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投稿

专访悠络客沈修平&刘冬冬:打造安防业的苹果

2015-09-21 13:48 来源:慧聪安防网作者:李佩

慧聪安防网讯“七年前,一个外资企业朋友对我说,想通过视频监控在美国查看中国大陆的工厂,我说没问题,便接下这个项目,可当时自己的技术做不到,于是在全球寻找最先进的摄像机厂家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因为做的效果和客户的要求实在是差距太大,损失不少,可是通过这个痛点,我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那就是全球有2亿台摄像机正在使用,如果把这2亿台摄像机接入互联网,那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所以,毅然开始了第二次创业,这创业目标就是要把摄像机接入到互联网平台,也正是安防+互联网的雏形。”

9月16日,悠络客B轮融资暨新产品发布会上,CEO沈修平在谈到创业初衷的时候,讲述了这个非常简单的故事。如今的悠络客是国内首屈一指的视频云监控互联网公司,谈起悠络客7年的发展历程,沈修平总结为三步:创新——蜕变——裂变。以下为采访实录:

记者:沈总我们这边主要是关注硬件科技这一块,有些问题会涉及到你们产品技术。

沈修平:没关系。

记者:我们做业界做咨询报道业界做评测。这边从大方向讲,将视频监控用于店铺管理,与现有管理模式相比而言,它的优势主要在哪些方面?之后采用视频监控管理模式会不会带来一些不方便的地方?未来会是一个方向吗?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沈修平:实际上视频监控,原来我也讲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视频监控在摄象头本身是刚需市场,中国有超过2500万家的店铺,所有店铺你去看75%以上装有摄象头,即使你没有用作管理,或者用作其他的用途,它也是一个刚需本来就需要买的,只不过原来做安全作用,我们把属性发挥出来,我们认为你只是安全作用,可能是过去时代,在新的时代应该是还有更多的属性,比如说通信属性,管理属性,我们把数据挖掘出来。本身就是天然可视化工具,我们说是眼睛,我们做了大脑,它本身是一个刚需很强的市场,我认为创业都是这样子,如果刚需不强我们创造需求,作为创业公司太难,但是一个刚需很强的市场,只要把它跟互联网结合发挥之后,比如一个店铺,原来可能也要花钱买摄象头,现在你说有更加好有更多功能,还有更多价值的东西我为什么不买呢?不光价值差不多,如果贵很多钱客户也愿意买的,关键创造更多价值了。原来我店铺花1万块钱买监控,1千万下去了都是成本,现在你告诉我一千万投入进去,不仅是成本而且还创造价值,那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东西。所以这是你刚才问的问题,它的优势在哪?因为他有刚需了,不是像其他的,我买一个手机一样,最早为了打电话买一个手机,现在很多功能加进去之后,自然而然会去用,不会用传统功能只有打电话功能的摩托罗拉的手机,这个道理一样的。

专访悠络客沈修平&刘冬冬:打造安防业的苹果

至于对未来产生的理想或者未来是不是一个趋势的话,我今天也谈了一些东西,在连锁管理领域,在线上管理数据化非常先进的情况下,如果线下没有一些很好的数据做支撑的话,它的管理是跟不上时代的,包括我们今天请的都是连锁企业嘉宾,我相信他们一定看到未来是美好的趋势。你说是不是涉及隐私等,实际上后面发现不是这样,店铺首先是一个公共场所,公共场所的话不像家庭,或者有一些是隐私区域,公共场所不属于隐私区域,安全做的非常好的,用户的顾虑完全被打消掉了。#hc360分页符#

记者:刚才你一直强调,发布会一直强调,你们做的摄象头相当于一个眼睛,而且具有思考能力的眼睛,我想问一下你们摄象头与其他做云摄象头的商家相比,他产生眼睛的功能是什么?

