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投稿

2010年出入口控制与识别市场研究报告(一)

2020-03-19 16:43 来源:慧聪安防网研究部作者:

2010年出入口控制与识别市场研究报告

慧聪安防网研究部

编者按:本文是此前慧聪物联网特约专家顾问-向良璧老师(笔名:乔索),于2012年撰写的文章,现在看来对产业发展仍具有参考价值,为此我们将文章再次发布出来,希望对业界人士有所启示。

第一章出入口控制与识别产品概述

第一节出入口控制产品简介

出入口控制系统包括门禁系统(AccessControlSystem)与停车场管理系统(ParkingControlSystem)两大系统,由于门禁系统出现较早、份额较大,出入口控制系统有时也简称为门禁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作为智能弱电产品中的一种安防系统集识别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现代安全管理措施为一体,涉及光电、电子、机械、计算机、通讯、生物技术等诸多新技术,体现了现代智能化管理的要求。因此,它是一种新型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是解决重要部门出入口实现安全防范管理的有效措施,因而应用广泛。实际上,门禁系统就是在建筑物内外的出入口通过识别技术手段来实现对人(或车辆)的进出实施放行、拒绝并报警、记录等功能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广义范围它包括大门门禁控制、停车场管理、考勤管理、人员跟踪定位、巡更管理等安全系统和一卡通消费、物流等管理系统。

门禁控制系统的功能是有效地管理门的开启与关闭、保证授权出入门人员的自由出入、限制未授权人员的进入、对暴力强行进入门行为予以报警。同时可对出入人员与出入类别管理,对出入区域分类管制,对出入人员代码、出入时间、出入门号码进行登录与存储。

在数字化网络化飞速发展的今天,门禁系统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门道及钥匙管理,已逐渐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出入口控制管理系统。它在工作环境安全、人事考勤等行政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门禁系统组成

门禁系统由信息采集部分、传输部分、识别处理与控制三个部分组成,包括被控制门、电控锁、门磁开关、身份识别装置(卡片及读卡器、生物识别设备、密码键盘等)、控制器、报警传感器、报警喇叭、手动按钮、钥匙、指示灯、与上位机通讯的线缆、上位PC机、专用软件等软硬设备。

1.门禁控制器:门禁系统的核心部分,相当于计算机的CPU,它负责整个系统输入、输出信息的处理和储存、控制等等。控制器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安装于中央控制室。其中包含各种控制扩展板,遥控程序设置器,机上显示板,数据存储转移模块等。

2.读卡器:读取卡片中数据的设备(生物特征识别设备用识别仪)。

3.电控锁: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用户应根据门的材料、出门要求等需求选取不同的锁具。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普通电磁锁:电磁锁断电后是开门的,符合消防要求。并配备多种安装架以供顾客使用。这种锁具适于单向的木门、玻璃门、防火门、对开的电动门。

(2)阳极锁:阳极锁是断电开门型,符合消防要求。它安装在门框的上部。与电磁锁不同的是阳极锁适用于双向的木门、玻璃门、防火门,而且它本身带有门磁检测器,可随时检测门的安全状态。

(3)阴极锁:一般的阴极锁为通电开门型,适用单向木门。安装阴极锁一定要配备UPS电源。因为停电时阴级锁是锁门的。

4.卡片:相当于开门的钥匙。可以在卡片上打印持卡人的个人照片,开门卡、胸卡合二为一。

5.其它设备:出门按钮是按一下打开门的设备,适用于对出门无限制的情况。

门磁用于检测门的安全/开关状态等。

电源:整个系统的供电设备,分为普通和后备式(带蓄电池的)两种。

在门禁控制系统中通常安装有报警装置,当检测到有未经允许的出入,以及门被强行打开或保持开门状态时间过长等情况将产生报警信号。

门禁系统的功能

目前,一个成熟的门禁系统可实现以下的基本功能:

1、对通道进出权限的管理功能

对通道进出权限的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人员出入权限设置、更改、取消、恢复等。

①进出通道的权限:即对每个通道设置哪些人可以进出,哪些人不能进出等。

②进出通道的方式:即对可以进出该通道的人进行进出方式的授权,进出方式通常有密码、读卡(生物识别)、读卡(生物识别)+密码等方式。

③进出通道的时段:即设置该通道的人可以在什么时间范围内可以进出等。

2、实时监控功能

系统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微机实时查看每个门区人员的进出情况(同时有照片显示)、每个门区的状态(包括门的开关,各种非正常状态报警等);也可以在紧急状态打开或关闭所有的门区。

3、异常报警功能

在异常情况下,系统可以实现微机报警或报警器报警。如非法侵入、门超时未关等异常报警;非法闯入、门锁被破坏等情况出现时,系统会发出实时报警信息并传输到管理中心。

4、存储功能

系统可存储人员出入的日期、时间、卡号、是否非法等相关信息。即储存所有的进出记录、状态记录等。

5、集中管理与出入记录查询功能

后台管理工作站可建立用户资料库,定期或实时采集每个出入口的进出资料,同时可按各用户进行汇总、查询、分类、打印等。并且,还可按不同的查询条件进行出入记录查询;如配备相应考勤软件也可实现考勤、门禁一卡通等。

6、反潜回、防尾随与防胁迫功能

在有人刷卡正常进入门时,乘门开启的间隙可能有“小人”尾随而入,因此门禁系统必须要能防尾随与反潜回。所谓反潜回,就是持卡人必须依照预先设定好的路线进出,否则下一通道刷卡无效。这种功能也可说是防止持卡人尾随别人进入。

通常防止尾随的方法一般也有三类:

①加装尾随检测装置,即利用红外传感器的光束探测法;

②利用机电式锁定装置,限定每次只允许进入一人,如旋转门和称重控制法等;

③生物特征识别法,即对进出者做生物特征识别,以确保没有在生物特征数据库存挡者“不得入内”。这是将门禁控制与防尾随两种功能合二为一的系统,也是功能较完备的出入口控制系统。

当授权人被胁迫执行开门功能时可启动系统的防胁迫功能,主机可在不惊动胁迫人的情况下发出报警信号。

7、逻辑开门功能

简单地说,这种逻辑开门功能就是同一个门需要几个人同时刷卡(或其他方式),才能打开电控门锁。

8、网络设置管理监控功能

大多数门禁系统只能用一台微机管理,而技术先进的系统则可以在网络上任何一个授权的位置对整个系统进行设置监控查询管理,也可以通过INTERNET网上进行异地设置管理监控查询。

9、消防报警监控联动功能

可实现消防联动,当出现火警等情况时,由中心统一开启出入通道,门禁系统可以自动打开所有电子锁,以使里面的人随时逃生。并且,可启动CCTV实现联动实时监控。

与监控联动,通常是指监控系统自动将有人刷卡时(有效/无效)的情况录下,同时也将门禁系统出现警报时的情况录下来。

10、双门互锁功能

高等级门禁系统为确保安全,便于隔离危险人物,可设置双门互锁功能,即只有第一道门锁住之后才能打开第二道门,总之,现在持卡人必须关上刚进入的门,才能打开下一个门。如果系统管理人员认为入门人员属于危险人物可以锁住两道门,将危险人物封闭在两道门之间。

