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安防网讯 无人机自从崛起以来,“黑飞”问题就一直常伴左右,成为了无人机发展挥之不去的阴影,而且随着无人机的发展,黑飞问题愈演愈烈,已经成为全球普遍性问题。2017年春节期间,黑飞问题更是常常见于报端,媒体的屡屡报导一时间将“黑飞”问题的严重性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渲染,于是“无人机的黑飞问题,迟早会毁掉无人机行业”的说法悄然出现。那究竟无人机的黑飞问题,已经严重到何种程度?真的会毁掉无人机行业吗?又该如何治理?慧聪安防网有幸采访了广州市大域驰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郑嘉豪,我们来看看郑经理怎么说?
广州市大域驰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 郑嘉豪
慧聪安防网:您觉得现在无人机“黑飞”问题严重,主要是谁的责任?
郑嘉豪:随着近年来小型航拍飞行器迅猛发展,未经审批的“黑飞”行为带来了诸多安全问题。去年4月,河南一名67岁老人在自家桃园被一架从空中俯冲下来的航模飞机器撞倒后身亡。2013年12月,一架经航模改装的无人机闯入首都机场,致首都机场十余班次航班延误起飞、两班次航班空中避让,4名涉案人员因涉嫌危险方式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刑事拘留。
由于现在的航拍飞行器操作简单,我市有很多爱好者购买使用。市民卢先生是一名摄影爱好者,花了5000余元购买了一款四轴航拍飞行器,但是每次都是偷偷飞行,飞行时间在20分钟以内,趁没被人发现赶紧停止。
据专业人士介绍,无人机是指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
根据《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的相关规定,从事通用航空飞行活动的单位、个人,凡是未经批准擅自飞行、未按批准的飞行计划飞行、不及时报告或者漏报飞行动态、未经批准飞入空中限制区域和空中危险区域的,由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造成重大事故或者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责任。此外,由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关于加强航空模型飞行场地管理的通知》中规定,遥控航空模型的飞行场地、飞行空域内不得有人或建筑群、高压电线等障碍物,任何情况下无人机都不得在人群上空飞行。
慧聪安防网:您觉得“黑飞”问题会毁掉无人机行业吗?
郑嘉豪:之前无人机总是出现事故和问题,是因为没有相关的规范出来,现在规范已经出来了,无人机市场和应用市场将会越来越好。少数人也不可能再将整个市场“搅黄”了。今后禁飞的地点会越来越多,即便是持证上岗的人,如果有拍摄需要也要看能不能跟相关部门申请下来无人机的起飞权限。尤其是人群密集的区域、军事禁区、机场等等场所,估计是绝对不允许再飞无人机的,一定会从严处理。
现在无人机的技术发展越来越快,虽然消费级无人机行业已经红海化,也就是趋于饱和,新的厂商已经很难进入市场,但是整个市场的发展却没有放缓。大疆依然一家独大,其它诸多品牌的战争依旧白热化,国内外市场都是如此。
在应用方面,现在的无人机已经进入到各行各业中,比如快递、拍摄、测绘、巡查。很多人类无法进入的危险之地都可以用无人机来代替,比如隧道洞穴的勘察;很多需要快速反应的救援也可以用无人机代替,比如运送药品器械到山上给伤员。这样的应用案例越来越多,行业也越来越丰富,所以对于无人机来说,市场前景很好,可以开发的市场范围也很广。
慧聪安防网:您觉得无人机“黑飞”问题的治理,需要哪些角色的努力?
郑嘉豪: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管制协会,公安局,无人机制造商
慧聪安防网:您觉得无人机“黑飞”的治理,安防行业能从中获得什么机会吗?
郑嘉豪:虽然对贵行业没有过多的了解,但是无人机安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