刘冬冬:提的问题非常好,我们现在进入新的时代,就是我们整个互联网生活已经成了碎片化,移动化了,所有我们的线下管理也是存在这样的问题,人不可能一直在看一个视频监控,没有大把的时间,另外视频里面的数据量很多时候80%是无效数据,我们之所以称为一个有思想,能思考,能去分析的眼睛,我们目的是通过商铺摄像头把整个视频里面有价值的东西挖掘出来,代替我们的人分析思考视频里边有价值的数据,去伪存真的把价值数据拿出来以后,形成有参考及决策价值的报表,让用户通过简单的报表就能够掌握到店铺所有状况。这个方式将是以后发展的趋势,因为视频已经变成人们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线下的摄像头的视频通过数据化和规模化的分析,变成线下零售商的高效率必备工具,这样才能跟得上互联网发展速度和竞争格局。

记者:比如我们处理一段文字数据1分钟,处理一堆图片数据一个小时,如果处理一段视频数据,需要时间是呈几何增长,视频数据处理这一块,你们如何做到,每天从那么多视频数据当中挑选异常数据的呢?

刘冬冬:首先我们把数据分为不同的档次和等级,为什么推出这样的平台呢?我们认为我们数据我们平台,根据用户业务需求定义的,我们把用户管理的流程和他们关心的数据采集出来,把数据按级别按层次进行差异化,只把用户关心的数据刷新更新,用户平时不关注的,比如上班的时候,他们不在意的垃圾数据可以完全丢弃,或者进行存储,等以后他们需要的时候进行二次分析,把用户需要的数据拎出来,然后进行数据报表呈现,通过这个方式降低计算的资源消耗。

专访悠络客沈修平&刘冬冬:打造安防业的苹果

另外,因为我们平台可以根据业务及场景需求进行接口组装定义,用户需要什么定义业务,我们在接口层上进行数据格式组装,我们的平台也会根据用户及需求的扩展逐渐进行快速完善,而且用户可以在成本层面,从需求层面实现更加可控,而且实现弹性计费,即只有他用到视频增值功能才付费,通过这种方式降低传统商业企业的接入门槛。

记者:悠络客已经发展六年的时间了,六年期间你们遇到最大的困难在哪里?

沈修平:实际上因为整个来说创业历程确实是非常艰辛的,因为我们在行业当中,创新颠覆真的不容易,什么东西都是从没有开始的,你商业模式怎么定位,技术怎么开发?谁去开发?我觉得各个模式上都是我们的发展点,关键在于你创新和颠覆的一个过程,可能这个东西出来以后,你想想原来是很简单的东西,就像很多年轻人说把计算机和互联网变成大脑一样,你想想感觉很简单,但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当中,你怎么让它变成未来认为非常好的一种商业模式?这是真正要去创新和颠覆。现在行业当中很多跟随者,感觉这个东西就是这样子,包括一些巨头都跟着我们学习,我们创新过程当中一不小心就走失走歪掉,万一我们头脑发热看错了,往另外一个方向走,那你商业模式可能是很容易被颠覆的商业模式,这就惨了,这是创业当中最大的困难。

记者:这边能够简要地跟我们分析一下,同行业里面产品差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还有我们悠络客云平台技术方面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冬冬: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现在的平台其实是一个互联网+安防的跨界平台,我们李总理强调的互联网+,当时我们创业初期还没有政府宣导互联网+出来。我们按照用户的基本痛点做互联网创业项目,包括沈修平总互联网创业初期解决问题,不是政府当时要互联网+,当时美国工厂需要落地解决工厂的问题,但是解决不了视频数据传输的问题,所以才有我们这个创业计划。我们现在跟以前一脉相承的,我们不忘初心,我们希望把视频作为可以量化,可以更新,可以带来价值的工具,我们认为视频是一个包含数据量非常大的入口,传统厂商的视频是这样的吗?不是。大部分的厂商只是把视频作为本地安防的工具,他们使用的方式是比较原始的,相当于本地有硬盘录像区,简单录下来,但是不在意这个数据是不是安全,硬盘用了一段时间以后,当你想看的时候坏了,远程去看不太现实,有时候搞一个动态域名可能要一小时,你想都很难,商业化更是儿戏,我们发现用户对这个问题很痛,想解决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因为中国整个复杂度,硬件宽泛的品相品类太复杂,到系统层硬件层落地开发,更需要你的团队有跨界的能力,有硬件开发能力,同时要有客户端,要有商业模式更加清晰明白了这样的逻辑去做,但这样的东西,安防业没有,互联网圈也没有,怎么办?我们自己来做。我们把它称为变态团队,跨界团队,我们更愿意把我们所做出来的努力,更加落地地跟随市场走,我们每一步走,都是市场需要我们去做,市场部需要我们不费这个劲,我们付出这种方式希望把我们平台和理念更加落地的商业话,只有用户用得爽,我们才认为是好产品,所以这就是我们跟普通安防企业最大的差别,一切从用户出发。 #hc360分页符#

记者:关于你们平台监控方面另外一个比较优势的地方,就是能够实时高清传输数据,在行业里面限制这两个条件是网路带宽的问题,网络对你们产品有没有影响?