11、电梯控制等其他扩展功能

在门禁系统的基础上,增加相应的辅助设备,还可以扩展进行电梯控制、车辆进出控制,物业消防监控、保安巡检管理、餐饮收费管理等,从而真正实现区域内一卡智能管理等。如在电梯内部安装读卡器,用户通过读卡即可对电梯进行控制,无须按任何按钮。

12、其他功能

如双向进出、自动方向识别,每路通道均可入可出,人员通过时,系统会自动识别进出方向,为管理者提供更准确的数据;住户异常告警,如学生入住48小时以上不再外出即可告警。

门禁运行机制

门禁系统在实际应用时应考虑选用下列之一运行机制:

(1)“FAILSAFE"——用以保障人员安全的失电时可出入机制,即当电源故障或后备电池值下降时,锁具处于开锁状态,从而在紧急状态下还能够出入,如电影院停电时人员的疏散,电磁锁即属于此一类。

(2)“FAILSECURE”——用以保障财产安全的失电时保安机制,即当电源故障时锁具处于锁住状态。对于保障财物安全的场合这种机制较为理想,但需有一把机械式钥匙才能出门否则只能坐等电源的恢复。

第二节识别产品简介

身份识别技术是门禁系统的核心技术。常用的身份识别技术主要有卡片、生物识别、密码等几种。为了使用方便、提高安全性,门禁系统常常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识别技术。

卡片式识别有三种基本编码技术:一是根据光技术原理编码,对应的卡片种类有穿孔卡、条码卡、红外卡等;二是根据磁技术原理编码,对应的卡片类型有磁条卡、威根卡、铁酸钡卡;三是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微处理器芯片进行编码,如IC卡。初期的卡片需要与读卡器进行物理接触,以便为其提供电源和交换信息,属于接触式卡。后来又出现了一种近距离耦合式IC卡,IC卡如果能采用射频进行能量与信息交换则称为感应(非接触式)卡。

根据IC卡的存储方式不同可分成三种:可读写卡(RW)、一次写入多次读出卡(WORM)和只读(RO或ID)卡。RW卡一般比WORM卡和RO卡贵得多。WORM卡是用户可以一次性写入的卡,写入后数据不能改变。例如ID卡存有一个惟一的号码,不能修改,ID卡靠读卡器感应供电并读出存储在EEPROM芯片中的唯一卡号,因此它也属于非接触式卡。

非接触式卡统称为感应卡或电子标签。可读写的非接触式卡又进一步分为非加密存储器卡、逻辑加密存储器卡(如Mifare卡、Legic卡、INDALA卡等)和CPU智能卡等多种。目前应用主流是非接触式逻辑加密存储器卡和CPU智能卡

Mifare是PhilipsElectronics公司所拥有的13.56MHz非接触式辨识技术,Mifare卡是一种可读写卡。一张Mifare卡有16个分隔的区块,除第一个区块用作卡片其他部分的目录外,其余的15个区块可用来储存资料,最多可提供15种不同的应用,从而具备一卡多用(一卡通)的特点。CPU卡内具有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数据存储器(EEPROM)以及片内操作系统(COS),CPU卡不仅仅是单一的非接触卡,而是一个带有卡片操作系统(COS)的应用平台,装有COS的CPU卡相当于一台微型计算机,不仅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同时具有命令处理、计算和数据加密等功能。

RFID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如汽车及火车交通监控、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物品管理、流水线生产自动化、仓储管理、动物管理、车辆防盗等场合,安全出入检查、停车场管理系统等门禁设备是其目前主要应用领域。

生物识别技术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和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的一门技术。由于人体特征具有人体所固有的不可复制的唯一性,这一生物密钥无法复制,失窃或被遗忘,利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身份认定,安全、可靠、准确。而常见的口令、IC卡、条纹码、磁卡或钥匙则存在着丢失、遗忘、复制及被盗用诸多不利因素。因此采用生物"钥匙",您可以不必携带大串的钥匙,也不用费心去记或更换密码。而系统管理员更不必因忘记密码而束手无策。生物识别技术产品均借助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实现,很容易配合电脑和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整合,实现自动化管理,适用于高度机密性场所的安全保护。人体生物特征识别系统主要类别有生理特征(如指纹、掌纹、指静脉、脸像、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语音、笔迹、步态等)两大类。

密码输入识别技术以输入代码的正确与否来作为是否开门允许出入的判据,有面板固定式键盘和乱序键盘两种不同类型的键盘。

停车场系统组成及主要功能

现代停车场管理系统配置包括停车场控制器、IC卡读卡器、感应卡(有源卡和无源卡)、自动道闸、车辆感应器、地感线圈、通讯适配器、摄像机、视频硬盘录像机、传输设备、停车场系统管理软件等产品。这种系统有助于公司企业、政府机关、住宅小区等对于内部车辆和外来车辆的进出进行现代化的管理,对加强企业的管理力度和提高公司的形象有较大的帮助。

公共停车场管理系统主要具备以下功能:1、实时监视功能:无车进入时,可在监控电脑上实时监视进出口的车辆及活动情况。2、应能支持永久卡和临时卡的工作方式,自动识别,记录存储。3、防砸车功能:当车辆处于道闸的正下方时,地感线圈检测到车辆存在,道闸不会落下,直至车辆全部驶离其正下方。4、满位检测功能:在管理电脑中设置好该停车场的车位,如进入该停车场的车辆到达车位数时,电脑提醒管理员,并在电子显示屏上显示车位已满。5、脱机运行功能:网络中断或PC故障时,停车场系统仍能正常工作。6、手动控制功能,停电时道闸能正常使用,一些先进的停车场管理系统还具备停车诱导、自动找车、云停车等功能。

第三节门禁产品的分类

门禁系统可以按识别形式、控制器与读卡器是否一体、系统通信形式等进行分类。

门禁系统按识别方式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1、密码识别:通过检验输入密码是否正确来识别进出权限。

这类产品又分两类:一类是普通型,一类是乱序键盘型(键盘上的数字不固定,不定期自动变化)。

电话面板固定式键盘型:电话面板固定式键盘的0~9在键盘上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优点:操作方便,无须携带卡片;成本低。缺点:同时只能容纳三组密码,容易泄露,安全性很差;无进出记录;只能单向控制。现仅用于与刷卡机配套使用。

乱序键盘型:乱序键盘亦即0~9共10个数字在显示键盘上的排列方式不是固定式,而是随机的,每次使用时显示数字的顺序都不同。目前这种方式已被广泛使用。优点:操作方便,无须携带卡片,安全系数稍高;缺点:密码容易泄露,安全性还是不高;无进出记录;只能单向控制,成本高。

