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投稿

欧美企业“急刹车”,中国企业降价潮,新能源战略还能盘活吗?

2024-03-22 18:46 来源:慧聪物联网编辑部作者:

进入2024年以来,美国、欧洲频频在汽车电动化转型上“踩刹车”


一方面,“造车十年”的苹果宣布放弃电动车计划,奔驰、宝马、福特、通用也紧随其后推迟电动化;另一方面美国政府放缓了对于汽车产品电动化转型的比例要求,欧洲也放缓了对于全面禁止内燃机的要求……


反观国内,比亚迪高喊“电比油低”口号,率先发起新一轮价格战。首张多米诺骨牌被推倒,五菱、极氪、上汽大众、日产、奇瑞、吉利等企业也紧随其后加入降价大潮,推出各种增配减价、现金折扣等优惠政策,力图抢占市场份额。


三年闷声造车的小米在同行“排挤”和新车即将上市节点仍坚定信心。

欧美企业“急刹车”,中国企业降价潮,新能源战略还能盘活吗?

近年来国家大举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前不久落幕的两会中也少不了对其推动的身影。


有关电动车发展的相关话题十分火热,无论是新能源产业本身或是上升到国家战略导向,懂不懂车的人都能聊上两句。


有言论称中国新能源转型的高歌猛进让欧美倍感压力,更有甚者认为欧美大厂集体撤退新能源阵营,独留all in的中国车企死守新能源,此举为一场阴谋。


理性分析来看,欧美车企真的要放弃电动化革命吗?节节告退背后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我国押注新能源还有望吗?


01

欧美车企“中场休息”


我们先来看,相关消息称苹果会宣告耗资百亿美元的电动车项目终结,转而将投入的重点放到了当下最炙手可热的AI人工智能领域


相关人士表示:对于造车项目,苹果团队内部在技术路线、产品定位、合作伙伴、项目管理和资源分配等多个方面的意见不统一,导致项目进展缓慢。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不失为一种及时止损的发展策略。


而豪车品牌奔驰直接摊牌了,表明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好。


奔驰集团近期在财报发布会上宣布,鉴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速度未达预期,不再坚持2030年全电动化计划,同时保证继续改进其燃油车。


在2月的年度股东大会上明确将电动化目标推迟五年,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销量占比达到50%。


大众宣布将放弃在沃尔夫斯堡生产 ID.3 的计划以节省开支,并表示直到2025年,大众部分电动车型的利润率才能达到燃油车型的水平。


然而欧美大厂并未“全军撤退”,更多的则是中场休息以进行策略的调整。


像奔驰,虽然放弃2030年全面转电,但仍旧重视电车,将计划更改为油电各半


福特亦表明,虽然电气化转型步伐放缓,但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投入不会削减

欧美企业“急刹车”,中国企业降价潮,新能源战略还能盘活吗?

近年来,欧美传统车企面对新兴电动车品牌的崛起和市场需求的转变,纷纷布局电动化战略。然而,技术成熟度、成本控制、基础设施配套以及消费者接受程度等因素,均影响着电动车的市场渗透速度,电动车的普及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此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要政府在相关补贴、充电桩建设等方面出台更为利好的政策,但在全球经济放缓、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相继爆发的背景下,欧美难以将更多公共资源投入到新能源汽车领域;


在这样的背景下,欧美汽车厂商在新能源计划上做出调整或暂停,并非出于放弃,而是出于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洞察和战略考量。


02

中国车企跟还是不跟?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1400万辆,约占新车销量的18%,中国的销量约占全球总销量的60%


在全球注册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中,超过50%品牌在中国。


随着产量的增长,出口量也在增加。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也是前所未有,在同类产品中,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交付市场的零售价比传统乘用车汽车制造商的竞品便宜30%~50%。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新能源转型的高歌猛进让欧美倍感压力。


近日,拜登政府以所谓防范国家安全风险为由,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汽车展开调查。“美国之音”网站援引分析人士的话称,拜登政府将会出台非关税限制措施,避免中国电动汽车冲击美国汽车市场。


结合欧美政府、车企策略的调整,对于中国车企而言,会在短期内带来一定程度的库存压力,导致一部分原有出口产能面临滞销。从长期看也会影响中国新能源车企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前景的判断,考验中国新能源车企的战略定力。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董扬分析:在各国新能源汽车起步的第一阶段,往往需要政府通过减税、财政补贴等方式推广普及。欧美国家正是处于该阶段,而中国的汽车电动化已进入市场推动为主的阶段,而且个人用车体验会越来越好,逐渐明显优于燃油车。


当下,全球汽车巨头,除了丰田,基本已认同电动化是汽车产业革命的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兴起是大势所趋。

欧美企业“急刹车”,中国企业降价潮,新能源战略还能盘活吗?

当新能源汽车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规模效益时,才会一方面使生产成本明显下降,产品价格更加亲民;另一方面推动充换电基础设施大规模普及,让用户补能更方便,充分体验到新能源汽车的产品优势。


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充电排队、续航里程、性能、外观等方面的瓶颈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购车决策。


新能源汽车产业既是“碳中和”等先进环保理念的切身实践,更是推动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新质生产力之一。尽管跨国车企在战术上有所调整,我们仍然应该坚定自身的电动智能化转型的战略定力。


在新能源汽车多个方面进一步改进和发展,以提升用户体验,赢得市场认可,才能在全球汽车工业“弯道超车”攻坚之战中取得胜利。


03

细分赛道抢发展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鏖战,关乎的不仅仅是车企,对于其产业链上下游而言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优先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带动下,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以电池产业为例,我国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驱动,使得电池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池生产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带动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产业的成长,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为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我国政府大力支持充电桩产业的发展,积极推动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充电桩数量已位居全球首位,充电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伴随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将带动充电桩、能源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带来新的安全挑战,如电池安全、车辆安全等问题。电池安全监测系统、车辆防盗系统等安防产品将得到广泛应用,有效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

欧美企业“急刹车”,中国企业降价潮,新能源战略还能盘活吗?

从大方向来看,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进程将带动智能交通、智能监控等安防领域的创新发展,为我国安防产业的升级注入了新活力。


得以窥见,我国优先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将持续促进产业链的完善,带动充电桩、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这不仅为安防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思路,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将进一步提升产业的整体水平。


写在最后


围绕新能源汽车所进行的大国博弈,处于极力拉扯局面。欧美中场休息,国内乘势而上迎来拐点。


新能源汽车赛道,任重而道远。产业链各方应把握红利期和空档争先发展,着力完善充电桩、基础设施配套需求,安防产业亦如是

本文:慧聪物联网综合整理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热门作者

东方

简介: 天马行空的文字之旅。

邮箱: liutingting03@hczyw.com

简介: 保持期待,奔赴山海。

邮箱: zhuangjiaxin@hczyw.com

松月

简介: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邮箱: wuxiaqing@hczy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