刘冬冬:首先我们的政府及电信运营商,做了很多努力,目前家用宽带已经平均带宽已经上升好多倍,其次,我们的团队及重构的硬件平台已经积累及成长太多,早已经解决掉了从硬件层到平台层的问题。

记者:硬件层我相信一定做的很棒了。

刘冬冬:平台层网络也已经重构过三个版本,现在平台轻松支撑国内主流复杂的网络场景,全国实现监控秒看技术,这是我们长期积累,也是我们自己在视频云监控东西进行长期的积累。坦白讲是我们立足于安防的互联网大平台构架,从硬件系统、到平台到客户端,这是中间层东西,对传统安放厂商及互联网厂商解决这些问题有较多的技术困难,而且要保证你业务有很快速的响应,而且实现千万级或者更多量迸发,并结合企业应用,为实际商超连锁带来实际的管理效率提升,是很艰辛的事情。

沈修平:悠络客和其他不同,首先我们有很强的团队,联合创始人刘冬冬也是前土豆网的平台负责人有过丰富的大型平台构架经验,而下属的核心团队既有腾讯,爱奇异等资深互联网公司背景的也有在安防积累超10年的安防行业构架师,同时我们早在6、7年前开始深耕云监控研发领域的,整个团队加上我们这么多年累积,确实在行业当中很难找得出像我们这样第二个团队的。

记者:我也就很好奇,如果你们现在如果有客户是100家店,明天提出来,我要把我扩容到1000家店,你们是不是马上就可以做到?

刘冬冬:云监控最重要的商业级弹性扩展能力,是我们基本保障,发布的慧店平台可以轻松支撑亿级并发,所以你刚提到的中型门店动态扩展,对我们没有任何挑战性的,这是必须达到的。我们云平台已经进入3.0阶段,强调扩展性,松耦合,扩展及大型互联网构架的并发能力,同时我们在硬件层到平台层也都做了全部彻底重构,而硬件底层系统都深度做了研发了,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这样底气说话,通过互联网技术做一个靠谱的商业平台并真正为传统线下用户解决管理问题,做个绝非儿戏的平台,并支撑他们海量多样的业务高速扩展就是我们的目的。

记者:现有客户会不会提出突然想到的,很难的一个要求?比如我突然想到,你要在我这一千家店里面提供一定数据,这个很困难的?

刘冬冬:这种长尾需求在我们所处2B的行业几乎每天都会有的,2B跟2C不太一样,2B业务场景和业务需求非常繁杂的,而且很多需求基本是一个脏活累活,但是我们的平台已经被蹂躏这么长时间了,我们平台已经进化到足够灵活、足够开放,很多业务需求在平台层可以数据组装,也许你可以需要一个更加好的功能,但是我现在现成没有,但是我们数据层可以灵活通过接口封装,帮你快速组装出来以后满足你的业务需求,这样的能力称为变态的2B数据扩展能力。

沈修平:因为我们是开放的平台,很多需求肯定是实现不了,我们开放出去,有很多第三方开发者,可以在上面做很多应用开发,这是我们一直讲平台是开放的,我们只是把初期开放出来,如果以后有非常多的开发者,我们平时不直接对接需求,如果他有什么开发能力,然后直接把你需求对接上去。

刘冬冬:现在我们蛮多这样的合作伙伴,已经跟我们对接了,包括百胜软件-国内最大的连锁ERP软件,也包括用友软件对接都已经到了尾声了,因为我们认为真正的开放平台应该让用户更加方便简单地去用,去扩展,去解决问题。 #hc360分页符#

记者:你们系统跟他们系统应该黏合在一起的。

我想问一下B轮融资额多少?

沈修平:近亿。

记者:你们做项目A轮在2012年?