2、卡片识别:通过读卡或读卡加密码方式来识别进出权限。

按卡片种类又分为:

接触式卡片识别:接触式卡片有条码卡、磁条卡、红外线卡、铁码卡(威根卡)、接触式集成电路卡(IC卡)等。

非接触式卡统称为感应卡或射频识别(RFID)卡,又进一步分为ID卡、Mifare智能卡、Legic智能卡、INDALA(Motorola)卡、CPU智能卡等多种。ID卡也称为感应式“磁卡”,它存有一个惟一的号码,ID卡最便宜,主要有台湾SYRIS的EM格式、美国HID、TI、MOTOROLA等各类ID卡。ID卡靠读卡器感应供电并读出存储在EEPROM芯片中的唯一卡号。我们认为由于ID卡内有IC芯片,它也应属于IC卡的一种。ID卡优点:成本较低;虽然它仅是一种只读卡,但利用后台计算机控制管理,即使是涉及收费管理的问题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应用,如食堂就餐收费管理等。ID卡缺点:卡片、设备有磨损,寿命较短;卡片容易复制;不易双向控制;一人一卡(+密码),安全性较差。

Mifare是PhilipsElectronics公司所拥有的13.56MHz非接触式辨识技术,Mifare卡是一种可读写卡。一张Mifare卡有16个分隔的区块,除第一个区块用作卡片其他部分的目录(Directory)外,其余的15个区块可用来储存资料,最多可提供15种不同的应用,从而具备一卡多用(一卡通)的特点。Philips公司的Mifare卡片主要由天线、高速射频接口、ASIC专用集成电路三部分组成。它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射频识别卡。智能射频卡片识别:优点:卡片,设备无接触,开门方便安全;寿命长,理论数据至少十年;安全性较高,可联微机,有开门记录;可以实现双向控制。卡片很难被复制;缺点:成本较高。

非接触CPU智能卡与非接触逻辑加密卡相比,拥有独立的CPU处理器和芯片操作系统,所以可以更灵活的支持各种不同的应用需求,更安全的设计交易流程。但同时,与非接触逻辑加密卡系统相比,非接触CPU智能卡的系统显得更为复杂,需要进行更多的系统改造,比如密钥管理、交易流程、PSAM卡以及卡片个人化等。非接触CPU智能卡可以通过内外部认证的机制,高可靠的满足不同的业务流程对安全和密钥管理的需求。对电子钱包圈存可以使用圈存密钥,消费可以使用消费密钥,清算可以使用TAC密钥,更新数据可以使用卡片应用维护密钥,卡片个人化过程中可以使用卡片传输密钥、卡片主控密钥、应用主控密钥等,真正做到一钥一用。

非接触CPU卡加密算法和随机数发生器与安装在读写设备中的密钥认证卡(SAM卡)相互发送认证的随机数,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通过终端设备上SAM卡实现对卡的认证。

(2)非接触CPU卡与终端设备上的SAM卡的相互认证,实现对卡终端的认证。

(3)通过ISAM卡对非接触CPU卡进行充值操作,实现安全的储值。

(4)通过PSAM卡对非接触CPU卡进行减值操作,实现安全的扣款。

(5)在终端设备与非接触CPU卡中传输的数据是加密传输。

(6)通过对非接触CPU卡发送给SAM卡的随机数MAC1,SAM卡发送给非接触CPU的随机数MAC2和由非接触CPU卡返回的随机数TAC,可以实现数据传输验证的计算。而MAC1、MAC2和TAC就是同一张非接触CPU卡每次传输的过程中都是不同的,因此无法使用空中接收的办法来破解非接触CPU卡的密钥。

非接触CPU智能卡,可以使用密钥版本的机制,即对于不同批次的用户卡,使用不同版本的密钥在系统中并存使用,达到密钥到期自然淘汰过渡的目的,逐步更替系统中所使用的密钥,防止系统长期使用带来的安全风险。非接触CPU卡智能卡,还可以使用密钥索引的机制,即对于发行的用户卡,同时支持多组索引的密钥,假如当前使用的密钥被泄漏或存在安全隐患的时候,系统可以紧急激活另一组索引的密钥,而不用回收和更换用户手上的卡片。

3、生物识别:人体生物特征识别(Biometrics)系统是以人体生物特征作为辨识条件,有着“人各有异、终身不变”和“随身携带”的特点,因此具有无法仿冒与借用、不怕遗失、不用携带、不会遗忘、有着个体特征独特性、惟一性、安全性的特点,适用于高度机密性场所的安全保护。人体生物特征识别系统主要类别有生理特征(如指纹、掌纹、脸像、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语音、笔迹、步态等)两大类。优点:从识别角度来说安全性极好;无须携带卡片。缺点:成本很高,识别率不高,对环境要求高,对使用者要求高。

为了使用方便、提高安全性,门禁系统常常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识别技术。

门禁系统按控制器与读卡器是否一体可分为以下两类:

1.控制器自带读卡器(识别仪):这种设计的缺陷是控制器须安装在门外,因此部分控制线必须露在门外,内行人无须卡片或密码可以轻松开门。

2.控制器与读卡器(识别仪)分体的:这类系统控制器安装在室内,只有读卡器输入线露在室外,其它所有控制线均在室内,而读卡器传递的是数字信号,因此,若无有效卡片或密码任何人都无法进门。

门禁系统按与电脑通讯方式可分为以下三类:

1、单机控制型门禁。就是一个机子管理一个门,不能用电脑软件进行控制,也不能看到记录,直接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特点是价格便宜,安装维护简单,不能查看记录,不适合人数量多于50或者人员经常流动(指经常有人入职和离职)的地方,也不适合门数量多于5的工程。这种类型门禁系统常用于门禁系统适用于安全级别不高,成本预算低,门数不多的场合,以及无需快速授权和分析门禁出入记录的场合。

2、RS485联网门禁。是一种可以和电脑进行通讯的门禁类型,直接使用软件进行管理,包括卡和事件控制。所以有培训简单、管理方便、控制集中、可以查看记录、对记录进行分析处理以用于其它目的,可以进行考勤等增值服务的优点。RS485联网门禁系统适合于人多、流动性大、门多的工程。缺点是由于受总线负载能力的约束,系统规模一般比较小;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施监控;系统规模受总线传输距离影响。

3、TCP/IP门禁。也叫以太网联网门禁,也是可以联网的门禁系统,但是通过网络线把电脑和控制器进行联网。除具有RS485门禁联网的全部优点以外,还具有速度更快,安装更简单,联网数量更大,可以跨地域或者跨城联网。这类系统的缺点是系统的通讯部分的稳定需要依赖于局域网的稳定,设备价格高,操作维护复杂。TCP/IP门禁系统适合安装在大项目、人数量多、对速度有要求、跨地域的工程中。

门禁系统如按管理结构模式还可分为以下三类:

①单向感应式(读卡器+控制器+出门按钮+电锁)

