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Ming-Chi Kuo在推特宣称苹果准备进军家用摄像头市场,并计划26年量产,目标出货为数千万台。一时间市场热度不断,个人认为这对于摄像头行业将是极大利好,一方面苹果作为创新型公司,会带动行业技术创新,做厚价值,做贵价格。另一方面苹果其强大的品牌力,可加速消费者对于摄像头的认知。
即使拿苹果那个略显失败的HomePod举例,其空间音频和高音质扬声器等技术创新,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音频革新,间接带动了音箱市场发展。
那苹果摄像头会如何发展,目前还无法看清。但撇开未来看现在,苹果为什么一定要做摄像头?它有什么战略意图?我们试着谈谈这个问题。
先说观点:苹果做摄像头是另有目的,它剑指大模型。
我们从财务开始说,家用视觉市场规模大概几百亿人民币,其中上市玩家萤石23年营收48亿人民币,Arlo 23年营收4.9亿美元,苹果作为新玩家,即使做地再大再强,撑死就百亿人民币的营收,要知道苹果的硬件产品,即使是耳机、手表,基本都是千亿人民币的营收。
所以,从财务数据看,苹果完全没有必要做摄像头业务。我的判断是苹果是为了获取摄像头的真实视频数据,这些数据将带领苹果在下一个风口先拔头筹,这个风口就是视频大模型。
当前阶段,文生文、文生图大模型发展很快,但文生视频发展受阻,这里核心阻力就是缺少真实视频数据。网络上的公开数据,文字大部分是真实的,图片小部分是真实的,但视频很少是真实的,更多的是影视文化作品。这也是为什么文生文、文生图的ChatGpt发展很快,但文生视频的Sora迟迟无法公开发布。
数据为王,谁能把握住更多真实视频数据,谁就能在未来视频大模型应用上占领先机。
同时,装上视频大模型的摄像头,也如虎添翼,具有极强的用户体验。比如看护场景,可形成个性化的事件故事录像,如小孩、老人、宠物的精彩事件视频,或是老人的健康事件视频,自动记录关键标签,实时监测安全、健康并做预警。又比如安防场景,可形成安防可视化概念回放,以抽象视图描绘小偷行动的空间、时间轨迹,搜索查看效率指数级提升。
这里聊一个题外话,就是苹果会先做长电摄像头,还是电池摄像头?
从视频大模型训练、用户隐私保护角度分析,苹果摄像头的产品逻辑 更可能先做长电摄像头。因用户隐私考虑,苹果基于设备边缘计算能力,在摄像头本地完成数据处理和模型训练,而云端只接收去标识化的模型更新参数。这就要本地设备需要具有天然的数据训练优势,它得全天候高性能,这也意味着它的功耗不会太低。
长电摄像头这个形态就非常适合,但也不排除苹果做电池摄像头搭配长电类基站的套装,但这里的基站更可能是Apple TV、HomePod的升级变种。
苹果通过布局摄像头,加强其视频大模型的竞争力,最终形成以人为中心的个性化视频大模型应用生态。
最后,重述一下个人观点,苹果入局家用摄像头的逻辑是为了站住未来视频大模型应用风口,而家用摄像头的真实视频数据是关键。
精彩评论