沈修平:2013年。

记者:2013年和这一次做B轮的时候,都有商业项目书?

沈修平:商业计划书。

记者:这两次商业计划书里面自己对自己的最大的卖点有多大差别?

沈修平:A轮把摄象头接入互联网,实现简单的管理,这个在我们第一和第二个阶段之间,那是第二个阶段刚开始,我们把互联网摄象头互联网化,这一轮全部大数据化,我们真正做大平台的概念,我们可能还有一个发布会,关于开放平台的发布会,实际上这个时候真正大数据更多的,而且数据量更大,因为我们很快年底到100万的视频接入量,很快上百万上千万的接入量,视频每天都在上传,那么多数据在我们大平台上,这是非常非常恐怖的,可能以后土豆、优酷等数据量都没有我们大。

记者:B轮的时候你们投资者最关心的,比较集中提的疑问会是什么问题呢?他们可能觉得你们公司这一块有一点欠缺,我要考虑考虑是不是该投你们?这个问题主要是哪一些?

沈修平:投资者第一个对团队很关心的,对团队的组合能力,这是投资者非常关心的。第二个你技术是不是按照你所讲的,确实这么牛,能解决这么多问题?然后是不是真的在消费者当中有影响力,这个问题是每个投资者都会去问的,很多投资者对我们行业都不熟。他们觉得这很有市场,但是你说你这么好,然后技术本身来说,我们创新技术不管安防行业还是互联网行业都不熟,本身投资机构技术人去介入不太可能,我们要用事实证明商业模式是合理的东西,自己去证明自己,这是很关键的东西。越到后面越容易,你自己证明你是成功的商业模式,你是成功的技术,证明以后后面就可以好很多,我不讲太多,数据123拿出来,我已经实现的数据你没话说了。

记者:贵公司现在自己有没有觉得还有什么短板吗?

沈修平:短板就是速度,速度永远不够,现在就是要求数据。

记者:是指研发速度还是什么?

刘冬冬:第一个产品研发的迭代速度;第二个市场扩展速度;第三个融资的速度。

沈修平:现在发展太快以后很多东西确实是缺,后面需求,现有客户来100、200家,很多客户部敢要求,我们没计划有这么多客户来,这些用户需求来了以后,涌进来以后我们压力会感觉非常非常大。 #hc360分页符#

记者:IPO上创业版吗?

沈修平:上新三板。

记者:还没有挂牌?

沈修平:年底。

记者:你想在新三板做市呢?还是在哪?

沈修平:在资本市场状况,都有可能。

记者:投资人有没有对补协议?希望你们未来业绩到多少?

沈修平:业绩或多或少有一些,但是我们不是很强的业绩对补,在量或者方面有一些。

记者:未来几年你们销售额这一块,会有多大百分比的年增长?

沈修平:每年大概翻2倍到3倍的速度。我规划当中看一下,如果顺利地话四倍增速。

记者:是不是每一块大客户签下来以后,你量可能会成倍成倍增长?

沈修平:今天我们实际上没有讲,我们目前商业模式很大一点是什么呢?每个用户不断扩张的,你成为我用户之后,我自然坐着不动,你也会迅速地在扩张当中。

记者:现在有一千家店,现在扩张到两千家店,销售额自然就翻倍了。

沈修平:还有生态链模式,今天没有去讲,生态链模式这种速度非常快,纯互联网模式,只要把平台技术输出去,比如传统摄象头厂家,他要实现互联网化,我们把平台输出给他,建在他的硬件上,手机跟Store结合,整个结合起来非常好。

记者:你不就是成了下一个苹果了吗?

沈修平:我们目标打造安防业的苹果。

记者:你们有竞争对手吗?

沈修平:应该有一些。

记者:但是技术上储备跟你们没有办法比的?

沈修平:对。

记者:你们发明专利授权多少?

沈修平:发明专利拿授权需要时间,现在是4个还是5个,发明专利拿到授权的。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热门作者

东方

简介: 天马行空的文字之旅。

邮箱: liutingting03@hczyw.com

简介: 保持期待,奔赴山海。

邮箱: zhuangjiaxin@hczyw.com

松月

简介: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邮箱: wuxiaqing@hczy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