使用者在门外出示经过授权的感应卡,经读卡器识别确认合法身份后,控制器驱动打开电锁放行,并记录进门时间。按开门按钮,打开电锁,直接外出。适用于安全级别一般的环境,可以有效地防止外来人员的非法进入。这是目前最常用的管理模式。

②双向感应式(双向读卡器+控制器+电锁)

使用者在门外出示经过授权的感应卡,经读卡器识别确认合法身份后,控制器驱动打开电锁放行,并记录进门时间。使用者离开所控房间时,在门内同样要出示经过授权的感应卡,经读卡器识别确认身份后,控制器驱动打开电锁放行,并记录出门时间。适用于安全级别较高的环境,不但可以有效地防止外来人员的非法进入,而且可以查询最后一个离开的人和时间,便于在特定时期(例如失窃时),用来提供证据,落实责任。

③联网模式

联网模式是通过RS485/RS232信号转换器,将若干个单向感应门禁模块和双向感应门禁模块连接成一个集中管理的中大型门禁系统。一个RS485/RS232信号转换器可以串联负载128台控制器。每台控制器分别控制1-4个门。一台电脑就可以通过串口对所有的门禁考勤系统进行集中管理。

第二章出入口控制与识别市场状况

第一节出入口控制与识别市场发展历程

出入口控制(简称门禁)系统顾名思义就是对出入口通道进行管制的系统,它是在传统的门锁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门禁技术的核心是识别技术,识别技术也应用于消费、物流等其他一些领域。由于门禁是识别技术初期的主要市场,因此识别市场的发展也是随着门禁系统的进步而发展的。

中国的门禁系统发展经过了“仿造”、“探索”、“成熟”三个时段,90年代初期,门禁系统开始引进国内,95年左右国内门禁设备大多以仿造国外产品为主;2000年后逐渐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之路,此时期的门禁稳定性十分欠缺,多是以单门门禁为主;到05年以后,随着安防企业受到重视,门禁系统也逐渐走向成熟。

传统的机械门锁和钥匙可以看成是一种简单的机械门禁与识别装置。机械门锁仅仅是单纯的机械装置,无论结构设计多么合理,材料多么坚固,人们总能通过各种手段把它打开。在出入人很多的通道(如办公室,酒店客房)钥匙的管理很麻烦,钥匙丢失或人员更换都要把锁和钥匙一起更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出现了电子磁卡锁、电子密码锁,这两种锁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出入口通道的管理程度,使通道管理进入了电子时代。

但是,随着这两种电子锁的不断应用,它们本身的缺陷就逐渐暴露,磁卡锁的问题是信息容易复制,卡片与读卡机具之间磨损大,故障率高,安全系数低。密码锁的问题是密码容易泄露,出了问题又无从查起,安全系数很低。同时这个时期的产品由于大多采用识别部分(密码输入)与控制部分合在一起安装在门外,很容易被人在室外打开锁。这个时期的门禁系统还停留在不成熟阶段,因此当时的门禁系统通常被人称为电子锁,应用也不广泛。随着市场的需求和技术的进步,门禁系统陆续采用了IC卡识别、生物识别等先进识别技术,系统的组成越来越复杂、功能也越来越完善。

我国电子门禁市场发展较晚,初期的门禁系统仅仅是独立的条码卡或磁卡门禁系统,前者可以用条码打印机制作,后者可以用编程卡或手持编程器进行设置和管理。稍晚一些时候市场上出现了接触式IC卡。从1994年RFID门禁技术(射频卡)进入中国,引发了中国RFID卡的应用革命。在国内,RFID技术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涉及各行各业。为适应RFID系统发展需求,RFID卡经历了非接触式ID卡、非接触式可读写IC卡、非接触式CPU卡的变革;为了适应高安全度的要求,门禁系统又开始了RFID卡门禁、指纹、面部等生物识别门禁系统的变革;为了适应小区、智能大厦的安全防范,门禁系统由单一的门禁功能发展到门禁、考勤、巡更、消费等综合性的一卡通系统,甚至是门禁与视频监控、防盗报警、对讲等多个安防系统集成在一起;为了适应远距离感应的要求,国内出现了有源卡、微波卡远距离感应系统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门禁控制系统逐渐开始由计算机来管理和控制,门禁系统也由单个的门禁控制发展到网络的计算机多门控制,门禁的管理功能也日见增多,系统的安全性日益完善。今天的在线网络门禁系统已经广泛采用计算机中央控制管理,门禁控制器采用智能分布式处理技术,网络通信广泛采用RS-485/422总线、TCP/IP、远程调制解调器、双回路总线等方式,门禁软件的管理功能也更加强大。

狭义的门禁市场主要是门禁系统及其核心技术在技防领域的扩展应用,如停车场管理、人员跟踪定位、巡更管理等安全系统。广义的门禁与识别市场还应当包括识别技术在与安全相关领域的一些其他应用,主要是非门禁的生物识别应用和非门禁RFID应用,前者如生物识别保险柜、生物识别笔记本、人脸识别安保系统等,后者如二代身份证、多用途一卡通系统等,也还应包括非安全领域的识别技术应用。广义的门禁与识别市场中的部分企业还不属于安防行业,如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不停车收费系统、考勤管理系统属于广义的门禁与识别产品,由于许多门禁企业都在生产这类设备,因此其产值往往被统计在门禁行业。

门禁设备主要包括前端识别设备、门禁控制器和电控锁等。从前端识别设备来看,非接触式IC卡系统是主流,占据了约8成的市场。在非接触式IC卡门禁系统销售额中,卡片和读卡器占了三成以上,飞利浦的Mifare卡是目前市场上最主要产品。RFID技术的运用是目前的潮流,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高的频率是未来的趋势。与此同时,CPU智能卡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在门禁设备中,例如在美国,继美国宇航局之后,不少美国大公司也逐步淘汰原有的非接触式IC卡门禁系统,改用安全性和信息量更高的CPU智能卡门禁系统。

当前门禁市场的主要硬件产品中,控制器的种类以4门和2门控制器为主,4门控制器约占到市场的50%左右,2门控制器约为30%左右,另外,单门和4门以上的控制器占到20%左右。而读卡器如果按高中低档市场来区分的话,高档产品与中低档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比例大概约为25%:75%。

国外是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利用计算机研究生物识别技术,以指纹识别算法为例,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等国在经过20多年的研究努力,在20世纪80年代中前期研究成功不同的指纹识别算法,并开始布署自动指纹识别系统(AFIS)。1985年,第一套自动指纹识别系统在华盛顿塔科马安装使用。这代表指纹识别算法已经到达了商用化程度。我国对指纹识别算法的研究相对较晚,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90年代国内开始出现生物识别产品。进入21世纪才有较多的生物识别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到目前为止,指纹识别产品占据了市场绝大部分份额,近几年国内在虹膜识别、人脸识别技术取得了较多突破,产品也逐渐多了起来。早期生物识别产品主要是指纹门锁、指纹保险柜等实体防护产品。

