾讯自 2013 年后频频出手投资,截止 2021 年底出手投资 110 次,成为 BAT 中在 AI 领域投资最多的公司。
腾讯的 AI 投资集中在智能交通(18 次)、数据平台(11 次)领域。在智能交通领域,腾讯先后投资 4 次投资蔚来汽车,不仅如此威马汽车、拜腾汽车、和谐富腾等一众新能源汽车公司背后均有腾讯投资的身影。
此外,腾讯投资较多的领域为数据平台,共有 11 次,其中投资行业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明略科技 4 次。
● 小米:
从投资主体上看,小米的投资分为三部分:
一部分是以小米集团为主体的投资,该投资主要服务集团本身业务,通过投资来推动业务发展;
第二部分是以小米长江产业基金为主体的投资,投资主要用来支持小米及小米生态链企业的业务拓展;
还有一部分是以顺为资本为主体的投资,该主体为独立 VC 品牌,重点关注互联网+、智能硬件、智能制造、深科技等领域。
小米在 AI 方面投资最多的领域为智能交通,共出手投资 14 次,其中 3 次投资了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商 Momenta。
此外,小米还投资了包括智行者、纵目科技等在内的 5 家自动/无人驾驶公司,小米在该领域出手 9 次,占智能交通领域投资的 64%。
而在智能汽车方面,除两次投资小鹏汽车外,小米还投资了蔚来汽车。小米通过投资布局新能源汽车的上下游产业,为自身造车铺好了路。
2021 年,自雷军 3 月份宣布造车后,投资动作更是频繁不断,近期其投资了包括激光雷达制造商禾赛科技、新能源车充电解决方案提供商始途科技、高性能模拟与混合信号芯片设计制造商聚芯微电子等一众造车产业链公司。
除智能交通外,小米在智能制造(13 次)领域也多有投资。投资了包括电子产业链服务平台华秋电子和机器故障诊断设备制造商硕橙科技等在内的 11 家高科技公司。
● 京东:
京东于 2013 年开始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IT 桔子数据显示,2013 年京东投资了智能家居设备研发商 Broadlink 和专业数据科技服务商聚合数据。
自此之后京东不断在AI 方面布局,高峰时的 2017 年京东投资了 10 家人工智能公司,截止到 2021 年底京东在 AI 领域共出手投资 41 次。
京东在 AI 投资上目标很明确,大力布局智能金融和智能物流领域。
IT 桔子数据显示,京东在智能金融领域上投资了包括京东科技、乐信集团、钱牛牛在内的 8 家公司。其中于2020 年 6 月对自身拆分的京东科技进行的 17.8 亿元的投资,是京东在人工智能领域最大的一笔投资。
京东科技最开始名为京东金融,是 2013 年从京东集团旗下的金融科技业务分拆出来的。之后又于 2018 年改为京东数科,直至 2021 年京东数科整合京东的云与 AI 业务,成为京东科技子集团,并统一品牌为京东科技。
2020 年 6 月京东向京东数科增资 17.8 亿元,获得京东数科 36.8% 的股权。增资或许是为上市做准备——3 个月后京东数科宣布欲登陆科创板,但被叫停。
在最近京东科技停滞许久的 IPO 事宜又有新进展,2022 年 1 月证监会披露了京东科技提交的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审批的相关资料,这意味着京东科技将转战港交所。有消息称,京东科技计划于 2022 年在香港 IPO,募资 10 亿至 20 亿美元。
在 AI 领域的 41 次投资中,京东有 18 次为独投,占比 44%,更像是个孤勇的奋进者。其所有投资的 AI 企业中,比较知名的有蔚来汽车、特斯联、TalkingData、云知声等。
● 美团:
美团在 AI 领域的投资发力较晚,但后劲十足。IT 桔子数据显示,到目前美团仅有 2 年的 AI 投资史,投资虽晚但出手频繁——2020 年美团出手投资 7 次,2021 年就上升至 12次。
这期间,美团多次投资了智能机器人和智能交通领域。其中美团多次了智能送餐机器人系统服务商普渡科技、自动/无人驾驶毫末智行等。毫末智行脱胎于长城汽车技术中心的智能驾驶前瞻分部,此前一直在长城汽车内部负责 ADAS 系统研发,该公司核心团队为长城汽车和互联网人工智能专家。
● 字节跳动:
字节跳动在 AI 领域上的投资史也不长,只比美团早了一年于 2019 年开始了对该领域的投资。同美团一样,字节跳动入局之后出手频繁,2019 年投资 3 次,2020 年投资 5次,2021 年投资 16 次,投资数量直线上升。截止到 2021 年年底,字节在 AI 的总投资事件数量为 24 起。
字节跳动的投资多分布在智能机器人(6 次)、智能物流(4 次)、计算机视觉与图像(3 次)、智慧商业(3 次)领域。
智能机器人方面,字节跳动多次投资了智能移动作业机器人的公司迦智科技和家庭服务机器人供应商云鲸智能;
智能物流方面,字节跳动 2次投资了供应链服务公司飞榴科技;
计算机视觉与图像方面,字节跳动参与了摩尔线程的早期投资,如今该公司已成长为新一代独角兽企业;
智慧商业方面,字节 2 次投资了互联网数据智能技术服务公司奇点云。
对新技术的探索、尝试和应用,是互联网巨头公司们的必要功课。
当计算机视觉、语音语义识别、AI 芯片、大数据计算、无人驾驶等等 AI 技术成为互联网、科技发展进步的一大动力时,虽然也有不小交学费的概率,但这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巨头们来说,都无法拒绝、无法容忍错过。
近两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的投融资经历了一轮暴涨,尤其是以AI芯片、数据平台等为代表的AI基础层投资不断增长,2021年以达到21.7%。这表明我国的人工智能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质变期,从跟跑着逐步变成领跑者。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