由于生物识别产品有相当一部分用于门禁系统,在我们分析生物识别市场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了一个非门禁生物识别产品市场的概念,是在总体生物识别产品市场中剔除用于门禁系统的生物识别设备的销售额。非门禁生物识别产品市场主要包括属于实体防护的生物识别产品、利用生物识别技术的可疑人员检索与识别系统、信息安全(单机或是网络)生物识别设备等。

第二节国内安防行业的现状

2000年中国安防产值仅为250亿元,经过“十五”期间快速发展,2005年产值超过900亿元,2006年产值达到1180亿元。2007年在2006年基础上继续高速增长达到1450亿。

2008年是安防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一年。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安防产品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智能建筑、大型公共场所、工厂企业、商场、新型社区等大量增加,新增安防需求点越来越多;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水平和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也有所改变,从而使安防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由政府推动的“应急体系”、“平安社会”、“平安城市”、“3111”工程、奥运会与世博会配套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实施,也有力地促进了公安及社会各方面对安防产品需求的升温。面对2008年宏观经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影响出口下降的不利局面,我国安防行业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但发展速度有明显下降,再扣除产品价格下降因素的影响,全行业08年平均增长率仅超过10%,总产值达1600亿元。其中安防设备693亿(43.3%),安防工程842亿(52.6%),安防服务维护65亿(4.1%)。

安防设备制造市场中,实体防护产品产值222亿,占总产值的32%,电子安防产品产值471亿占68%。在电子安防产品的产值中,视频监控产品252亿,占53.5%;社区安防产品(包括楼宇对讲、电子巡更、公共广播等)46亿占9.7%;出入口控制(包括生物识别)产品及非门禁RFID安防应用产品62亿占13.2%;防盗报警(包括车辆防盗)产品69亿占14.6%;防爆安检产品35亿占7.4%、系统集成软件7亿占1.5%。电子安防产品产值471亿中出口(包括外资企业)94亿占20%。上述监控与防盗产品所占比例与北京市公安局技防处2008年所作统计数据比较接近,后者的比例分别是63%和16%,造成的原因主要是我们调查所得数据包括的范围要更大一些。

2009年安防全行业总产值约1890亿元,比08年增加18%。其中安防设备835亿(44.2%),安防工程960亿(50.8%),安防服务维护95亿(5%)。预计到2010年我国安防产值将达到2000亿元以上。

中国安防行业中,各类企业超过21000家,从业人员近百万。其中安防产品生产制造企业约6000家,约占全国安防企业总数的28%,从业人员占全行业人员的50%左右。包括兼营代理经销业务的安防工程商、集成商占据了其他企业数的绝大部分,单一业务的经营代理商比例在迅速下降,安防服务商比例在上升。虽然我国安防行业目前拥有为数众多的企业,但是中小型企业比例较大,行业集中度较低,缺乏大型生产企业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年产值不足1000万元的企业占42%,年产值在1000-5000万元的企业约占52%,年产值在5000万以上的企业不足安防企业总体的6%。

第三节出入口控制市场现状

2005年全国的出入口控制系统市场规模约为15亿人民币,2006年门禁系统本身市场规模接近20亿,增长了约30%。此后两年国内的门禁市场也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发展。除此之外,加上非门禁的生物识别应用和非门禁RFID安防应用(如二代身份证),这个市场就更大了。近年门禁市场发展平稳,传统门禁产品生产制造企业近三年产值年均增长率约为15%,生物识别(包括生物识别门禁设备和生物识别实体防护设备等)、RFID市场发展迅速,生物识别市场2005年至2008年的年均增速分别为32%、34%、29%和20%。门禁及生物识别生产制造企业平均员工数为90人左右。

2008年我国门禁与识别(包括非门禁的生物识别安防应用)市场大约64亿元,比2007年增长15%,其中门禁系统34亿,非门禁生物识别产品约10亿元。非门禁的安防RFID产品20亿。

2009年我国门禁与识别(包括非门禁的生物识别应用)市场大约74亿元,比2008年增长16%,增长速度不快的原因主要是非门禁的安防RFID产品出现了负增长和出口下降,其中门禁系统44亿,非门禁生物识别产品约14亿元。非门禁的安防RFID产品(以二代身份证为主)16亿。

一个完整的门禁设备主要包括前端识别设备(前端的卡片、读卡器),后端的控制器、门禁软件,中端的传输设备以及电源和其它相关门禁设备。从前端识别设备来看,非接触式IC卡占据了约9成以上的市场。在单个非接触式IC卡门禁系统应用销售额中,卡片和读卡器占了三成以上,而当以非接触式门禁一卡通销售主题的一卡通系统销售额中,卡片占了5到6成的比例,国外NXP的Mifare卡及复旦微电子生产的兼容的Mifare卡已成为目前中国一卡通市场上主要产品。而在当前市场需求中,门禁市场的销售的种类主要以4门和2门控制器为主;按产值来分,4门控制器的产值约占到市场的40%左右,2门控制器约为30%左右,另外单门和4门以上的控制器占到30%左右;按产品销售数量上来分析这个顺序又完全倒置过来,单门门禁控制器的销售量占整个门禁市场的40%,双门占30%,四门占20%,其它多门控制器的销售量占10%。如果读卡器按高中低档市场来区分的话,高档产品与中低档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比例大概约为25%:75%。

目前中国的门禁控制器市场100门以下的中小项目中,中国厂商占据90%以上的份额,100门以上的大项目中,中国厂商大约占得40%左右的市场;因南北发展上的差异、大型系统比例的不同,以及政治及安全风险的影响,国外厂商在华北区占有市场份额70%以上,其次是华东区占有55%,华南区占35%份额,华西占25%份额。

近几年兴建的住宅小区普遍配合对讲系统安装了采用ID卡的简易门禁设备,使门禁设备进入了千家万户。门禁系统还可以细分为门禁控制、停车场管理、人员跟踪定位、巡更管理、考勤管理等类别,也包括上述系统的一些配套设备,如电控锁、三辊转闸机、闪翼通道机、摆闸、车辆检测器、发卡出票机、栏杆机、车牌识别、车辆引导等设备。考勤管理本不属于安防领域,但由于许多门禁系统都具备考勤功能,门禁厂商也大多提供考勤产品,在他们的销售额中也包括了这一部分产值。

据工信部发布的《2009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超1360万辆,产销量已居世界第一。2007-2009年,汽车全年销量分别为879、938和1364万辆。停车难已成为困扰我国城市静态交通及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头痛事”。停车场管理控制系统已经成为住宅小区和大型公共场所必备的设施。近几年来,停车诱导系统也得到较快发展,在全国许多大中城市陆续出现。

离线式电子巡更系统的作用是在保安值班人员按照预先随机设定的路线顺序地对各巡更点进行巡视并依次用信息采集棒(识读器)触碰线路上安装的信息钮,识读器将记录到达的地点及时间。管理人员可以将识读器中的记录信息传至微机中。在线式电子巡更系统可以直接将相关信息直接传回管理中心。电子巡更系统一方面保护巡更人员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对巡更人员的考勤,其主要工作原理与门禁系统相同。

巡更机销售商由三方面组成:一是智能卡销售商,约占50%;二是安防设备供应商,约占30%;三是其他行业销售商,约占20%。在地域上集中在珠江三角洲约占30%;北京约占20%;上海经济区约占20%;其他地区约占30%。其他地区中东北比较特别,有大量粮库、油田等特殊需要,用户比例相对较高。

巡更系统用途很广,如仓库、小区、宾馆、大厦、公园、学校等保安消防巡逻,油田、电力、电信、厂矿等管线设备巡检,邮政、公交、物流、医院、部队等定时定点考核等等。但保安巡更管理是主要的市场,约占50%左右。2009年12月底全国有保安服务公司2767家,有保安员350万人,如果15%的巡逻保安需配巡更机全部市场容量为50万台。近两年每年大约有7万台的销量、3亿左右的市场销售额。巡更系统采用的是与门禁系统相同的识别与控制技术,但在安防产品分类上属于社区安防设备。

RFID电子标签作为短距通信和识别手段,与传统的无线定位技术相结合,可以非常好的解决了最末端的大量定位需求和成本上的矛盾。电子标签和传统技术的混合组网实现了多种方法在一个系统中的混合定位技术,因此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低成本特性。由于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和RFID技术的发展,一些门禁生产企业进行了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研发与生产。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由地面中心站(主机)、井下分站(监控点)、传输系统、应答机(人员信号)、数据输入输出系统及相应人员跟踪定位软件、控制软件等组成。一些大型活动场所出于高等级安全的需要,也存在人员定位系统产品的市场需求。

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相容性认证)正在越来越多地用于定位跟踪应用,到2010年,Wi-Fi标签(assettag)的出货量预计将达到近200万个。Wi-Fi定位跟踪市场仍处于早期的阶段,许多多变因素将决定未来几年这项应用的发展速度。

RFID市场规模比较大,门禁系统只是其主要应用领域之一,不能把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物流管理、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的RFID产值都计算在门禁行业内。

第四节识别市场现状

2009年门禁产品大约占门禁与识别技术在安全应用总体市场的60%左右。门禁技术的核心是识别技术,但许多非门禁安防产品也采用了识别技术。非门禁识别市场主要是非门禁的生物识别应用和非门禁安防RFID应用,前者如生物识别保险柜、生物识别信息安全设备、人脸识别安保系统等,后者如二代身份证等。

金卡工程16年,我国IC卡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各类IC卡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已渗透到国民经济20多个部门、行业,发卡总量已达40亿张。IC卡的广泛应用对提高各行业的管理水平,方便百姓生活,推动社会信息化进程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卡识别,特别是IC卡识别成为市场的主流。中国各个应用行业在已发出的IC卡中相当一部分是接触式IC卡,主要应用的领域有:预付费公用电话、移动电话、社会保障、银行、交警、校园、工商税务等,而非接触式IC卡则主要应用在城市公共交通、高速公路收费、门禁、食堂、物业管理等。

非接触卡以其方便交易、速度快、应用领域广而增长迅速。其中ID卡以其低廉的价格占据了对安全性要求不高的、低端市场的大部分份额。每年发出的大量非接触IC卡中存储卡还是占据主要的市场份额。在大部分对安全要求不是很高的环境下,简单、价低的存储卡往往是首选产品,而其中又以逻辑加密卡首当其中。CPU卡作为保密性更好的非接触卡呈现出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纵观未来中国的IC卡市场,CPU卡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加入到CPU卡行列的厂家也将会越来越多。使用于门禁系统和其他安全应用系统的IC卡只占整个IC卡识别市场的一部分份额。

中国早期的IC卡产业比较单一,也不健全,包括芯片、模块、卡基、机具等大部分都需要进口,随着IC卡在各行各业得到推广应用,相关的配套产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从事这个产业的厂家也越来越多。从最初卡片的后道工序封装、印刷起步,标志着中国的IC卡产业正式启动建设。目前中国的IC卡产业已具相当规模,从芯片的设计,芯片的制造,芯片的测试,模块的封装,卡基的生产,卡片的封装,卡片的印刷,生产设备的制造,读写机具的生产,应用软件的开发,中国都可以满足市场的需要,主要存在问题是许多环节上技术不够成熟。

2008年非门禁安防的RFID产品约20亿元,已经开始出现下降,2009年又比2008年下降20%,为16亿元。用于非门禁安防的RFID产品主要是二代身份证。我国从2004年起开始推广二代身份证,由于我国二代身份证采用了RFID技术,在发证的高潮期(2003-2007年)达到每年1.8亿张左右,加上二代证读卡器,仅二代身份证市场就达到25亿/年以上。2008年二代身份证市场出现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大约为20亿元。从2010年起二代身份证主要是新办、更换、遗失补办,每年4000多万张。

EMV是国际金融业界对于智能卡与可使用芯片卡的POS终端机,以及银行机构所广泛设置的自动柜员机等所制定的专业交易与认证的标准规范,是针对芯片信用卡与现金卡的支付款系统(PaymentSystem)相关软硬件所设置的标准。EMV的命名来自于Europay、万事达卡(MasterCard)与威士卡(VISA)三大国际组织英文名称的字首所组成。EMV迁移是按照EMV2000标准,在发卡、业务流程、安全控管、受理市场、信息转接等多个环节实施推进银行磁条卡向芯片卡技术的升级,即把现在使用磁条的银行卡改换成使用IC卡的银行卡。随着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EMV标准的完善及国际ENV迁移计划的实施,银行磁条卡向IC卡的迁移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国际组织为推行EMV迁移计划,决定从2005年起,不再对欧洲地区因利用磁条卡犯罪所造成的损失承担相应责任,这一决定在亚太地区生效的时间定在2006年。根据新的游戏规则,从2006年起,伪卡损失责任将按照是否符合EMV标准来划分,也就是说,如果交易中的一方符合EMV标准,而另一方不符合,将由不符合EMV标准的一方承担全部责任。全球范围内统一使用IC卡的时限为2008年。2009年,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为首的各大银行陆续启动EMV迁移,并实现初步发卡。2010年中国各银行机构将继续扩大EMV迁移的规模,从而带来更大的智能卡需求,并且随着EMV迁移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应的读卡设备供应商将迎来市场发展的春天。因为目前中国金融IC卡的受理环境依然薄弱,而为了推动EMV迁移的步伐,相关的受理环境必须要跟上才行,这就必须有相应的读卡设备与系统供应商来填补这一空白。

对于金融的EMV/PBOC2.0迁移,中国人民银行已经给出详细的时间表:“2011年6月底前工、农、中、建、交和招商、邮储银行应开始发行金融IC卡,2013年1月1日起全国性商业银行均应开始发行金融IC卡,2015年1月1日起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合作行业领域,商业银行发行的、以人民币为结算账户的银行卡均应为金融IC卡”。

业内有机构测算,全面推行智能银行卡的成本估计高达上千亿元。EMV迁移主要涉及卡片升级成本,终端改造成本,发卡行、收单行以及清算中心主机系统的改造成本,和相关业务培训、宣传成本。智能芯片银行卡的制造成本约为8-10元,仅此一项,就接近200亿元。

RFID产品还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物流管理、公交一卡通收费等系统,由于这几类产品绝大多数都不是由安防企业生产,因此不在我们的调查统计之中。

根据国际生物认证组织IDG(InternationalBiometricGroup)2008年调查,2008年,整个生物认证市场的总量达到46亿美元,并将保持每年36%以上增长速度;生物认证技术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是政府(约占47%)、企业(约占20%)和金融进入领域(约占20%);利用生物认证技术解决安全问题的比例也将达到44%。

在全球生物识别技术市场上,从具体产品结构来看,指纹识别占据生物技术门类的主导地位,掌形识别现在也相当成熟居于第二位、人脸识别占第三位,其中指纹识别占52%,掌形识别占19%,人脸识别占11%,虹膜识别占7%,声音识别占4.5%,笔迹识别占2.5%,其它占4%,如下图所示:

2010年出入口控制与识别市场研究报告(一)

图1全球生物识别技术产品结构

与国外相比,中国生物识别行业的起步晚了10年左右。国外生物识别行业在19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而中国生物识别(主要是指纹识别)行业则起步于19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生物识别产业在配套应用技术以及产业化应用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目前生物识别行业内企业有300家左右,方案和产品供应商很少,主要是分销和集成应用商,而且产品趋同化明显。从行业市场细分来看,政府和企业超过80%的份额。2009年,中国生物识别行业的市场规模(包括门禁与非门禁两部分)在17亿左右,其中非门禁的生物识别应用12亿。国产生物识别设备已成为主流,并有大量出口,按销售额计算,出口比例大约为30%。指纹门锁产品仍然是中国出口量最大的生物识别产品。而国内设计生产的生物识别考勤和门禁设备虽然核心技术、产品质量、设计水平以及性价比较高,但因为企业实力有限,缺乏国际化能力,比如没有自己的国际市场渠道和人才,目前大多仍以贴牌方式销往海外市场。从具体产品结构来看,指纹识别占据生物技术门类的统治地位,超过90%,人脸识别占第二位(6%)、掌形、虹膜、静脉识别等占3%,如下图所示:

2010年出入口控制与识别市场研究报告(一)

图2国内生物识别技术产品结构

生物识别实体防护设备占据非门禁的生物识别应用最大比例,指纹考勤产品也是非门禁的生物识别应用的主流产品,相关产品的销售数量和金额占到较大比例。除此之外,生物识别技术也用于其他一些身份识别的产品,如公安(包括海关等)在追逃、危险分子辨识等方面利用生物识别技术的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技术要求》、《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准则》,《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通用技术要求)》,明确规定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安全等级保护",各级计算机信息系统须有用户身份鉴别功能设计,并在三级以上系统"要求有更加严格的身份鉴别,如采用人体生物特征(指纹、视网膜)等特殊信息进行身份鉴别,并在每次用户登录系统之前进行鉴别"。联想、方正等PC厂商也开始较多地采用指纹或人脸识别技术用于PC用户的身份认证。

第三章出入口控制与识别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一节门禁系统的技术发展情况

近几年门禁系统技术发展有以下趋势:

1、非接触IC卡发展迅速,CPU智能卡增长迅猛。

作为门禁系统前端的卡片是进出人员的身份证明,射频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非接触IC卡(RFID卡)技术的进步。非接触IC卡由于具有存储量大、保密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数据可靠性高、系统要求低、扩展功能强等优点,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目前市场上成本较低的EM卡与Mifare卡占据比较大的市场,低频卡(工作频率为125KHz)成本较低,但安全性差,在高频卡(工作频率为13.56MHz)出现安全问题后,CPU卡加快推广进度。另外,结合生物识别技术的卡片也逐渐兴起。

最新的ID凭证卡技术可以使各个机构应对当今和未来所面临的严峻的安全挑战。该技术还支持身份识别管理向云端的迁移,使用联合身份识别管理和成熟的欺诈检测技术,可以缓解内部和外部的威胁。此外,在各种威胁力量日益猖獗的环境下,目前的解决方案可以解决安全身份验证和隐私安全的多种问题,确保互操作产品安全性。

2、生物识别逐步受市场认可

将生物识别技术与IC卡结合运用是门禁前端发展的一个趋势,IC卡充当信息载体的角色,而生物识别技术则极大提高了门禁系统的安全性。所以,随着智能芯片技术和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未来卡片将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并在应用领域上也将会不断地拓展。

3、门禁系统进一步走向网络化。

TCP/IP的网络版门禁控制系统布线更简洁方便,易于操作,并且节约线材成本,这将是以后发展的一大方向。网络化的需求在大型系统中往往比较常见:传统的以RS485总线通讯方式进行组网的门禁系统在数据传输距离上有着天然的限制,理论距离只有1200米,在实际应用中这个距离受门禁点的多寡还会有所削弱。而基于TCP/IP网络通讯方式的门禁系统,具有无节点限制,覆盖范围广,通讯速度快干扰小等优势,全面领先于RS485总线方式,理所当然会获得众多用户特别是大型门禁系统用户的青睐。采用全TCP/IP方式的门禁系统,可充分利用已建的网络资源,新布线工程量少,可跨区域使用而不受距离限制,信息传输和存储量能大幅度提升。真正意义上的网络门禁,其门禁控制器一般采用32位ARM7/9的微处理器来实现。

目前在通讯方式上,TCP/IP的方式在门禁通讯方式比例在稳步上升,已接近于传统RS485总线通讯方式(40%),一种由传统RS485总线方式与TCP/IP方式混合组网的门禁系统占据了20%的门禁市场份额,这种过渡型的混合组网方式正是门禁系统从非网络化系统向网络化系统转变的重要佐证。

在一些各子网相隔很远的门禁系统中,较多地采取RS485与TCP/IP混合方式联网的方式:在各子网采取RS485总线的方式组网,然后通过转换器外接以太网接口的方式实现数字信号的输出,最后实现网络化的组网方式。

过去的门禁系统都是采用有线电缆方式传输和通讯,但由于门禁安装场所和施工条件的限制,常常在有些场所不能采用有线方式实现,而使用无线门禁系统则打破了上述限制。

读卡器主要是读取卡片中的数据与生物特征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送到门禁控制器。容量的增加、保密性的提升、功能的拓展、网络化的发展将是读卡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向。同时在功能上要求提供脱网运行;记录存储容量要够大;提供进出双向控制;具有常规报警与协迫码报警功能;日志功能与设置功能等。

4、门禁系统进一步走向集成化、大型化。

在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持续升温的IP时代,门禁系统也乘着这股春风迅速向集成化大步在迈进。同时,门禁系统的整合也愈演愈烈,不仅仅是门禁系统的垂直整合,在安防四大系统的整合过程中,其也往往担任基础平台的角色。

门禁系统首先是与对讲系统的融合。目前国内的居住小区普遍安装了对讲系统和比较简单的ID卡门禁系统,而且两者是融合在一起的。这也是近几年门禁市场增长较快的原因之一。

门禁系统与监控、防盗报警、对讲系统的整合是大势所趋,且安防四个系统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而门禁系统在四个安防系统中,最依赖于计算机软件集成平台,所以其产品数字化、网络化都比其他系统要早,因此也就在计算机集成方面占了先机。同时,门禁系统能进行多界面管理,软件功能丰富,也能更容易去兼容其他简单的系统,由此也可以看出,门禁系统在安防四个系统中是最适合担任一个基础平台的角色。门禁控制和视频监控系统之间的集成在过去几年已经实现,被称为门禁的态势感知。

据相关资料显示,门禁系统与报警系统的数据差异性比较小,所以近年来多数厂商是将两个系统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基础系统。而与CCTV的整合,往往采取两者联动的方式,通过门禁控制系统发出指令,对监控等进行控制;同时,由于监控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系统,其系统数据与其他系统的差异性较大,对管理平台的要求也不同,因而对门禁与监控整合的要求是既要达成联动,又要保持各自系统的相对独立性。另外,随着门禁系统的民用化步伐加快,其在小区中也逐渐得到普及,门禁与对讲的整合主要是采取在门禁中加入对讲模块方式,然后与对讲厂商进行合作,以达到门禁与对讲之间的联动。

北京恒致通创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无障碍通道系统可以同时具备自动双向识别、防尾随、一卡通用、指纹辅助验证、视频录像/抓拍、门锁联动、归寝/晨读查询、异常报警/短信报警、包裹信件管理等多种功能,适合学校、工厂、监狱看守所、军队等单位应用。

门禁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的整合为门禁打通了另外一个市场,如智能卡电脑登陆系统,只有使用电脑的人刷了卡才能打开电脑,刷卡者离开座位时,电脑便能自动关闭。门禁还将与打印、复印、人事管理等办公模块相联动,而门禁与IT、办公自动化、楼宇自动化、通信的整合,也必将成为未来门禁系统发展的一大看点。

门禁一体化系统相关的软硬件产品在市场上有很好的表现,这些产品包括综合保安门禁一体化管理软件(含门禁、报警、巡更、停车场、电梯、CCTV联动、DVR集成、生物识别设备集成、OPC服务、证卡设计及打印、多公司管理、双总线等系列功能)、门禁系统已经跨越传统的人员出入身份识别管理的功能,逐渐向系统平台集成化方向发展,积极与企业内部自有的诸如资源管理、日常行政管理等企业综合管理系统整合。

门禁系统与其它系统的整合如果仅仅是通过硬件进行的联动并没有完全实现信息的共享,而唯有通过数据库的融合才能达到平台下各子系统的融合,真正地以集成的方式实现各系统的联合工作以及效率的提升。

随着大型活动(如奥运、世博会等)和地铁、城际高速铁路客运大型门禁系统的出现,门禁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安全要求也非常高,系统采用分布式技术、扩充性好、冗余率大的模块化设计和双机备份技术,支持多卡多密码功能,支持多操作员密码登录和多操作员权限级别;支持对出入卡片进行分级编码,通信采用双回路总线以保证功能和安全需要。

5、多重识别技术的应用

过去门禁系统采用多重识别技术一种情况是针对某种识别技术拒识率较高的的问题,如指纹识别+卡识别,另一种情况是通过读卡加密码方式来识别进出权限的等级。现在更多的情况是通过两种不同的识别技术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必须是两种识别方式同时通过才能进入,如卡+密码、多卡识别、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

2011年4月NEC推出了世界首款非接触式双生物认证设备。这款名为“HS100-10”的手指混合生物识别装置可同时读取手指指纹信息以及手指静脉信息,通过NEC的独自认证算法,便可实现高水平的个人生物识别。以往的指纹识别需通过手指接触读取器,如果手指皮肤干燥或多汗,则无法读取。

6、无线技术

门禁系统正逐渐从机械装置转向使用无线技术的在线解决方案。已有机械和电子门禁系统后,使用在线解决方案也可以进行补充,从而可以简便、灵活地升级门禁系统,使之成为高端安防系统,同时为很多门禁系统提供商提供了创新机会。据MarketResearch的一项报告指出:在美国,预计到2012年底,超过四千万的电话将可以实现近场通讯(NFC)功能。到2016年,近半数的移动电话将带有NFC。利用NFC技术在移动电话上实现发出、传递和撤销数码钥匙的功能。有了这套生态系统,移动电话就可以代替机械钥匙和门禁卡,打开家庭、酒店、医院、大学和工业及商业建筑的门。IngersollRand安防技术公司也已在旧金山大学校园成功推出NFC校园证件。

7、基于云技术的门禁控制

基于云技术的门禁控制可以同时管理成百上千的通道,允许最终用户对任何地方的门禁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大型商业场合、民用建筑和购物广场如今常采用托管的门禁控制解决方案。Brivo可以根据最终用户的独特需求量身定做。Brivo在一份事先准备的声明中表示,物业管理和多功能建筑是一个正在增长的新兴云门禁市场。

8、技术不断完善新功能更加人性化。

为了适应识别卡的技术升级,出现了多功能读卡器或多技术读卡器。安装此类读卡器,首先可以避免拆除原有控制器,而且多技术的读卡器可以同时读取低频、高频的卡片。系统可以不必强制更换原有低频卡片,而选择在发行新高频卡的同时逐步淘汰更换原有低频卡片。此方法大大降低了投资,不失为明智之举。双界面IC卡的出现也为卡识别系统的技术升级提供了方便。

另一种类型是读卡器中安装整合了红外感应技术,可以扩大手机功能,手机在装SIM卡的基础上加装射频门禁卡(如2.4G微波卡),即可做门禁卡使用。

门禁系统追求功能的多样性,同时加强了对产品人性化的关注,除常见的消防报警监控联动功能、双门互锁功能、反潜回、防尾随与防胁迫功能以外,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如双向进出自动方向识别(每路通道均可入可出,人员通过时,系统会自动识别进出方向,为管理者提供更准确的数据)、住户异常告警(如学生入住48小时以上不再外出即可告警)等功能。

2010年出入口控制与识别市场研究报告(二)

2010年出入口控制与识别市场研究报告(三)

2010年出入口控制与识别市场研究报告(四)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热门作者

东方

简介: 天马行空的文字之旅。

邮箱: liutingting03@hczyw.com

简介: 保持期待,奔赴山海。

邮箱: zhuangjiaxin@hczyw.com

松月

简介: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邮箱: wuxiaqing@hczy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